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三年了,终於回来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掌权之后,啥都別想耽误我挣钱。
贾璉对此早就麻木了,
不过捞钱搞的太监都看不下去了,还真是人才。
都不用贾璉说,小贵子肯定告状,承辉帝的性格不弄死几个人不会作罢的。
来的时候赶路,回去的时候贾璉不著急了,不紧不慢的日行六十里三十公里,在这个时代还是快的。
回到张家口都是七天后的事情了,逃亡的百姓回来了一些,城內恢復了一些生气。
烧了一半的衙门空荡荡的,官员还没补上,西山大营留下的两队人马,勉强维持城內的治安。
神机营进城后,保持著不扰民的纪律,主要是当兵的没少挣钱,朝廷的军餉一分不少的下发,战利品分润还有一波油水。
趁著天黑前,贾璉在城內转悠了一圈才发现,居然已经有商人在做粮食的买卖了,价格自然是贵的很。
也就是销售的粮食里没有大米,不然贾璉又想杀人了。
神机营倒是不缺吃的,尤其是不缺肉,从草原部落里抢了太多的肉乾,马肉乾都被嫌弃太酸了没人吃。
科尔沁与林丹部落抢的那点粮食,基本全便宜神机营了,若非有西山大营分走一半,还能剩下更多。
修整一夜,又了七天时间,神机营才看见了京城的城墙,这一趟出征小两个月,京城已经是盛夏了。
进城之后,贾璉被等在城门口的內侍带进了宫,承辉帝被贾璉身上那股味道熏的频频皱眉。
看著大礼参拜从地上起来的贾璉,承辉帝忍不住问:“几天没洗了?”
“回陛下,算上今日,正好半个月。”贾璉毕恭毕敬的回答,双手奉上金牌,承辉帝嫌弃的看他一眼“金牌继续收著!”
这话贾璉倒是没想到,愣了一下很乾脆的贴身收好。
本想狠狠骂贾璉一顿的承辉帝,看清楚他的样子,真是狠不下心了。
玉树临风的贾状元,此刻鬍子拉碴不说,头髮一坨一坨的,脸上也都是灰,衣服上也都是尘土。
“怎么想起来一口气杀了那么许多人?”没了骂人的心思,承辉帝很温和的问了一句!
“微臣其实是想给那些官儿一锅端的!只是想到家里有老有小,差事不能丟,这才稍稍的收敛了一点。”
听了贾璉的回答,承辉帝的火气又上来了,冷笑道:“怎么,朕还要夸你做事果断?”
“那不至於,只是……。”贾璉说著把林如海到了之后,全体官员翻供的事情说了出来。贾璉让他们写材料的时候,全都老实交代吃了多少空额,军队不足,战斗力不足,所以不敢出战。当著林如海的面,换了一个说法,不出战是因为担心山西门户不保。
对比一下,那些失地的官员倒是该死,大同与云州的官员,城池没丟反而有功了。你就说气人不气人。
当然翻供的时候也有一些真话的,比如,兵力不足,训练不足,装备不足,那也不全是当地官员的错。
按照贾璉的审讯结果,別人不好说,大同知府与总兵肯定是够砍头的。其他官员吧,你说情有可原,他们也是贪腐链上的一员。
问题是当今的大周,罕有不贪的官。
电视剧里的和珅说灾民不算人,下面就有人敢说,和珅做的对。
就无法理解这些人的脑迴路,你要是个灾民,你愿意吃糠?
这是能救多少人的事情么?是官员执行出了大问题。能为和珅叫好的人,那是事情没落到他头上。这种人做官了,也是个拼命捞的货色。
按照这类人的逻辑,红会暴露出的那些问题,是不是也该叫好啊?都是官方机构嘛!
裘世安进来奉茶,承辉帝收拾心情让贾璉坐下,慢慢的讲这一趟出征的事情,同时对照一下贾璉的上奏。
贾璉端著茶杯润了润嗓子,不紧不慢的开始讲,承辉帝很有耐心的听著,不时提问一句。
差不多一个时辰后,贾璉才算是讲完了,其中掺杂了不少个人判断和私货。
“以卿的意思,草原各部暂时不会再南下了?”承辉帝听完之后也放心了,最后確定一下。
“只能说大规模南下的可能没有了,少数人马进来抢劫的事情不敢保证。没抢够东西回去,草原各部的日子过不下去了,该抢还是来抢。往年草原大规模南侵,往往选在秋天草长马肥的时候,今年选在初夏,可见草原上的处境艰难。以微臣之见,內訌之后,应该有草原部落主动来访,或降求庇护,或要求通商。李逆虽然逃走了,没有个三年五载的,草原各部之间很难一统號令。”
裘世安又出现了,带了几个小太监进来,搬走了一筐的奏摺,贾璉看一眼,承辉帝笑问:“想不想看看,都是弹劾你擅杀大臣的。”
贾璉倒是一点都不尷尬,还能笑的很开心:“此事微臣早有心理准备,要没人弹劾才是怪事了。”
见贾璉心態不错,承辉帝放心了,他最担心的就是贾璉心存芥蒂,以后干活不卖力了。
“今天就到这吧,朕给你十天的假期。”
“怎么才十天?”贾璉很诧异的反问,连称呼都没带,可见反应之真实。
“废什么话,赶紧滚蛋!”承辉帝很不客气的没解释,贾璉无语告退。
离开乾清宫,还要去一趟兵部,交了临时左军都督的差事,彻底的交出兵权后,才算是完事,可以回家了。
贾璉不知道是,等他离开了乾清宫之后,承辉帝把留守的四位阁臣都叫来了,开一个小会。
“山海关那边,玄理態度转变很大,朕欲十日之后,命贾璉率神机营往山海关,届时调玄理回京,让贾璉好好整顿一下山海关驻军。”
承辉帝开宗明义,把话题拋出来。
这次先开口的居然是潘季驯,小心的问:“贾璉能力足够,只是职务与威信,能压的住场子么?”
都不用承辉帝回答,孔照便接过去:“临时的左军都督再掛一个名就是了,李相倒是啥都够格,玄理不照样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