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简单,一学就会。袭人和晴雯都有点癮头,立刻张罗了起来。
楼上的尤三姐没想到还能被邀请,本以为是要受排挤的。尤三姐欣然允诺,下来四人凑一起,简单的说了规则,很快就哗啦啦。
贾璉是不喜欢打麻將的,坐在舱內也只是陪著宝釵说说话。主要是了解一下,薛家近期的动向。
这次被重罚,伤了一些元气,但还能撑过去。而且京城的店铺,还在宝釵的名下,只不过换了个总负责人,薛家说了不算。
贾璉自然是一分钱银子都没出,就算给,薛蟠也不会要。他还没傻到那个地步。
“有了爷的招牌,薛家在金陵的產业,有一半保住了,另一半在我名下,自然更没人敢惦记。前些日子,一些合作的商家托人带话,想要继续合作,哥哥提前回金陵去了,耽误了给我送亲。”宝釵是这么解释的,贾璉认为是真话,毕竟那是薛蟠,在贾璉这不在乎脸面。
“回头给我叮嘱薛蟠,抓紧生几个孩子,別总胡搞。”贾璉也有点头疼,薛蟠好男风,在这个时代竟然是雅趣,上哪说理去?
宝釵对此不是很在意,低声道:“爷还是帮著看看,有没有合適的亲事,说上一说。舅舅那边,最多三年就要去安南坐镇,薛家今后在朝廷里,还是要靠爷帮扶。”
“这是自然!我会上心的。”贾璉答应下来,转头找一本《资治通鑑看了起来,宝釵也不打扰他,坐在一旁,他看书,宝釵看他。
船到天津,先一步抵达的张三已经等在此处,凭著战功,贾璉给他谋了个参將的职务,如今是贾璉帐下巡抚標兵的参將。
一个省的驻军,主要有两块,一块是总兵麾下的常设驻军,一块就是巡抚麾下的標兵。
巡抚標兵的规模大小谈性很大,在一千人到三千人之间,完全看当地財政和三司是否配合。强势一点的巡抚,標兵规模能满编,三千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贾璉自然是要满编的,手里没点武装力量,走哪都不放心。
人员方面,军官贾璉都自己带了,原来的巡抚標兵中的军官,或失业,或回总兵的麾下,总之另谋高就吧。
贾璉也了解过情况,因为王子腾太过强势,导致原来的歷巡抚的標兵规模只有一千人,勉强维持个架子。
贾璉到了广东,兵权上自然不会客气,必须掌握在手里。別看王子腾还是两广总督,想管贾璉是不可能的。
作为英女王送的礼物,承辉號自然是好好的整顿过的,內外修饰一新。舱內条件也大大改善,更在意是舒適,儘管皇帝一辈子都不会上这条船,但下面肯定不敢怠慢。
如今这一切都便宜了贾璉。
同在天津的还有邱吉尔,他也了解过了,贾璉將成为面积相当於英国本土的一个省的最高长官,算是一个省的首相,而且权利更集中,没有议会捣乱那种。说实话,邱吉尔真羡慕,主要是贾璉太年轻了,这种天生富贵的命,谁看著都羡慕。
与舰队一同南下的,还有一支国內的船队,里面装满了贾璉的私货,装船的时候,邱吉尔看见了野战炮,並且亲自去看了一眼。
这种带著轮子,发射差不多十二磅弹丸的火炮,在邱吉尔看来,简直就是敌人的噩梦,主要是太轻便了,三五个人推著就能轻鬆的行走,两匹马拉著,还能带上弹药车,保证最快的速度展开,並且能发射至少五发弹丸。
两军对垒的时候,五轮炮击下来,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已经足够用了。
这种炮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能伴隨步兵一起战斗。
懂军事的邱吉尔,心里推演过,如果是他麾下的陆战队,遇见贾璉手下的士兵,大概是没啥取胜机会的。
邱吉尔倒是知道,法国人装备了类似的青铜火炮,可惜现在陆地上法国还没啥对手。普鲁士还没崛起呢,更別说德国了。
邱吉尔有心与贾璉多交流,奈何贾璉没太大的兴趣,只是在岸上聊了一阵,登船后,各自在不同的船上,没机会聊。
船出码头后,宝釵倒是好奇的问一句:“爷似乎不太喜欢英夷,为何要与他们签什么合约呢?”
