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辉帝不是不知道文治的重要性,只是变法继续往前推进,遭遇的阻力太大了。此前还是著急了一点,今年可以趁著南洋那边局面的打开,集中精力推进摊丁入亩,顺利的话,明年可以將士绅一体纳粮提上日程。总之,在承辉帝看来,变法著急不得,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坤寧宫处,元春等妃子围著皇后转悠,年过四十的周皇后初显老態,加之前一阵子几个国舅爷乾的烂事,周皇后压力很大,人也憔悴了一些。
相比之下,元春不过三十出头,正是丰润之年。承辉帝很是喜欢,一个月里至少有五天在元春处过夜。
皇后领著一干妃子见过皇帝后,承辉帝稍稍沉吟道:“適才见了贾不器,想起元春晋妃多年,贤良淑德,诚后宫典范,特晋为元贵妃。”
元春此前只是普通的妃子,突然就掉下一个大馅饼砸脑门上,自然是又惊又喜,立刻上前谢恩。
这边没坐一会,便有內侍通报,国丈在外求见。
大过年的,当著皇后的面,承辉帝还真没法抹这个面子,儘管很不愿意,还是同意宣进。
国丈入內之后,跪下就不肯起来了,哭著抹泪讲述家里几个孩子不爭气,都怪他这个爹没教育好,陛下要打要罚,老头子一个人接下了。
承辉帝让他起来,周国丈死活不肯,內侍去扶,依旧不起。周皇后起身上前扶他,低声威胁如果不起,以后就別想再进宫了。
周国丈这才肯起来!
看见这个过程的承辉帝心里很不舒服,话都没说一句,拂袖而去。
周皇后急的眼泪都下来了,当著一干妃子的面,还没法说难听的。好在元春领著一干人起身告辞,算是保全了皇后的顏面。
待到人都走了,周皇后才怒斥周国丈:“父亲想要女儿的命么?”
周国丈拉著脸辩解:“你哥哥和弟弟们,如今还被勒令闭门思过呢。我年龄大,他们还年轻,前程不能断了。”
周皇后怒道:“他们三个带出来多少烂帐?卖了周家替他们还债,您能答应吗?不能答应就別说这个屁话。”
周国丈还是头一次见女儿如此生气,说话声音都颤抖了。当时也害怕了,不过还是不肯认怂,嘀咕了一阵,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之类的话。
周皇后也不多废话,让人给周国丈送出去,周国丈不肯走,周皇后摘了腰带往樑上拋,哭道:“好,父亲要逼死女儿,只能成全。”
周边宫女嚇的魂飞魄散,连忙上前阻止,周国丈也被嚇的不轻,想要赖著也没办法继续,只好骂骂咧咧的出了宫。
承辉帝得知坤寧宫这边发生的事情后,气的脸都黑了,大过年的非要给人添堵是吧?好啊,看谁玩的过谁?
