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447章 確诊了,这孩子有大病

第447章 確诊了,这孩子有大病

转头想到好几个月贾璉没沾边了,顿时眼珠子一转,叫来平儿一阵低声吩咐。

院子门落锁后,贾璉才发现平儿也在,两人不讲武德,狠狠的压榨到半夜才算放过。

次日起来,贾璉步履虚浮,每日三省吾身:最近消耗太大,今天开始戒色!】

不曾想,计划没有变化快,下值时半路上遇见桂香,一脸哀怨的看著他。

多亏了最忌没啥大事,主要是有大事,贾璉也不愿意掺和进去。

次日继续脚步虚浮的去皇家军校上战术课,迎面看见李元,贾璉心里一咯噔。

“贾先生!”李元的態度真是无可挑剔。

贾璉赶紧侧身让过,回身抱手:“见过二殿下,可是有差遣?”

李元道:“这些日子,孤一直在郊外庄户里行走,昨日才回来。此番下去,方知民生多艰!”

贾璉隨意的对付一句:“殿下聪慧!”

请...您....收藏6...9...书....吧....!

没曾想李元来了一句:“士绅也不易啊!”

贾璉……???

李元还在自言自语:“各县的县令,將税收都交给士绅,丰年还好,赶上荒年,士绅为了筹齐税收,要裴一大笔。”

贾璉听得天雷滚滚,你就是这样下基层的?

贾璉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一句:“今年西北多地有旱情,朝廷儘管有了賑济,也只是解一时之危,二殿下或可主动请缨,去看看賑灾情况?”

啥意思呢,等你去看看灾民的生活状况,你再来说“士绅也不易”的鬼话。

李元这个人真是耳朵根子软,听了贾璉的话之后,很认真的想了想:“也好,父皇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为人子者,当为父分忧。”说著冲贾璉一抱手:“多谢贾大人提醒,孤这就进宫。”

承辉帝得知李元要去陕甘,倒是狠狠地吃了一惊,这都年底了,你去陕甘走一趟,耽误过年啊。

素来对李元颇有耐心的承辉帝,这次依旧很有耐心的问他:“为何有此一念?”

李元把事情的首尾都说清楚了,还要从当初的问题说起。

承辉帝听懂之后,很是悲喜交加,悲的是这孩子怕是有什么大病,怎么能说出“士绅也不易”这种屁话,喜的是,他愿意先去看看。

李元这边见承辉帝表情阴晴不定,犹豫了一下又道:“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

承辉帝拋开复杂的心情,露出笑容:“问吧!”

李元一脸严肃道:“贾大人能在冬季种出青菜,为何不愿意將此事推广开呢?儿臣在下面走动时,每每有地方官以及士绅抱怨,说贾大人搞冬菜,只知道发了自己,却不愿意惠民。”

承辉帝听了他这个话,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確诊了,这孩子確实有大病。

“老二啊,圣人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说的就是你啊。”承辉帝忍著失望,依旧给了李元足够的耐心。

李元听了这番话,面露惭愧之色,赶紧躬身抱手:“儿臣愚钝,让父皇失望了。”

承辉帝嘆息道:“凡事,不要听一家之言,偏听偏信要不得。你只听说贾璉的冬菜挣钱了,却不知道,贾璉每年要交给內帑一百万两的地租。更看不到,县令与士绅的抱怨,一是因为眼红,二是因为贾璉给庄子里的农户待遇好,对比之下,显得他们是劣绅。你也別著急去陕甘,下面看看,这次別惊动县令和当地士绅,朕让龙禁尉护送你,便衣下乡,好好看看,什么叫士绅也不易。”

对李元,贾璉属於管杀不管埋,主要这孩子脑子確实不太灵活。

相比之下,李亨可就灵活多了,办个报纸,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都见过。

李亨日常来给皇帝当学生,路上看见表情凝重的李元,赶紧站住见礼。李元有点走神,没看见他,听到声音才反应过来,赶紧回礼:“失礼!”

李亨有点好奇,是谁那么大本事,给李元乾的神情恍惚,难不成是父皇下了重手?

等李亨到了,承辉帝想到李元,便问他:“老三啊,你去过江南,你觉得,下面的士绅给县令帮忙收税,真的会赔钱么?”

李亨听著噗嗤一声就乐了:“父皇,是谁家的傻孩子能这么想?说出来让儿臣高兴高兴。”

承辉帝顿时黑了脸:“如实回答,不许嬉皮笑脸。”

李亨冷笑道:“別的地方不知道,京城周边以及两江,儿臣倒是知道一些。先说京城周边各县,丰年还好点,遇见荒年,但凡能给佃户留一口救命的糠,都是有良心的士绅。江南各地工商发达,人工值钱,百姓不全指望地里活命,没有天灾毁了庄稼,多半是能活的比京郊百姓要好的。说到士绅为朝廷钱粮受到损失的话,儿臣实在是不敢苟同。以儿臣所知,士绅交给朝廷一文钱,多半是要先收上来三文,这也是有良心的,狠一点的收五文,更狠一点的,能收七八文。多收的钱,士绅拿七成,县令拿三成。”

承辉帝听他这一番话,狠狠的沉默了。他治下的大周,士绅就这个德性?

李亨见皇帝沉默,有点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最后还是咬咬牙:“还有更狠的!”

承辉帝终於沉默不下去了:“哦,怎么个更狠法?”

李亨道:“儿臣听贾璉说过,当初郧阳民变时,巡抚为了平叛,提前收了后面五年的税。就这,民变还是没压下去。”

贾璉也就是不在场,如果在场的话,会告诉他,这才到哪的,还有提前收九十九年的。

承辉帝有点恍惚,这事情,他还真知道,当时也给气够呛,那位巡抚,后来被流放新省了,让他去找沙漠收税。

“治国,吏治为先!”承辉帝沉重的说出这一番话。

“父皇圣明,这也是前汉之所以迁地方豪强於灞上之故也。然则,前汉终为王莽所篡,光武帝虽英明神武,再造神州,却已经不能抑制地方士族,最终选择与士族共治天下。此皆后世之鑑也!”

李亨说的很顺畅,最近读史书,总算是发挥点用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