“英国人狼子野心,他们能签约,是因为在这片打不过我们。將来有机会能打贏我们了,他们不会客气的。至於现在签合约,那是因为我们在海上打不过他们,或者说就算打贏了,成本太高。只能先划定势力范围,相安无事。等將来我们的海军强大了,才有自古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宝釵听的目瞪口呆,后宅女眷那点小心思,比起贾璉考虑的问题,简直就是在玩闹一般。
宝釵是没看过传阅小说,看过才知道。男的穿越了,干一番大事吧,正当其时。女的穿越了,谈一场恋爱吧,搞一场宫斗吧。
两件之前的前缀,都是轰轰烈烈。就很反差!
当然女子中也有个例,比如武则天。
船队在近海航行,沿途多有靠岸,所以,旅途不算太辛苦,但海上的波涛,还是让一乾女眷们受大罪了。
最惨的就是尤三姐,吐的没人样子了。宝釵也没好哪去,吐了一个脸色惨白。
多亏了走个五六天就靠一次岸边,不然真未必能活著到广州。
走了半个月,才到松江,靠岸后薛蟠在码头上等著。
看著脸色不好的妹妹,薛蟠道:“辛苦妹妹了,薛家能保全,妹妹是头功。”
兄妹二人私下说话,宝釵也没保留了:“哥哥今后需自爱一些,儘快生个一儿半女的,薛家的香火断不得。男宠再好,不能生人。妹妹今后是贾家人了,想囉嗦,哥哥也未必能经常听到。母亲一个人在京城,还能给哥哥带著孩子,身边有伴会好一些。”
薛蟠这次没爭辩,也没生气,訕笑著接受了,至於听不听,那另说了。不过就他对柳湘莲动歪念头的举动,挨一顿打的记录在那怕是难改咯。
在松江靠岸休息了三天,船队继续上路,隨行的船只又多了薛家的船队,这次不是贩大烟了,而是装满了松江的各种货色,布、瓷器为主。
其实只要做正经生意,一船货从金陵到广州,转手后卖掉,至少是一倍的利润,尤其是有王子腾照顾的前提下。如今多了贾璉,薛蟠更是大手笔,一次装了十条船,都是两千料的海船。当然也都是平底,硬帆的船。跑近海速度快,遇见海盗也没跑快点。这次不用担心遇见海盗了,反而巴不得遇见海盗。
继续南下,这次没有多停靠了,而是只停靠了一次厦门,补充之后,全速南下。
贾璉的南下之旅,走海路用了一个月,比起走陆路,快上了很多。
尤三姐是吐的最惨的,也是最先適应的,別人走路都勉强的时候,她已经能在夹板上舞剑了。
这一路,贾璉也没心思搞顏色,他也適应了一段时间,只是適应的很快,坐船在海上飘著,哪有那么多心思。
船在广州码头靠岸时,王子腾给足了面子,亲率各路下属,一起在码头迎接。
省內官员,上至布政司,下至知县,只要是有资格的,都到场了。
这就是巡抚的牌面!当然了,王子腾迎接,那是贾璉的牌面。
没等贾璉接任巡抚,王子腾先设宴款待,酒宴前,王子腾找机会与贾璉单独聊一下,属於是迫不及待了。
“交趾虽有一定的基础,比起广州,还差的很多。今后的发展,还需要不器多多关照。”王子腾的態平,没有居高临下的意思,更没长辈的意思。对此,贾璉並不认为自己面子大,无非就是礼下於人必有所求那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