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235章 安抚

第235章 安抚

个人意愿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就好像很多本书读者,坑都蹲完了,也没爽一下。

多巴胺带来的一时之快,確实很爽,下一次就得加大剂量。

每天累成狗一样的人们不知道这些么?我想是知道的,但没得选。

生活中很多事情,真就是没得选。盛夏之时,將自身包裹的严严实实,骑著电瓶车去送外卖,这份工作对於很多人而言,就是没得选。

打工人被压榨该不该抱怨,该!但不要一直沉浸其中。

小布尔乔亚总是喜欢从个体出发看待整个世界,总是沉浸在社会带来的伤口中,总是去寻找虚无縹緲的远方做精神家园。大家不要被这些人的特立独行带偏了,她们写小作文抱怨生活带来的伤口,顶多一张创可贴就能搞定。这一点,张爱玲表示懂!

说穿了,她们抱怨,因为她们有得选啊。

她们关注精神家园的时候,肚子是吃饱的,我们要面对的可能是人到中年,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

贾璉最基础的认知与这个时代註定是格格不入的,七零后的小学教材就將人类社会最原始的一面展示给你看。

儘管现在的贾璉处在最顶层,但下意识的行为,总是在挖自家的墙脚。

其实也谈不上挖墙角,有的人已经不適合继续存在,那就灭了他们好了。

可能换一批人来还是那个鸟样,但换一批人的最初,还是会稍稍收敛的。

贾璉想过的很爽,那真是一点都不难,直接躺平就能很爽了。

可怎么说呢,想到將来要被抄家,只好振作精神,这就叫逼上梁山。

嗯,正经的!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这是正经的。

最近有一股成语歪风,懂的都懂,没法子,也是逼出来的,怎么就绕不过这个字呢?

林如海去了西安,贾敏又带著黛玉来贾家住几天。赶上贾璉去考察水师,两边就没碰上。这不贾璉刚进门呢,王熙凤领著一群人站在那等著。

贾璉一脸感动,不顾眾目睽睽,拉著王熙凤的手道:“都显怀了,还乱跑,天热,当心中暑。”一句话就给王熙凤乾的泪眼朦朧,却依旧极为端正的行礼:“夫君在外奔波劳累,都是为了整个贾家,妾身走这点路,不算什么。”

撒了一把狗粮的贾璉没能第一时间回家,而是被领到了贾母跟前。

在这个以家族为基础单位的社会,个体註定是要为家族服务的。

在这个基础上,伦理孝道才会被官方重点强调。

现代社会那种碎片化的社会状態,好话不论,都是时代的发展造就的结果。

只能说,一个时代是个啥样子,与个体的关係大也不大。

看著贾璉的贾母一脸的欣慰,当初寄望於贾珠的身上,却在贾璉这里实现了。

別的不说,逢年过节的,来走动的关係户以前都是管家来送礼,现在都亲自来了。

“前些日子,南安郡王妃带著小郡主来家里做客,呆了好些天呢。说是家里乱糟糟的,眼不见心不烦。老王爷年龄大了,过一天少一天了。王妃倒是看著依旧健朗。”

对於贾母的炫耀,贾璉只好顺著她的意思去捧哏:“王妃来作甚啊?”

“嗨,还不是当初你的婚事,我托人去问了问她,给直接回了。”大概觉得自己说的不妥,贾母及时转移方向:“还是风丫头眼神好,看人就是准。”

一句话,王熙凤嘴角开始上翘,她当初是看脸的,这绝对不能对外讲。

別问,问就是一眼就看中了。

贾敏在一旁笑呵呵的看著天伦之乐,没有抢戏的意思,等贾母拉著贾璉絮叨的阶段性停顿,这才开口道:“璉儿,找你说点事情,方便么?”

贾璉自然是毫无问题道:“姑母,这话可就见外了,要不,去我书房里谈?”

从人群中逃离后,贾璉抬手搓了搓笑的有点麻木的脸,贾敏见了忍不住取笑:“也不藏著点,让人看了笑话。”

“没事,都是自己人。”说著扭头问跟在一边的黛玉:“表妹不笑话我吧?”

黛玉摇摇头,一本正经道:“璉哥虽不喜人多热闹,却依旧克己復礼,此诚君子也!”

这高度给抬的贾璉都不好意思了,摆摆手:“过了,过了,家和往事兴。身在贾家,享受了这个家庭带来的一切,个人的喜好私下里可以放纵,当做天经地义,便不合適了。”

黛玉似乎想到了什么,欲言又止。

至书房,看看桂香、平儿、香菱都在,贾敏稍显犹豫。

贾璉看的清楚,对桂香道:“我这有要事商量,你们先出去候著。”

贾敏等人都出去了,这才摸出一封信递给贾璉:“看看。”

贾璉也没客气,接过之后一口气看完,完了还给贾敏道:“姑父所虑,大可不必。”

林如海在给贾敏的家信中,用了“恐难有善终”这么一句话,贾敏被嚇的不轻。

儘管颇有见识,还是要找人问问。说话之间,贾敏扭头衝著痰盂一阵吐,贾璉见了忍不住惊的站起,抬手顺气。

贾敏缓了一阵道:“都第三个了,还这么难,我上辈子欠林家了。”

话是这么说,眉眉之间全是骄傲。

“恭喜姑母,身子这是大好了。”贾璉笑眯眯的祝贺,黛玉在一旁道:“梅姨娘也快生了,以后多了两个弟弟妹妹,真好。”

贾敏欣慰的笑了,贾璉也是抚掌而笑道:“姑父之事,姑母只管安心。我在朝中,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眼睛。”

別看贾璉说的轻鬆,实际上是为了安抚贾敏。林如海这一趟乾的就是得罪人的活。承辉帝用牛继宗,林如海,贾璉,三者,本意还是为了分化勛贵的同时,製造勛贵与文官对立。

不要以为皇帝用你是给你机会,这个机会不是白白给你的。

林如海很清楚,在金陵下令开枪的牛继宗也很清楚,贾璉更是清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