第265章 接天子回家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李催和郭在长安掌控朝政后,逐渐產生了权力分配上的矛盾,但他二人彻底闹翻的导火索,是出自一个妇人的身上。
由於李催多次设宴款待郭,而宴席中侍妾眾多,郭总是彻夜未归,郭的妻子渐渐对其產生了不满,甚至担忧李催会把自家的侍妾送给郭,导致自己失宠。
於是乎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离间李催郭记二人的关係,有时候坏人的绞尽脑汁,確实比不上蠢人的灵机一动。
郭的妻子从没想过,李催和郭二人发生矛盾以后,这长安城內的局势会变成什么样,更没有想过郭是否会身死,自己如今的荣华富贵局面,是否会烟消云散,至於李催郭二人斗將起来,长安城內的百姓会死多少人,更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內。
她只想到郭再这么下去,她的地位很可能会受到影响,那么彻底断绝这二人的交往,才是她最想要看到的局面。
於是她开始频繁的给郭吹枕边风,疯狂的灌输李催要谋害他,然后独揽大权。
至於为什么给他美女,就是为了效仿王允,用美人计害死他,甚至李催送给他的食物,都下了慢性毒药。
如此离间之下,郭確实信了,有一次在李催那里吃完东西后,郭回来后感觉肚子有些胀痛,於是他想起了自家妻子的话,越想越觉得李催给他下毒了。
他越想越害怕,居然想到喝粪汁催吐,这一下过后,李催的宴会,他再也不参加了。
更是在暗中谋划,如何先一步除掉李催,而郭的妻子见此情形,瞬间满意了,李催和郭的关係紧张以后,她的地位应该就不会再被威胁了。
但郭记现在考虑的可不是这些,什么儿女情长在这个你死我活的修罗场,谁会想那么多啊,人心中一旦產生了怀疑的种子,那就会滋生与之相匹配的土壤来催化它。
因为郭记认为李催要杀他,於是他准备先下手为强,於是他暗中谋划,准备將刘协接到自己的军营中。
但这事却被李催给发现了,李催见郭记不讲道义,就抢先一步將刘协接到自己的军营,並放火烧毁了皇宫和官府。
此后,李催和郭各自调集军队,互相攻杀,长安城陷入混乱,死者以万计。
谁都不知道,这一切最开始的诱因,只是一个妇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想出的计谋。
但战爭打起来很容易,想要彻底平息下来可就很难了,如今谁手中握著刘协,谁就是能代表朝廷发號施令,这是大义。
李催知道了郭泡想要独揽大权以后,自然不会让他把自己踢出权利中心,於是他將刘协安置在了北坞,並部署了大军严加防守。
但郭又岂会同意,谁都想通过控制刘协这个名义上的天子,来巩固自己的权利,於是一场天子爭夺战,在长安城打响了。
伴隨著双方战斗规模的升级,长安城內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就连朝廷上的公卿都朝不保夕,人人自危了。
於是十多名公卿为了自身的安危,主动站出来,想要说和调停一下李催郭记双方,谁曾想他们刚到郭那,就被他给扣下了。
於是李催一方手中有天子,郭记一方手中有百官,双方都牢牢握住自己手中的筹码,谁也不让谁。
郭记甚至还联合过李催的部將张苞,试图里应外合攻击李催,只可惜未能成功,这也导致双方的衝突不断升级,长安城陷入长期的混乱和破坏中。
但他们谁都没注意到,长安城东边的并州,此刻正有一双眼晴,死死的注视著长安城,死死的注视著他们手中握著的天子刘协,
这人正是陆宇,并州这地方,说实在的並不富裕,地理位置也不像冀州那么好,更不是挡著陆宇南下之路的阻碍。
相比於充州的富饶,青州的辽阔,并州並没有周边州郡的优势,按说其实並不应该成为陆宇夺下冀州以后的目標才对。
甚至拿下了并州以后,陆宇还要多一处需要防守的地方,那就是并州北部的雁门,相比起中原地带的地盘来说,先拿并州確实並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但并州却是陆宇西进长安的必经之路,想要攻打长安,夺下李催郭二人手中的汉朝天子刘协,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才是陆宇最想要的事。
毕竟在这个封建的时代中,天子就是国家的象徵,他代表著国家的正统和权威。
他的存在可以使得陆宇利用皇帝的名义来发號施令,在此刻的社会观念中,皇帝的命令具有至高无上的合法性。
因为如今的诸侯们,名义上依然是大汉朝廷的臣子,就连陆宇,也是汉朝廷加封的幽州牧,这就是大义,任何人废弃了大义,都是要遭受后果的。
就算是如今的陆宇,在当下这个时间段,也不敢称帝,只要不敢称帝,那他们这些人就必须在名义上承认皇帝的地位。
所以谁手中握著天子,谁发布的命令就可以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这种正统性使得其他诸侯在一定程度上不敢轻易反抗,否则就会被冠以“谋逆”“不忠”的罪名。
就算诸侯们对此並不感冒,但天下的悠悠眾口,有时候是可以淹死一个人的,否则袁术贸然称帝,他那诺大的势力也不至於在一瞬间分崩离析了。
而且,將天子握在手中,还有一个意义,这个意义也是陆宇最看重的一点。
那就是从此以后,陆宇的一切军事行动,都不需要找理由了,直接打著天子的名义,说是外出“平叛”就行了,至於谁是叛军,那还是不是一句话的事吗。
所以刘协他陆宇是一定要握在手中的,毕竟留在李催郭记这两个人蠢蛋手中,確实是有些暴珍天物了。
而这两个蠢蛋,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大限將至,还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相互征伐乱战,將整个关中,扰成了一团乱麻,逼得樊稠、张济等倖存下来的西凉將领,都逃离了长安城这么个旋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