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气人的还在后面,扛著零星的弓箭反击,懟著脸用手銃再来一次眾生平等。
这些草原游骑都是部落中的精锐,不是他们不能打,而是对手太犯规了,直接两轮眾生平等之后,趁著对手阵型被彻底打乱,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抄著马刀加速追击,进行最后的收割。
见了鬼了,还能这么打的么?
郭栋樑看傻眼了,这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战术,不对,是一种新式的火銃,威力巨大,准度惊人的新式火銃,新式火銃才是新战术的关键。
“留下两队人马打扫战场,余下的各队散开,继续探明前方战情。贾都督在等著我们的消息呢。”
领队的夜不收校尉是个看著四十出头的皮肤黝黑,一脸络腮鬍子的糙汉子。
对於这套新打法,起源於山东,定性於回京之后,夜不收凭藉號炮传信,或聚或散,对手人多就跑,人少就打一波。
夜不收的任务不仅仅是打探消息,还有遮蔽战场信號,令对手无法获得充分的战场信息。
城门打开,神机营校尉在马背上衝著出城的郭栋樑抬手狠狠的砸在胸前:“神机营先锋夜不收校尉丁谆见过总兵大人。甲冑在身,不能全礼!”
“为何城上不见神机营主力,仅仅是尔等前出。需知,往南皆无敌情。”郭栋樑质问了一句,掩盖一下所部畏敌不出的心虚。
“回总兵大人,逃难的百姓太多,堵住了官道。左军都督贾大人下令给百姓让路。”丁谆对这个总兵的观感瞬间极差,你还有脸质问?要不是你官阶高太多,老子一巴掌呼死你。不能无故殴打友军是军令,只好搬出贾大人嚇死你。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果不其然,总兵郭栋樑瞬间打了个寒颤,真的是嚇的,骑的是马,不是小妾,也不是清秀小廝。
身子打晃的郭栋樑,好悬没从马背上栽下来。
能带並出征的,姓贾的,还能领左军都督衔的,还用为来的是谁么?
“本官这就去迎接贾大人,你去忙你的吧。”郭栋樑赶紧挥手示意丁谆走人,原本心里惦记城外那点战果的想法全都没了。敢抢贾璉部下的战功,活腻了才这么干。谁不知道贾璉对下属出奇的好。
丁谆回来时,留下的两队下属们还在继续打扫战场。看著官道远处,丁谆歪了歪嘴,咒骂:“这点人马都能嚇的点狼烟,闭门不出。”
身边的隨从笑道:“大人,不是每支队伍都叫神机营。”
南门外,郭栋樑带著部下等在门口,本地知府也带著一干人等等候在此。
三百家丁簇拥下的贾璉在官道上奔驰,马如龙,人如玉,捲起滚滚烟尘。
十步之外勒马停下,翻身下马,贾璉大步流星,城门口一乾等候官员一起上前。
“左军都督贾璉,见过各位。”为了今后的少一点麻烦,贾璉的態度温和,一副读书人的打扮和嘴脸。
眾人纷纷客气的见礼,贾璉待客套完毕才问:“见过我部信使小队了么?”
昌平集结后,贾璉便派出五人信使小队,一路往前通报,左军都督率部增援的消息。
“回都督,见过了,他们往张家口大同方向去了。”回答的是郭栋樑,心里补了一句,若非见信使小队,我也想跑了。】
“张家口方面的情报知道多少?”贾璉继续追问,必须儘快的获悉准確的情报,以免出现误判。
“昨日送来消息,守军及官员,两日前便开始撤往大同。都督在路上遇见的难民,有一部分来自张家口。多数是本城的一些富户,更多的是周边百姓,闻讯之后不管不顾的先逃难,导致大人受阻。”郭栋樑回答的算清楚了,有用的消息不多。
文官们一直没机会说话,见两人暂停,知府总算是有机会搭话:“都督大人,本府略备薄酒,为大人吸尘。”
贾璉强忍噁心,露出温和的笑容以读书人的礼数回应:“多谢盛情,军情紧急,陛下还等著回信呢。本都督还要儘快了解战况,通报京师。敢问知府大人,城中粮草准备如何?本部一万五千人,算上后续的西山大营,共计四万五千人左右。”
此言一出,知府大人的脸都绿了,结结巴巴道:“这个,这个,这个……。”
贾璉心里默默记下,没有立刻发作,毕竟现在对於战局而言,作用最大的反而是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不必焦虑,劳烦阁下將城內士绅召集起来,儘量筹集粮草,以备军需。我部后续有輜重队,粮草的事情十日之內不著急。”
贾璉说不著急,知府这边却很著急,城內的富户和士绅都是什么鸟,他心里太清楚了。
更关键的是本都驻军以及衙门里的衙役都是地头蛇,与本地士绅沆瀣一气,他这知府调不动士绅的粮草。说起来换个地方做知府,不是在军镇做知府,不至於这么狼狈。
“回都督大人,粮草的事情卑职尽力去办,只是请大人调派一队人马,协助筹集粮草。”知府的话很含蓄,贾璉却瞬间听懂了。
“张三,带上所有家將,跟著知府大人去筹集粮草。士绅配合,先打欠条,不配合,直接拿下,按通反贼论。”
有过代理知府经验的贾璉,很清楚本地知府的具体情况。这个时候任何一点精力都是宝贵的,没有时间跟本地士绅扯皮。
张三领命跟著出发了,贾璉带著柱子面对一干军镇武將时,脸色变得阴沉了起来。
郭栋樑为首的武將们,瞬间全部勾著腰,身子微微发抖。怕,还不敢反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