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是时候了
老区人民上演两种膾炙人口的行为艺术,一种叫吊路灯,一种叫摸不著头脑。
伟大的锁匠路易十六体验了一把什么叫自作自受。
雅各宾派上台后,各种杀杀杀。
承辉二十一年春,英国新任公使求见並递交了国书,在接见过程中,英国公使乔治,向承辉帝当面匯报了法国发生的事情。
对此,承辉帝心中激盪之余,警惕拉满,同时感慨贾璉的前瞻性。
承辉帝当即表示,乱臣贼子,人人得诛之。
隨后承辉帝召见了正在六神无主的法国公使,表示法兰西王国在復国的过程中,周帝国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
用老区人民的话来说,这就叫反动派已经联合起来了,他们正在疯狂的反扑,要將老区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法国公使闻讯大喜,表示立刻返回欧洲,向逃脱的王室成员们转达这一喜讯。
承辉帝隨即表达,出於对欧洲情况的不了解,决定派遣一支考察团隨行。
一支由六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护送法国公使以及周帝国考察团三十六人的成员,前往欧洲。
说个题外话,因为北洋舰队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达不到要求,此次欧洲之行,北洋舰队被排除在外。
周帝国旅欧军事友好考察团,也算是开了一次先河,该考察团的第一站是奥斯曼帝国,理由也很充分,要考察军械的使用战果。
至於英国公使提出的採购军械要求,承辉帝交给贾璉处置。
贾璉面对英国公使时,委婉的表示,新式线膛枪的產量不高,库存早已见底。为支付奥斯曼的订单,军队现已装备都拿出来了。代英如若真心採购,需等两年以上。
儘管知道这是敷衍,乔治也只能表示理解,希望採购少量步枪。
贾璉表示,少量採购没必要,可以赠送五十支新式线膛燧发枪。
英国人不是没有想过仿製线膛枪,但真的就是做不到量產,这东西现在的欧洲,只能是顶级工匠手工拉膛线,年產两三支。
相关技术因为封锁严密,根本无从下手。
因为贾璉的缘故,受到封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茶树。
这玩意被严禁带出海,即便是岛上,也被禁止种植。出海更不可能了,一经发现以谋逆论处。
贾璉的阴险不仅仅在於给奥斯曼提供装备,还通过薛家商行,给某些土邦提供步枪。
过去一年多,印度的土邦面对东印度公司时的反抗,变得更为激烈和频繁。
因为出售的是滑膛枪,所以带英也找不到毛病来,这玩意技术早扩散了。
说来说去,还是量產,不能量產的装备,意义不大。
土邦手搓滑膛枪,真的不难做到,只不过质量不行。薛家商行提供的滑膛枪,质量上乘,量大管饱。
正在以每年五千支的速度,往印度的各个土邦卖滑膛枪。
对於土邦而言,可恶的是,每次出售的量都不大,最多两三千支,还往不同的土邦卖。
每个土王手里都有一支几千人的火枪队,相互之间大乱斗,同时还要跟英国人打。
薛家商行的生意经,秉承一个谁弱帮谁,不存在你给钱多就能买到足够的步枪。
用贾璉的话说,这是一个长久的买卖,做一年和做一百年的差別。
真不是看不起印度,现在的印度就是一个地理名词,不是一个国家。
好像三百年以后,这个国家本质也没啥变化。
英国人知道有这么一股走私商人在搞事情,但是茫茫大海上,想抓到人可太难了。
为了挣大钱,这个世界可不缺亡命之徒。
有一个很矛盾事情,一方面是大量的贵重金属进入国內,另一面则是央行减少了银幣的发行量。市面上禁止使用白银为货幣之后,民间想要交易,必须先去银行將白银换成银幣,否则被发现之后,將遭到巨额的罚款,甚至要面临流放。
澳洲金矿方面也是如此,民间禁止直接用黄金交易,只能先换成银幣。
为了徵收铸幣税,皇帝比谁都在乎这个事情。
南洋贸易的开展,国內收益最大的人有两批,一批是普通市民,他们能买到便宜的粮食,一批是达官权贵,他们能从贸易中获利。
普通人在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中,同样收穫了一定的好处,不过很少就是了。
贾璉当然看到了国內的贫富差距情况的严重性,但暂时也没啥好法子,好在国土辽阔,到处都能搞基建,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样的问题在大周出现了,那就是京城的房价居高不下。
城墙內外的京城,呈现出两个不同的状態。
城外是隨处可见的三层五层筒子楼,城內依旧是四合院为主。
对於这个问题,贾璉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总不能拆除城墙吧?外城倒是可以搞一些筒子楼,缓解一下住宅条件的,但內城呢?
还是那句话,先发展,其他的以后再解决吧。
承辉二十一年夏天,承辉帝再次去热河避暑,去年是李亨,今年轮到了李元监国。
抽籤的嘛,很公平的。
津辽铁路修到了山海关,京汉铁路的勘探工作基本结束,黄河铁路大桥的设计依旧找不到可行性。
津浦路修到了徐州,黄河上依旧没有桥。
夏天来临,得知工程学院依旧无法攻克跨河大桥的消息后,贾璉不免有点烦躁。
湖广的案子总算最终落幕,涉案的八个县令,四个知府,以及河道总督衙门下属的六个官员,被判了斩刑。
湖广总督、湖北江西二省的巡抚三司,还有二十六名官员落马,其中半数判处流放,余者罢免。
之所以拖这么久,无非就是朝廷內部的反覆拉扯,这么大的案子,很自然的牵扯到了京城。
跟著承辉帝去热河的李亨,被叫到皇帝跟前,史无前例的挨了一顿臭骂,整整骂了半个时辰。
令承辉帝愤怒的是,江西水患的案子,依旧牵扯到了眾多的皇亲国戚,高官显贵们。
承辉帝非常的失望,派人回京,当面质问皇亲国戚以及涉事宗室,问他们为何贪得无厌?
责问之后,除了罢免一切职务,並无后续。
至於薛家商行做的事情,倒是没有被查出来,不过薛家协助各省移民的事情,倒是被爆出来了。
一直冷眼旁观的贾璉,看到皇帝的处理后,心又凉了三分。
身为特权的一员,贾璉当然能理解这种事情背后,到底都有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
林如海在监督该案的时候,上奏时確实明確了几个问题,江西巡抚以及三司,实际上是判死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