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555章 得之,盛世可期

第555章 得之,盛世可期

第555章 得之,盛世可期

乡试大量加入实学的內容,这个举动无疑会招致强烈的抨击,这点贾璉早有心理准备。

李亨派人来传信,並不是单纯的示好,更是想得到贾璉这么改的原因。

“多谢三殿下关切,贾某心里有数。”贾璉给了这么一个答案,肖先生明显是不满意的。

“在下也很好奇,大人以弱冠之年而执政一方,贤名响彻寰宇,前路坦途一眼可见,为何冒险行事?时人以大人不智,窃以为另有玄机。”

这里的前路,指的是贾璉入阁,一般的大臣到了贾璉这个程度,基本都会採取稳妥的执政思路,按部就班,时间到了顺利入阁就是。

贾璉明白他是替李元问的,稍作沉吟道:“入阁对贾某而言,从来都不是最要紧的事情。身居高位者做事一定要放眼全局,当下的全局是什么?是西方借工业化崛起,导致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了变化。西洋国家能把战舰开到家门口,难道还不够引起足够的警惕么?一旦我们在工业化上落后了,后果就是挨打。这个世界的本质,用一句话来解释,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內。”

果然,肖先生低头快速的嘟囔,背下了这句话之后,抱手告辞了。他没说李亨会怎么做,这个看行动就是了。

因为明年会试,乡试结束后,各省举子纷纷进京备考,短短数月,年底之前,京城里多了数千举人老爷。

两广乡试的题目不同早已传开,各路举人匯聚京师后,多数举人先找两广举人確认一下情况,得知確实如此之后,开始了激烈的討论。

举人这个群体,因为已经有资格做官了,却没去做官,地位非常的特殊。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缺钱,胆子大,喜欢键政。在地方上或许不敢批评父母官,但是到了京城,批评一下礼部尚书和內阁大臣,胆子却大的很。

得知有两广秀才在乡试之后居中闹事,这些举人们更是兴奋了起来,纷纷在酒肆茶楼里高谈阔论,批驳当今內阁以及六部的“蠹虫”们。

绝大多数举人都认为贾璉在胡搞,国家抡才大典,搞成了个人学术考试,简直毫无体统。

在个別有心人的鼓动下,这些举人们从批判贾璉开始,进而批判內阁,甚至有胆子肥的,直接批评皇帝了。

读书人批评皇帝和內阁,这算是汉家政权的一个特点,皇帝和內阁往往也不会计较。

措辞方面,这些人对內阁很不客气的用“昏聵”之类的词贬低,对皇帝则比较含蓄,用“轻信小人”这一类的词。

主要的批评矛头,还是对准了贾璉。

因为贾璉在民间的威望,隨著各地举人的言论日渐激烈,把贾璉纳入奸佞之后,京城各行各业的反应出现了变化。

沈岩这个异地考生,成功的在直隶乡试中举,正在专心闭门备考阶段,这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便决定休息一日,享受一下冬日的暖阳,顺便感受京城市井的烟火气息。

走在大街上听到有人爭吵,走近了看见几个举人打扮,操外地口音的男子,被店家拦在了门口。

“走,这家店不做你们的生意。”门口拦著的掌柜非常的不客气,这些举人平时走到哪,都有人奉承一句举人老爷,成为座上宾,如何能受得了这个气。当即便找掌柜的理论。无论他们说什么,语气如何激烈严厉,掌柜就是死活不让他们进去。

极其败坏的某个举人甲道:“不如堵在他家门口,让他做不成生意。”

还有点理智的举人乙道:“不妥。我等乃是举人,此举与市井无赖何异?”

