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549章 再南下

第549章 再南下

普通百姓最敏感的,就是每天的收入,市面上的物价,孩子的上学问题等等,当这些都在向好时,这日子自然变得很有盼头了。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变化,普通百姓是感受不明显,比如说,土地的价格,房子的价格,以及房租的变化。

对於家庭条件富裕的人而言,最大的变化就是乡试的变化,居然將贾氏实学加入了科举的內容,贾某人竟敢与圣人比肩。

是可忍,那还是要继续忍,因为朝廷都没说话,还发文同意开试点了。

以前是做官不可不通算学,如今两广这边,做官不但要通算学,还要通实学。

怎么说呢,两广的官员,平时贾璉这个代总督造成的压力不算大,一旦任期到了,给朝廷上评价的时候,总督的评价作用无限放大。

做官的谁不想继续往上爬?因为总督的评价不高,失去了上升的机会,那可比杀他们还难受啊。

所以,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官员们都必须自学实学,掌握一定的实学內容,以备有机会与上司对话时发挥作用。

当然了,还有担心同僚的背刺,说不通实学,反对实学,这是在反对总督大人。代字呢?这时候一定没有人用代的。

两广官场上有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官员不说自己是贾党,而且谁提贾党跟谁急,贾大人怎么可能结党呢?

但是,这些官员张口闭口都是实学如何,他们不是贾党,但他们是实学的信徒。

隨著贾璉的回归,而不是留在京城,两广的官场上,这种风气自然的要越演越烈。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人有不同的审视角度,得出的结论可能南辕北辙,相互间八竿子都打不著。

贾璉抵达之前,飞剪船一日一报行程,抵达广州之日,码头上人山人海,都是来迎接贾璉的人。

走下船只的贾璉,心情非常的复杂,从良心的角度出发,他做的真不多,但百姓就是这么认可他。

只能说,很多时候,百姓的要求真不高,就这么一点卑微的要求,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被无视了。

码头上贾璉在三朝四方作揖,谢过前来接船的本地父老乡亲。

还在船上的鸳鸯,看著眼前的这一幕,惊的差点迈不动步子,好一会才带上面纱,小碎步下了船,快速的上了等在码头上的四轮马车。

上车之后,鸳鸯看见宝釵时,连忙为失礼抱歉。

宝釵见过鸳鸯,知道她是贾母身边最离不开的人,现在放在了贾璉的身边,可见贾母的態度。

宝釵內心不禁为姨妈表达了一点点感伤,不多,真的不多,就一点儿!隨后热情的招呼鸳鸯。

谢过父老乡亲之后,贾璉与眾官员寒暄一番,最后上了马车,看见鸳鸯坐在鶯儿边上,没有任何表示。

马车缓缓启动,贾大人回到了他忠诚的巡抚行辕。代总督的代字,迟迟没有摘掉这个事情,贾璉並不著急。

下车再次谢过一眾官员后,眾人识趣的离开,免得打扰贾璉休息。接风洗尘,也不急於一时的嘛。

贾璉入內院,三姐袭人晴雯司琪列队都在等候,眼神里的期盼能感受的到。

“爷老爷辛苦了!”

鶯鶯燕燕的,贾璉亚歷山大。

閒话不提,没有要紧的公务,贾巡抚要休息三日再说。

说是休息,次日一早,还是在躺椅上靠著,听副官范平报告,最近都有哪些要紧的事情需要处理,还要半天时间处理公文。

贾璉不是不知道如何轻鬆的做一个官员,但怎么说呢,有的事情还是不能假手他人。

现在这里出去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影响到全省,甚至是两个省。

南洋方面最新的消息,荷兰和奥斯曼土耳其的谈判团队已经抵达广州,正在码头的商务区里滯留。

贾璉不在,打死广东的官员都不敢轻易做决定,更別说送他们去京城了。

有个最新的消息,贾璉也不知道,那就是一封圣旨已经南下,经內阁建议,陛下核准,为南洋事务特设南洋大臣一名,第一任人选为李元。南洋大臣的权限何在,那就是南洋诸事皆可自行决断。

这个事情之所以贾璉不知道,自然是因为皇帝没有提出来,等贾璉走之后,承辉帝才下了决心,召开內阁会议,做出了任命。

南洋大臣一届任期五年,也就是说,至少未来五年,李元是不要想回京城了。

此事一出,京城譁然,诸多官员表达了不满,但是皇帝还是坚持己见,將各种声音压下去了。

有趣的是,诸多墙头草开始朝李元靠拢,但是李元的表现很冷漠,依旧同往日那样,每日除了上班下班,就呆在王府里,哪也不去。

三天的时间,贾璉审阅了所有相关的南洋文件后,总算是有空接见两拨使者。

首先接待的是来自奥斯曼帝国的使者易卜拉欣,贾璉为数不多的关於奥斯曼帝国的知识告诉他,此刻的奥斯曼帝国,应该同样处於变革的前夜。

为此,贾璉做出了积极的態度,比较热情的接待了易卜拉欣等人,在交谈中,贾璉表示两国之间有著长远的友好发展前景,个人非常欢迎使团的到来。並乐意推动两国友好关係的快速发展。

易卜拉欣等人因为贾璉的反应极为振奋,这一路过来,没少看欧洲人的嘴脸,尤其是英国人,防贼一样的防备使团。

来到广州之后,又被迫滯留,地方官员的反应虽然客气,但足够明显的梳理。

现在总算得到了正向的回应,自然是欢欣鼓舞。

贾璉告知使团,他会上书给皇帝,推动两国关係向好的发展。並且会派舰队,护送使团北上。

嗯,贾璉的后院里自然收到了一笔价值不菲的礼物,其中有两个带著面纱,穿著鼻环的舞姬。

看著她们惴惴不安的样子,贾璉尽力的露出微笑,让宝釵妥善安置,隨后写了一封密奏,派人送往京城,密奏中关於礼物的细节,交代的非常详细,直接照著礼单抄的,能不详细么?

隨后接待的是荷兰的使团,这一次贾璉直接上嘴脸了,严厉的斥责他们利用了李元的善良,区区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也敢代表国家,还想去京城?你们也配?要谈,就回雅加达去谈,不谈就接著开战。自古以来南洋都是东大的势力范围,明朝官方立的碑文还在呢。

区区荷兰,弹丸小国,窃据爪哇,沫猴而冠!

贾璉很不客气的一通懟,让他们滚蛋,安排舰队押送回雅加达,警告他们,途中不从者,直接击沉。

隨后贾璉写信一封给李元,表明谈判的態度和范围。

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谈判,上升不到两国关係上,仅限於南洋势力的移交与接收。

原则上,荷兰官方武装以及民间规模武装必须无条件退出南洋,民间商船为了贸易安全自备防卫的武备,允许保留。

一切谈判,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同时还划定了时间限制,三月低为最后期限,必须有结果,否则南洋舰队將抵达爪哇,武力驱逐。

信中贾璉还阐明关於保护商贸航线的观点,

作为当今世界贸易独一无二的卖方,维护区域內的航线安全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必然选择。

贾璉还谈起了欧洲面临的动盪风险,再三告诫李元,未来十年內是稳定南洋统治的绝佳的时间窗口。必须抓住这个窗口期,大量移民,构筑要塞,牢牢的掌握马六甲海峡的航道。

贾璉没提到李元未来如何,这不是贾璉能说的事情。

总而言之,说的都是公事。当然了,贾璉也表示,过几个月,他还会抵达南洋,巡视进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