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423章 人心不足

第423章 人心不足

第423章 人心不足

感觉到承辉帝语气中的雄心,张庭恩也被感染了,拳砸手心,精神振奋:“时不我待啊!陛下有此志,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得到的回应让承辉帝很高兴,忍不住感慨道:“朝中诸公,惜身者甚,唯有卿与贾卿,师徒二人,为国从不惜身。”

张庭恩赶紧谢恩,客气道:“臣观如海兄气色不佳,怕是累到了。”

承辉帝摆摆手,说了句心里话:“论跡不论心,林卿也是好的。”

张庭恩听懂了,承辉帝对林如海的態度,明显是另外一个档次的。

想到贾璉的一些话,以及自己掌握的一些信息,张庭恩不免心头微微一沉。

皇帝要改革,內阁就必须上下一心,真如此,皇帝又会有所忌惮。这个尺度,需把握的很好才行。

“陛下,臣与孙相合作,素来默契,敢问孙相何时归京?”张庭恩真心实意的希望孙化贞回来,內阁有个知根知底的人,办事要轻鬆许多。

承辉帝道:“两江的情况复杂,孙卿上奏,如无合適人选替代,他不著急回来。”

张庭恩听懂了,天下税赋,半出两江。没有一个杀伐决断的重臣在两江坐镇,十有八九要搞的乌烟瘴气。

农耕时代就是这样,富庶之地,读书人多,读书人多,么蛾子多。

君臣二人又是一番交流,时候不早,承辉帝让他回去休息两天。张庭恩出宫之后,回到家里,见到贾璉,一起吃了晚饭后,来到书房內,与贾璉说话。只有二人时,张庭恩说了宫里独对之事,一个说的仔细,听的认真。

“两江士绅的问题,不应该单独看待,而是要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两江工商业发达,这是好事,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是好的。如果全国各地,都像江南一般富庶,朝廷还需要为財政不足头疼么?朝廷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地方的经济发展,而是在发展的同时,如何肃清吏治。吏治清明,即便只有一个江南,朝廷不虞財政匱乏;吏治败坏,天下皆江南,朝廷依旧收不上税赋。”

贾璉的话直指问题核心,张庭恩何尝不知呢?

知道归知道,如何去做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当然贾璉的话,也没有说透。本质上是经济发达的江南,追求与之財富相匹配的社会地位。

人性都是相通的,商人有钱后,总想著提高社会地位来保护自己不被当猪宰。

別说商人了,即便是一些士绅,被官员盯上之后,照样被罗织罪名,整的家破人亡。

类似的事情多了,权力寻租的情况自然比比皆是。

任何时代都一样,吏治的问题是无法根治的,只能是改善。

皇权+农耕时代,因为信息不畅通,地方官员的权利过大,吏治的问题更为严重。

朝廷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治理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

大周继承了明朝大部分制度,而明朝的制度设计,从一开始就奔著节省再节省的结构去的。

你还不能说朱元璋苛待官员,因为按照明朝官员的俸禄,养活一家老小是足够的。

问题是,我都做官了,还要像海瑞那样过紧巴巴的日子,那么我这个官不是白做了么?

说到底,一切的问题还是发展的问题,但凡进入了存量竞爭的时代,人性的各种丑陋,都会被无限的放大。

有的人,骨子里就是要做人上人,要奴役別人,不但不做事,还要把別人的功劳据为己有。

夺走了別人的功劳,占了人家的位置,还要给人家泼脏水抹黑人家。

现代社会,网际网路的存在,个体受了委屈,还能发出点声音来,这个时代,普通人你上哪去伸冤?

尤其是民告官,杨乃武姐姐为了鸣冤,去滚钉板,敲登闻鼓。就这么一个程序设计,皇权哪里考虑过底层百姓的死活呢?

周朝延续了明朝的一些恶劣的规矩,百姓日常见官可以不跪,但上了堂就必须跪,为了所谓的朝廷威严。

有这样的制度设计在,官绅豪强,怎么会不鱼肉百姓呢?

我就是要欺负你,你还没法子反抗。

追根溯源,皇权希望国家稳定。

穿越至今,这个问题贾璉思考了无数次,说的难听一点,即便人在现代时,还有很多问题呢,在大周,思考制度问题根本就是自不量力,想的再多,做的都是无用功。还不如想一想,怎么发展经济,国家经济搞好了,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对国家整体影响不大。

所以,贾璉现在对於吏治问题的兴趣不大,跟张庭恩说这个,也是在提醒他,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浪费太多的精力。

朱元璋都杀不下去了,让官员带著枷上班。

承辉帝倒是能杀,也想杀的,可是內阁会议上,几个阁臣反对之后,不也偃旗息鼓了么?

为啥皇权时代强调道德啊?因为官员也好,士绅也罢,缺这玩意。

“陛下登基十年,也是励精图治的十年,如今朝廷的情况,比以前大大的好转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慢慢来,一点一点的做。”

张庭恩並不灰心,反而安抚贾璉,他是听明白了,贾璉对朝廷的未来,信心不足。

確实如此,別看贾璉事事把皇帝的利益放在前面,不是他有多忠诚,而是在求生!

看过原著,贾璉知道贾家是个啥情况,本朝最大的boss,一门心思打压贾家,这日子还怎么过呢?

当然贾璉也不恨皇帝,也不敢恨!

还是那句话,能做多少做多少,拿自个冒险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很多事情贾璉觉得没什么,但是站在皇帝和朝廷大臣的眼睛里,这后生就tm邪性。

就贾璉做的事情,考中状元的事情,反而是最看运气的。

其他事情,比如在五城兵马司整肃治安,一开始皇帝也想不到,这破衙门到了贾璉的手里,能玩出来。

谁能想到,勛贵出身的贾璉,对上权贵子弟时,那叫一个心狠手辣,加一个死要钱。

其实这也不算啥,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上司不硬气,下面的人也没法硬气。

“恩师接下来要做什么?”贾璉提前问一句,心里好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