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仅此一个
新科进士前三名披红掛彩,打马游街。临街的酒楼里,贾璉站在窗前看著他们过去,恍如昨日。
嫉妒之心是不存在的,科举三年一次,每个中进士的人都是卷出来的学霸。
这些人会不会治国不好说,但是论智商,肯定都是天下顶尖那一波的。
这些人做官,面对普通人,心態上居高临下,智商上直接碾压。
到了任上,该怎么摆位置不是一目了然的么?难怪叫“官老爷”。
人一旦习惯了高高在上,就很难再落下来了。別说是做官的,说相声的发家了,也没回不到以前接地气那会。
这就是人性啊!
高高在上的人,怎么能与底层共情呢?
既然不能共情,那么在做决定的时候,会在意牛马的死活么?
即便是在意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底层百姓的生活真相,获取信息都是通过身边的人过一道手。
別说是一般的官员,袁世凯一代梟雄,不也被袁克定一份私人订製的报纸给忽悠了么?
当然了,袁世凯要没有那份心,也未必能被忽悠住。心是因,被骗是果。
夜晚,丝竹声飘的很远,琼林宴正在进行中,贾璉趁最后的时间,检查一下各处的岗哨。
明天这次会试和殿试都彻底结束了,站好最后一班岗。最后时刻疏忽大意,那才叫丟人呢。
马背上的贾璉过处,沿途的士兵纷纷肃立看来,目送贾璉的背影在夜色中远去。
宴会至子时才停歇,最后一批新科进士离开,各自回家,一直绷著的贾璉才算是鬆了一口气。
五城兵马司確实能捞钱,但遇见这一类重要活动,那是真的累。
贾璉不是不能偷懒,只是怕自己偷懒了,下面的人很自然有样学样,上行下效,一旦风气坏了,想纠正就难了。
如同现在的官场,承辉帝做不到心狠手辣的处理一批,谈何整顿吏治。
政策是需要官员来执行的,大周想要改变现状,必须先整顿吏治。如同元丰改制,高层改了,执行层没改,等於没改。
承辉帝无疑是有决心要改革的,难的还是执行层的改革。怎么说呢,没有一个执行能力强的队伍。
贾璉不看好归不看好,也不反对改革,毕竟改总比不改好,不治本归不治本,治標也算不错。
殿试的题目,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吧。
熬到半夜的贾璉总算能回家休息了,只是没想到王熙凤还在硬撑著等他回来,桂香与平儿也在不停的打哈欠。
“夜深了为何不睡?以后不必等我。万一我夜宿在外呢?”贾璉关切了一句,王熙凤摇摇头:“要等的!夜宿在外,也该带个话回来。”
贾璉没再说话,说什么呢?按照现在的礼法,不出意外,死了两人都要埋一起的。
睡的晚,起的早,大概是最近贾璉生活的真实写照。
不是贾璉变勤快了,而是最近的事情,没有一件是不重要的。
贾璉估计,承辉帝这个劳模不会放过自己,还不如早点起来,等候召唤。
到临时官衙,这里的御史们已经都出去跟组了,会试殿试確实要紧,不耽误承辉帝的三大改革。
一时无事的贾璉感受著枝头的春意,坐在铺著皮的躺椅上,盖上一块褥子,眼皮逐渐的睁不开。
“为推行三大新政的临时巡视组,竟是租屋办公,可见此事之难,林如海也不好安顿他们。”
心情不好的时候,承辉帝就喜欢出宫溜达,好在这一片不是闹市区,安保难度不大。寻常勛贵子弟出门,也带十几个隨从,皇帝微服出行,带二十个人不过分吧?带二十把短銃不过分吧?
裘世安跟在一旁,眼睛却警惕的东张西望,有点风吹草动,自然要做出及时反应。別怪裘世安大惊小怪,李逆远遁漠北,依旧是个威胁。
太上皇还在,若有余孽行刺得手,太上皇出西山行號令,漠北李逆回来一点都不稀奇。
裘世安不是没劝过,奈何承辉帝是个劝不住的,登基之后就喜欢时不时出宫体察民情。以亲眼所见对照密卫情报,以免被骗。
人的性格是长期形成的,承辉帝即便对亲近的人,用也防著。
真不是他天性多疑,而是太上皇年间,七子爭位存一,太过惨烈了。李十三能坐在九门镇守军统制的位置上,不是他能力有多强,而是他爹也是当初爭位的皇子之一,並且是承辉帝的盟友。东北驱逐罗斯之战时,相信了当时太子的情报,率亲军出击,不料遭遇罗斯军大部,中弹身亡。
那个时候的承辉帝,还没想过能继承大位,他也只是个不起眼的辅助。
亲歷过这种事情之后,侥倖登基的承辉帝,能信任的人真不多了,掰著指头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別说什么皇子可信的话,皇子可信,前太子就不会因谋反而自縊了。
“干啥的?”一声呵斥,承辉帝停步,张柱子上前来看清楚来人时,顿时要跪下行大礼。
“停!不要惊动了他人!”裘世安赶紧上前拦著,真要暴露了皇帝的身份,风险无限增加。
“此地如何吏也无几个?门房也是空的。”承辉帝多少有点好奇了,这地方没门房就算了,走吏也不安排一些的么?
“回贵人的话,走吏是有的,只是跟著几个大人出门办事了。门房处由贾府家將轮流值班,应是去方便了。”
张柱子仔细回答,承辉帝其实就是隨口一问,隨即便转移话题:“带朕去见贾璉!”
过前堂至后院,这里又安静了几分,也有两个走吏正在洒扫。柱子对二人道:“这里没事了,你们先下去歇著吧。”
二人应诺而去,承辉帝迈步上台阶,沿著迴廊找到贾璉的铭牌,推门入內便停下脚步,回头做噤声状。
折迭的躺椅上贾璉睡的正香,阳光洒在脸上也没任何影响,只是歪著脑袋。
案上有贾璉处理过的公文,承辉帝拿起一份看看后,忍不住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