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430章 官办?民办?

第430章 官办?民办?

第430章 官办?民办?

皇帝要办军校,官方的说法,世界之大,我华夏困於一隅自守。前明之所以败亡者,武备鬆弛,既不能安內,又不能攘外。本朝承天命而得天下,需知,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忧。故设皇家军校,以整武备。

只能说,这个时间点很好,草原部落入侵的事实,发生在一年之前。文官集团虽然反对,但现在被考成法折腾的欲死欲仙,有反对声音也形不成波澜。从官方说法来看,主打一个,不针对任何一方,单纯的整顿武备,是防御性质的。

承辉帝的想法很大,不但设立了皇家军校,还设立了皇家海军学校。至於海军学校的成立,理由很充分,本朝万里海疆,有海而无防。

只不过海军学校的想法,则要缓一些,如何组建海军,大周没经验,还需要使者从西方聘请老师回来,结合各方意见,再行统一规划。

这个事情贾璉自然是热烈的赞成,但是他真不懂,所以不掺和海军学校的事情,心思在爆產能上。

什么產能呢?当然是钢铁。

眼下最大的钢铁產地在遵化,贾璉打著研发司的旗號,去了一趟,实地调查了解后,发现官方的钢铁厂管理不善,贪腐丛生。

现阶段的產能,供给给研发司生產步枪都差不少,这个怎么行呢?

明明受到了遵化方面的热烈欢迎,好酒好菜的伺候著,转身回到京城,贾璉便向承辉帝提出,遵化铁厂那边,需要做出改变。

对此建议,承辉帝也颇为头疼,官方的產业很多,几乎没有不亏本的。也就是贾璉搞的研发司,下面一批厂子,能做到自负盈亏。

现在京营军改,不说西山、南苑、通州三镇,九门镇和御马监的新式装备都远远不够。

岳齐每次来匯报,都要提一句,各镇新式装备缺口八成以上,希望皇帝催一催贾璉。

那么,研发司有没有库存呢,有,但不多,无法满足任何一个镇的需求。这也是贾璉遵化之行的目的所在。

承辉帝问贾璉怎么改,贾璉建议,如果是官办,就必须抓吏治,整顿风气,也可以拍卖给民间商人来办,绝对不要搞官督商办,想两头顾,註定哪一头都顾不上。当然了,如果是民办,必须先满足官方的需求,然后才能流出市场。贾璉还表示,如果是开会,结果肯定是官督商办。不是说大人们的智慧不如贾璉,而是他们习惯了官府的那一套,凡事都想两头要。

承辉帝一时也没有决断,把內阁大臣们都叫来开会,商议此事。

事情是贾璉提出的,所以,贾璉必须到会。

会上由贾璉介绍情况后,承辉帝问阁臣们,如何是好呢?

然后阁臣们对此踊跃发言,五位阁臣,张庭恩没表態,林如海觉得涉及到军需生產必须官办,潘季驯主张民办,认为官办到最后,还是跟现在一样,任何变化都没有。郭衍和寧克的態度比较一致,都主张官督商办。理由也很充分,郭衍是从人事的角度出发,民办铁厂,现在的官员怎么安置?寧克的观点是,民办铁厂,必定滋生以次充好,商人的节操不可信。避免亏损又保证质量,官督商办为上策。

会前没亮出贾璉关於官督商办的结论,所以,张庭恩最后也觉得,官督商办不错。

承辉帝看看贾璉,那意思,你说中了,怎么办?

贾璉嘆息一声,站起说话:“微臣反对官督商办!”

有个事情贾璉没法,官督商办最典型的就是洋务运动期间。

诸位阁臣一看贾璉站出来反对,全都下意识的表现出严肃。

贾璉在內阁会议上战绩彪炳,不信去通州码头看看,去运河看看,因为漕粮走了海运,运河沿岸现在还在闹腾,只不过闹的最凶的两江,孙化贞坐镇压下去了,山东、河北,还没从济寧之变中恢復元气,闹不起来。至於漕运总督,夹著尾巴做人中。

当初为了海运的事情,贾璉干了啥,大家都是知道的。

没人敢质问贾璉的时候,视线都转到了张庭恩身上,只能是他来了。

“说说你的道理!”张庭恩倒是无所谓,他也確实好奇,贾璉为何反对。

“官督商办,怎么督,怎么办?谁说了算?民间商人拿出本钱买下场子,却要由官员来指手画脚?这是哪家的道理?单单一个说法,就能嚇退多少商家,届时,对外拍卖,价钱上不去,一个不好就会导致价格卖低了,便宜了商人。没准到时候,官督商办变成了彻查是否有官员在交易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损公肥私。”

贾璉一番话,所有人都愣住了,有道理啊。

郭衍反问一句:“如何保证民办质量?”

贾璉冷笑著看著他:“郭相,商人还敢糊弄官府?公平交易就是官府对商人最大的优待了。”

寧克也问了一句:“如何確定產品质量没问题,总要有个標准吧?”

贾璉反问:“寧相懂炼钢啊,还是懂炼铁?反正我是不懂的,都是相信下面的工匠,他们说好,那就是好。”

没人再出来对线了!

林如海:“那便官办,大不了专设御史,加强审计。”

潘季驯:“还是民办的好。”

问题又回来了,到底是官办还是民办,承辉帝与张庭恩交换视线后,张庭恩道:“內阁投票!”

投票结果很快出来了,二对二,林如海和郭衍投了官办,潘季驯与寧克投了民办。张庭恩的一票將决定结果。

张庭恩没著急投票,而是提问:“贾璉,你觉得哪种好?”

贾璉笑道:“其实都可以,学生只要质量合格,產量足够的钢铁。”

承辉帝在心里默默的骂一句:滑头。

真不是滑头,其实真的都可以,关键看做事的人。

大周不是没有民办的铁厂,比如苏钢很出名,名声却是民办铁厂打出来的。官方在江寧的铁厂,並不比遵化铁厂好。

张庭恩是了解贾璉的,所以他知道贾璉真的说了实话。

沉吟再三,张庭恩最后开口:“那便民办!有一点必须说明,事先关於遵化铁厂的价值,必须严格审计,不可使官方铁厂出现损失。”

这个说法,现代有个专有名词,国有资產流失。

事情定下来了,郭衍又提出新问题:“现有官员,如何处置?”

张庭恩狠狠的瞪他一眼:“查!有问题的罢免,没问题的换岗。”

林如海则道:“如此一来,必然导致铁厂停產,研发司所需原材料,缺口如何满足?”

这个话不是反对,而是为贾璉打补丁。耽误了军方的装备,贾璉也是有责任的,林如海提前给贾璉免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