举人丙道:“算了,换一家吧。”

一行人这才离开,换了一家酒楼,不料再次被拦在门口,店小二態度恶劣的表示:“对不住了,小店不做举人老爷的买卖,高攀不起。”

好奇的沈岩,跟在这群人后面看热闹,这走了一路之后发现太有意思了,这一路走来,到处都可以看见举人打扮的男子们,骂骂咧咧的。

京城的店家们商量好似得,全都不做举人的生意,也就是旅馆行业还没开始撵人,不然举人老爷们就要流落街头了。

沈岩实在是太好奇了,走到一个店小二跟前问:“为何这条街上的店家,都不做举人的买卖。”

不料口音出卖了他,店小二给他个白眼:“你也是个外地举人,恕不接待!”

沈岩一听这话急了,赶紧解释:“我也是京城人,只是长期生活在外地,去年乡试中举,当时我在你家店里看榜,你还记得么?”

店小二这才仔细打量一番后,似乎有点印象,低声道:“想起来了,您当时赏了小的二两银子。您最近没跟这些外地举人交朋友?”

沈岩道:“这不是在家闭门读书么,还真没接触外地举人,他们干啥了?”

“嗨,他们整天在酒楼里骂这个骂那个的,倒也不算什么。可他们骂贾大人就不行,別说这条街了,您满京城去打听,哪一家没受过贾大人的恩惠?我们这些草民,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就知道贾大人心里真拿咱当人,他老人家那么大的官,心里还掛记著咱,咱就该记他的好。”

沈岩听的一阵恍惚道:“原来如此,做的对,饿死这帮鱉孙!贾大人也是他们骂得的?”

嗯,沈岩也是享受贾璉恩惠的一员,没有贾璉的运作,他可做不到来京城参加乡试,顺利中举。在江南省那个卷王堆,想中举太难了。

面对各地举人们搞出的动静,京城的大佬们並非无动於衷,而是没啥太好的法子,你还不让人说话?堵塞言路,你想做权臣?蒙蔽圣听?

沈岩在大街上閒逛看热闹的时候,內阁特意开会,討论过这个事情,承辉帝全程一言不发。

张庭恩的態度很坚决,討论可以,但不要搞事,希望京城各衙门提高戒备,谨防举人们搞事。

林如海也表示,必须加人手,一旦发现举人有聚集的可能,立刻驱散,不给他们集体扣闕的机会。

李清则表示,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舆论既然形成了,那就官方下场,展开论战就是了。

潘季驯也是这个意思,堵不如疏。郭衍嗓子不舒服,没有说话。

承辉帝则一言不发,表情凝重。

最后还是张庭恩决定,加强京城力量,拖到会试结束即可,不信这帮举人到时候还能赖在京城。

没等內阁的决议实施呢,事情先来了,大量举人上街了。

对,是上街,而没有游行。

当日,大量的旅馆开始驱赶住宿的客人,只要你是来赶考的举人,都遭到了客栈旅馆的驱逐。

租房子的举人,因为租期没到,倒是暂时逃过一劫,避免了露宿街头。

消息传开,京城官场震动,內阁震动,承辉帝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变得好奇,想知道到底发生了啥事情。

大量举人在街上没个地方过夜,这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件,再一了解,很多举人都饿一天了。別说是酒楼饭馆,路边小摊只要看见举人打扮的,就不做他们的生意,事情甚至发展到青楼都不做他们生意的程度。期间因此发生了几十次的大小衝突,处理问题的五城兵马司给累够呛。

这种事情很好打听,隨便问几个衙役或者兵马司的兵丁,就知道事情的起因了。

內阁会议上,诸公从错愕到震惊,再到张林二人忍不住笑出声,皇帝也没控制住,起身出门,找个地方先笑够本。

这种事情別说大周朝了,就算是歷史上,也找不到先例。京城可不是小地方,这里的百姓主动自发的维护一个官员,不惜与天下的举人对抗,太罕见了!

会议暂停之后继续,无论如何,不能让举人们露宿街头,內阁的决议里,没有要求紧急徵用客栈,而是直接让举人们在各个衙门里对付一晚上。

普通百姓可以不鸟这些外地举人,本地的官员衙役,那是不能不管的。

內阁决议,儘快解决此事,绝不能让京城百姓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