周国丈刚进门呢,传旨的太监就到了,全家出门,摆香案接旨。原本对三个国舅的惩罚是罢官,闭门思过半年,新的惩罚是闭门思过一年。並且训斥一番后表示,再不悔改,十年起步。
嗯,旨意里还有一条,针对所有周家人,无宣,不得求见。言下之意,不许主动求见,只能被动等候召唤。否则,后果自负。
宣旨太监走了,连塞过来的银子都没收,真不敢收,现在收了,回去多半是要被裘世安丟枯井里的。
贾璉出宫之后,半道上被人拦下,贾璉看一眼来人,示意隨从放人过来。拦路者没过来,只是將一张纸条塞给隨从,掉头便走。
贾璉也没著急看纸条上的內容,而是先回家,进了书房之后才展开看了纸条,上面是时间和地点,没落款。
“狗日的,越来越谨慎了。”贾璉一看送信的人和字跡,就知道是李亨的手笔。这傢伙真是成熟了,整个研发厅被他保护的很好。
別人不知道底细,贾璉是很清楚的,研发厅这些年在科研上的投入一直很大,每年不少於一百万银元的力度。还有教育,技校方面的投入,贾璉走的时候,每年投入是五十万,李亨接手后,每年递增,现在每年技校投入也到了一百万。按照军事化管理的技校,在校生达到了两千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只要每人发一支枪,就是一支隨时能拉出来的军队。这还没算每年毕业的那么多学生,还有工厂里的工人。
由此可见,李亨是真的在延续贾璉的政策,丝毫没变的意思。对於技校和工厂,如何管理,如何生產,从不插手。
李亨唯一的態度,要求各部门的负责人对贾璉负责。做错了,將来贾璉回来找你们算帐,自己掂量著看。
当然李亨也不是啥事都不做,每年的审计和预算,抓的很紧。民间如果出现同类的工厂,李亨也会毫不客气的打上门。
在李亨看来,这研发厅的一切,都是能与贾璉共享的。
平儿寻过来通报,门子那边已经来了拜年的访客,问贾璉要不要让人进来。
贾璉看了一下名单,最先来的一批人,都是一群技术官僚,当初从工部叛逃到研发司,如今算是贾璉的基本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些人,贾璉自然是很客气的让他们一起进来,不分先后。很是热闹了一阵后,眾人才各自告辞。
大家都挺开心的,贾大人没忘记大家,能清楚的喊出每个人的名字。
隨后就是一干御史登门,当初的五个巡城御史,如今还在位子上一个没有了,人都换了一批,在京城的都来了。
这些御史说起当年在五城兵马司的过往,纷纷感慨,虽然当时挣的少,但是权利大,走哪都是自己欺负別人。换了个衙门,又要装孙子了。
贾璉嘴上不说,心里其身很清楚,五城兵马司这几年的变化不小,缺少了贾璉的坐镇,李元带了两年,执法时大不如前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贾璉也只能陪著说一番话,话里话外的暗示,昔日一个衙门共事,关係都不错,以后也还是朋友嘛。
眾人纷纷附和,一切尽在不言中。很多人其实很清楚,就算他们嘴上不说,这个圈子外的人,也会把他们打做贾党。
没错,如今的官场上,已经有人在说“贾党”这个称谓了。甚至还有一些青云系的年轻官员,公开表示,贾党怎么了,我想加入还不得其门呢。
所谓的贾党,自然也是能传到皇帝耳朵里的,不过承辉帝只是一笑而过,真就当笑话听的。
贾璉是出名的不结党,如果曾经的同事稍有来往就是一党,那这朝廷里无人不党。
非要说有党,那还得是李元的贤王党。这帮人现在还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目的是让李元回归。
大朝会上的贺表里头,一大半人都提到了李元,说他身份高贵,不该在南洋荒蛮瘴癘之地。应该召回,以全陛下仁厚之名云云!
接待了半天的访客,趁著夜色,贾璉悄悄出门,到了城南一处僻静的小院子內。
李亨在此已经等候多时了,见面寒暄两句,李亨便道:“开年贺表,差不多一半的官员在要求老二回来,你知道么?”
贾璉看他著急,反倒笑了:“做臣子的上哪知道?”
李亨很希望贾璉主动说出,可以帮忙留下李元的话,奈何贾璉丝毫没有这方面的自觉,李亨觉得自己要主动说了,又会被贾璉认为心狠手辣,便忍了下来。拉著贾璉喝酒说话,主要以敘旧和请教为主。
敘旧好理解,请教则是关於研发厅的。
“研发厅的诸多工厂生意太好了,钱无论怎么都在增加,如今帐面上三千万元,不少人都眼红了,不器兄是不是想法子处置一下?”
贾璉听了微微一笑:“殿下才是研发厅的上官,怎么处置,应该是殿下,贾某哪里好越俎代庖?”
这句话语气平和,李亨听了却显得热血上头,刷的一下兴奋的脸涨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