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543章 无题

別的女人可能不喜欢听这些,贾敏和黛玉倒是听的很认真。

说到贾璉在苏州整治士绅时,黛玉不禁问:“江南乃税赋重地,本来税赋压力就大,民间抗拒不是很正常的么?”

贾璉听了並无不快,只是暗道:黛玉在现在,也是个键政高手。

“妹妹说的对,只是不全面。”贾璉高兴黛玉喜欢谈这些,王熙凤就不爱说这些。

后院的女人视野开阔一点,贾璉不认为是坏事。

“哥哥仔细说说。”黛玉也来兴致,她素来喜好歷史和政治。

嗯,贾璉稍稍沉吟,想著如何简单的解释清楚,又不会犯忌讳。总不能说阶级矛盾吧。

“江南富庶的根源在於地理环境带来的物產丰富,当地士绅能享受富庶生活的前提是朝局稳定。妹妹读过史书,知道乱世是个什么样的惨状。天下一旦乱了,江南富庶之地,就是群狼环视的局面。天下乱了,江南士绅们可能就是最肥美的肉。江南人享受了朝廷提供的稳定环境,就有义务承担必要的责任。人是自私的,江南士绅就是最典型的享受了好处,却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代表。站在当今的角度看问题,无论如何,江南的百姓活的要比北地的百姓活的滋润的多的多。”

歷史上江南士绅最老实的时候,还是在清朝。因为清朝真的会杀人,真的会搞文字狱。

贾璉的观点,本朝的皇帝对江南还是太宽容了。江南士绅財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用手里的財富交易权力。

只有財富没有权力意味著什么,读过史书的人都很明白。

这也是很多资本家在完成財富积累后,一定会谋求社会地位的提高。

聪慧的黛玉听懂了贾璉的意思,下意识的轻轻点头。

“本朝的工商税制度极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如果能填补上,財政收入將再上一个更大的台阶。我在广州期间,一直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贾璉所谓的尝试,其实就两个字“透明”,通过交易大厅,將一切都放在明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外商来贸易,交多少税完全由市舶司说了算。內务府那帮人有多贪,贾璉可是太清楚了。说实话,也就是贾璉了,换成任何一个大臣,都不敢碰內务府的利益。

断人財路杀人父母,单单一个市舶司,贾璉得罪的人就少了。

但怎么说呢,有皇帝的信任,加上税收大幅度的增加,手握兵权的贾璉根本不怕那些人。

现在的承辉帝还是太手软了,等到贾璉入阁了,第一件事情就是狠狠的整顿吏治,而不是现在只是抓考成法。

考成法其实有很大的毛病,因为只看结果。下面的官员为了升官,为了出成绩,肯定会狠狠的搜刮地方。

不是说没有那种有良心的好官,只是很少。这个真的跟制度无关,单纯的就是官员的个人道德水准决定的。

ps:当先国內最要紧的危机之一,就是化债。怎么来了?稍微关注点时政新闻而非八卦的心里就很清楚。说到化债,灯塔的36万亿债务,也不知道能撑多久。估计有生之年是能看见的。

两人聊的起劲,贾敏便悄悄的离开,製造两人相处的环境。

如果是正常的大户人家的闺女,绝对不会这样放任男女相处的,黛玉这边已经没別的选择了,贾敏和林如海只能认了。

想到贾璉登门的林如海心不在焉,年前最后一次內阁会议,安排好值班的事情,就要正式放假了。

承辉帝也注意到大家的心思涣散了,正准备宣布散会时,张庭恩突然提起一个话题:“二殿下的奏报,大家都看了。奥斯曼帝国的使者已经到了南洋,正月里就能到。荷兰国愿意就爪哇归属进行谈判,代表也是正月就能到。再有就是西寧王传来的消息,罗斯国的使者抵达迪化,最多两个月就能到京城。如何与三国展开谈判的问题,需要一个熟悉西洋事务的大臣坐镇。为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还是儘快確定人选。”

这事情急么?真不急,毕竟人到了,还要在边境滯留半个月,以免来使中有染病疫者。算起来,最快也要二月才能开始谈判。

现在年都没到呢,时间还有的是。

所以张庭恩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情,肯定是有所指的。

承辉帝露出明显的诧异之色,说明事先张庭恩並无沟通。嗯,现在说,也算是提前了。

承辉帝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想太多,不就是针对贾璉来的么?过去几年,贾璉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承辉帝想做的。

张庭恩这个时候提这个,其实就是在暗示皇帝,该把人调回来了。

承辉帝並没说话,他不打算替贾璉做主,还是希望听听贾璉的意见再说。南洋的事情,看似大局已定,实际上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

“荷兰人要来京师谈判,二殿下就不该答应,这是缓兵之计。”李清很明確的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以前他的態度虽然不明確,但更倾向於李元是肯定的,毕竟一个温和的贤王,做文臣的没有不喜欢的。现在的局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李元都去了南洋了,想回来很难了。这个话看似是衝著李元去的,实际上还有拦著贾璉回来的意思。毕竟南洋那一摊子,一直是贾璉在负责。如果不是孙化贞中风了,贾璉还在婆罗洲呢。

还有一个事情,內阁集体都是对皇帝很不满的。那就是他秘密调贾璉回国去江南,事先真是一点风都没漏。等到贾璉回到广州,內阁才知道。

“李相所言极是,贾不器还是两广代总督,此番回京也是来述职的,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林如海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他不能明著支持贾璉就此留下。这不符合程序。

其实承辉帝还没考虑这个问题,把贾璉留下来简单,南洋丟给李元,皇帝也不是很放心。

郭衍一看林如海都说话了,立刻接过:“陛下,贾不器確实是能臣,但凡事不能指望他一个人做吧?”

潘季驯则是一言不发,这个事情他肯定不掺和。万一得罪了贾璉呢?

林如海不怕得罪贾璉,李清也不怕,郭衍与贾璉关係糟糕,他们都无所谓,潘季驯不行。

承辉帝一番沉吟后,淡淡道:“年过了再说吧,不急於一时。”

张庭恩其实也没指望立刻决定,提一句让皇帝有个印象的意思。他也是有私心的,摊丁入亩的事情受挫后,考成法的执行都受到了影响。內阁的威信不能被动摇,想要树立內阁的威信,让贾璉出手是最佳的选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