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此事微臣知道,工部库存武备保存都在十年以上,確实存在保存不善的情况。微臣已经下令抓紧翻新,补充武备库。”
承辉帝不满的看看潘季驯,想到他是个事功派,上任时间也不长,有的事情算不到他头上,便没有再责备他。
“贾璉,研发司全力生產新式火銃,產能几何?”
听皇帝直接叫名字了,贾璉看著他平静的脸,知道他现在挺著急的。
“回陛下,此前並未做过相关的统计,微臣不知全力生產的產能如何。以微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判断东平王的具体用意。山海关太重要了,应儘快派人去確定一下,消息送出后山海关后续情况。”
承辉帝听了略微冷静了几分,贾璉的话很有道理,儘快摸清楚全局情况。
“两位爱卿来的晚,先看看御前內阁会议纪要。”
贾璉和岳齐很快拿到了会议纪要,了解之前开会都商议出什么结果。
很明显內阁会议中间出现了分歧,主要爭论在於要不要立刻增兵九边,是重西还是重东。西边张家口大同一线是防御重点,东边自然是山海关。北面的长城一线,大兵团很难展开,目前也没有接到各关隘的烽火警讯,暂时应该没事,只需派员后勤补充即可。
其他的比如颁布安民告示,提前宵禁,谨防细作等等布置,倒是没有太大的爭议。眼下的爭议,就是在於如何布置有限的兵力。
“陛下,微臣以为长城一线不可怠慢,一旦越过长城,遵化危机,京畿钢铁需求將停滯。没有遵化的铁,哪来的武备全力生產。微臣主张,应立刻调南苑大营主力北上,增援长城各碍口,补充军备粮草,加强警戒。”岳齐立刻给出自己的建议。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阁臣李驰对新任兵部尚书自然没好印象,却也没有立刻反驳。倒是郭衍起身道:“长城天险,哪用太多的兵力?以各府县驻军补充加强即可,为京城安危计,应调南苑大营各部进京布防。”
郭衍说完梁道远便站起道:“陛下,郭相所言乃稳重之言,京城安危为上。”
贾璉安静的旁听,谁能想到当初对立的梁道远和郭衍有互相认同的一天。
同样安静的还有林如海和寧克,两人都拿眼神找贾璉,互相交换了视线,贾璉都以微微摇头回应。
林如海心道每临大事有静气,贾璉不错。】
寧克心道我不擅长军事,陛下不问不主动表態是对的。】
作为候补內阁成员,林如海和寧克能进来开会,心里就很满足了,可惜这次会议的议题太严重了,轻易不得开口,没啥表现的机会。
存在感最不明显的是忠顺王,坐在旁边始终一言不发,承辉帝也没问过他的意见就是了。
儘管没开口的机会,忠顺王一直在观察,確定了一个判断,在军事问题上,皇兄对贾璉颇为倚重,並不在岳齐之下。
嗯,贾璉看似莽撞,实则两次带兵出征,斩获颇多,从无败绩。如今勛贵凋零,仅有牛继宗在川西带兵,在京有带兵经验的陈瑞赋閒在家。皇兄欲平衡文武,必以陈瑞为一部统制。三大营看似恢復了,实则兵力大不如前,唯一没什么变化的就是御马监,神机营人数抽走了一半以上。皇兄若提问我,应建议立刻徵召新兵,补充各部恢復三大营旧貌。】
“陛下,微臣不知兵事,岳尚书知兵,应重视其建议。”潘季驯起身附合岳齐,符合他一贯尊重专业人士的作风。
李驰见潘季驯发言了,看了一眼孔照,发现首辅一直坐著没动,只是用眼珠子转动来显示他不是雕像。
“陛下,微臣略通海战,请调天津整备水师,如有需要,可隨时走海路袭扰敌后。”李驰选择了不同的赛道,这样比较有存在感。
承辉帝听到此处起身道:“休会二刻!休息一会再议。”
眾人起身,贾璉跟著起身送陛下往后去,隨后坐下继续仔细的看此前的会议纪要,刚来只是粗略的看了看。
仔细看的会议纪要不难发现,內阁並不团结,下午六点开的会,一直在很多事情上爭论不休。若非承辉帝驾驭能力强,可能很多决定都不会通过,大家还有的吵。从目前的情况看,梁道远和郭衍为保守派,主张先稳住京城,只要京城稳住不出问题,各路兵马进京勤王,敌见不能战,自会退却。利用京城坚固城防,等待各路勤王兵马的想法,確实非常的稳健,明末就是这么打的。
后果是任凭漠南各部在京畿来去自由,他们就没考虑过各府县的百姓么?没考虑过地理的麦苗么?没考虑过折腾两三个月下来,耽误了农民生產,耽误了京畿夏收么百姓生计么?
肯定是考虑过,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战术。
原因很简单,不愿意冒险,只要不冒险,就不会犯大错。做官到了这个程度,有足够的耐心等同僚犯错,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
理解归理解,贾璉內心无法接受。京畿周边各府县的百姓,少算一点,五十万是有的吧。这么多百姓能不能及时躲进城里不说,口粮从何而来,耽误了农时,又有多少百姓到时候要变卖家產,卖儿卖女求生存?
林如海和寧克交换一个视线,下意识的一起朝贾璉走来,岳齐则很乾脆的走到贾璉跟前,四个人快速靠近,虽然不是阁臣,却隱约成团伙。
最惨的就是忠顺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没人搭理他,只能起身往外走,先去方便一二。
“有图么?”贾璉见了岳齐立刻问,两人有过合作,关係还不错。
岳齐楞了楞:“我去找!”
看著两人很自然的一个问一个答,林如海和寧克都站住了,似乎有很惊人的发现。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军事方面,岳齐是认可贾璉並愿意配合的。
“两位大人,稍安勿躁,依我之见,陛下自有圣断。”贾璉不动声色的提醒两位,承辉帝的做事风格。
看似承辉帝愿意纳諫,实则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所谓的纳諫,那是合他的意。
先来一步的眾人各自去方便不提,岳齐拿著一副舆图回来,內侍及时搬来桌子展开。
贾璉与岳齐站在地图前,这才是军事行家的习惯。
两个对著地图沉默不语,面露思索之色,林如海与寧克方便回来,见两人还是对著地图不说话,丝毫没有商议的意思便靠上来一起看地图。
终於贾璉抬头了,岳齐也抬头看他,两人对视数秒,岳齐道:“请!”
贾璉並不谦让,指著地图道:“御马监与九门镇守军防备京城足够了,三大营整军备战。儘快摸清楚山海关方向的情况!”
岳齐也不管其他两人有没有听懂,很自然的附和:“是这个道理!三大营做好隨时出击准备,神机营该如何使用?”
两人都是行家,他们的做派,很快把內阁诸位都吸引了过来,一群人围观时,承辉帝回来了,见此一幕也愣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