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122章 李清的野心

第122章 李清的野心

这熟练的甩锅姿势,真是本色大暴露!难怪爭不下来族长,你还不如贾珍有担当!

一个毫无担当的人,別说在官场內了,即便是在家族內,那也是个摆设的结果。

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不过硬,没人会看的上你。

这次重启辽东商队的结果,在贾璉看来,不会有太好的下场,嗯,这是好事!

时光飞逝,转眼会试的日子到了。

再次进场的贾璉越发的从容,排队的时候,身边並肩站著李冬,身后跟著努力隱形的林平。关於李冬和林平的事情,贾璉自然是一清二楚,这是好事。

在贾璉看来,林平是个狠人,这种人用好了,將来是一把锋利的刀。

现阶段还是保持距离为好,將来关键的时候有李冬在,可以借刀杀人。

贾璉走近科场的这天,远在天边的王子腾,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家书。

王子胜在信中详细的阐述了贾璉的观点,並京师近期的风声。陛下將所有弹劾王子腾的奏摺留中不发,看似在保护王子腾,也有秋后算帐的可能。

就在官场的王子腾,如何不知所谓的帝王心术呢?

这是蓄势待发的一种情况,事情留著不处理,將来需要的时候,旧事重提,现成的罪名。

也就是说,事情並没有过去,只是暂时不提。刀没落下来,就那么悬著。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看完信后,王子腾的心情非常复杂,当今皇帝与太上皇之间的拉扯,在別人看来是好事,在王子腾看来可不是好事。眼下在两代帝王之间討价还价看似很爽,实则埋下了祸根。

理由也很简单,王子腾站在最前面,將来两代皇帝的拉扯尘埃落定了,谁被率先清算?

四大家族养出了一堆废物,如果不是王子腾在前面顶著,必定江河日下。

王子腾很庆幸,年青一代总算是成长起来了一个可以看的过去的人才。

作为贾家註定的代表人物贾璉的建议,王子腾非常的重视,拿著这封信王子腾反覆的看,想了整整一夜没睡,天亮之前,王子腾才下定决心,提笔写所谓的自辩奏摺。

臣自受命於人主,率部出征以来,面对乱局,夙夜忧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陛下宽仁以待西域各部,彼等却以叛逆以报,……。】

总结一下,陛下是千古第一仁君,但凡有一丁点事情给陛下抹黑了,都是王子腾的错。既然错了,那就没有自辩的必要,待此间事了,臣建议留下京营镇守边陲,派遣能力坐镇迪化,改土归流,明確朝廷对西域的绝对合法权利。

西域这个地方全是刁民,大军一旦撤走,必定会再次反叛,不如趁此机会设省。

关於设省的建议,上次的奏摺中,王子腾已经详细阐述了,这次的自辩奏摺中,再次强调一下。在他看来,事关西域的长治久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朝中將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会试上,作为主考的李清一点都不轻鬆。

王之望的前车之鑑不远,表面上看起来他倒霉的因素是个人喜好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立场问题,承辉帝对王之望的评价中有“沽名钓誉”四个字。大白话就是,你也配惦记文官领袖这个位子?你问过首辅孔照没有?

眼下的文官集团,还真就是没有一个明確的领袖,相比於此前方白衣独领风骚的格局,眼下是群雄並起。首辅孔照作为理学一脉的领头人,资歷做首辅比较勉强,不足以服眾。次辅梁道远乃心学一脉,江南文坛领袖出身,很自然的要自立山头。

三辅孙化贞典型的事功派,朝廷中能做事的人,很自然的奉其为领袖。

李清则是青云党的当家人,学术上属於心学一脉,正在和梁道远爭夺心学首领的位子。

至於张廷恩,额头上贴著明晃晃的帝党標籤!

这种局面之下,李清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出阵会试主考,可谓是大大的加分了,本来在与梁道远的爭夺中出於劣势,会试之后,必然能稍稍扳回一点局面。

朝廷文官里还有一小撮人,人数不多,这波人一般都会被文官集团无视,这波人自然是以林如海为首的勛贵党。不过这波人太少了,四品以上的文官,眼下就林如海一个。

现实就是隨著方白衣的倒台,文官集团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领袖人物。

李清有野心爭一爭文官领袖的地位,现阶段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要做到首辅的位置,再谈其次。在李清看来,孔照的性格有缺陷,缺乏担当,並不適合做首辅。梁道远倒是个劲敌,但此人在方白衣被罢的过程中,选择了沉默。因此,文官多有詬病之。

李清在文官中的形象,因为他的努力经营,渐渐的朝著面对皇权,选择合作为主,斗爭为辅的阁臣形象发展。做文官的都知道,皇权从法理上是无限的,多数情况下,文臣都是有限的斗爭。所以,隨著李清入阁,很多文官也选择了跟隨,並帮忙洗地。

每次会试,都像是一次战斗,兜里揣著足够银元的贾璉,再次使用钞能力,占得先机。

分配考棚这个事情嘛,即便是主考官李清,也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多少小吏靠著这一波肥一年,你要拦著大家挣钱,真要小心被人下泻药的。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先例,太上皇十年的主考,就因为要整顿考场纪律,叫人下了泻药,拉了整整三天不说,连累其他考官吃了三天的猪食。这事情还无从查起,就这么一回之后,再也没有主考官叫囂著整顿考场纪律了。

三场会试结束后,批卷的考官们加班加点的忙碌时,承辉帝身边的大太监裘世安出现了。代表皇帝表达了慰问之后,裘世安並没有走,而是留下来,我就看看,不说话。

这一傢伙给李清原本有点昏昏沉沉的脑袋干清醒了!

正常情况下,李清只要看看前十名的卷子就行,现在他不敢怠慢,拿到趁机先看算经,跳了唯一的一份算经满分的卷子先看。看完之后,李清鬆了一口气,这熟悉的配方!

字跡,馆阁体能写出大小一模一样的人还真不多,贾璉算一个。文章內容,四平八稳,拿放大镜走找不出出格的地方,就质量而言,可以算上乘的。

看完前十的卷子之后,李清陷入了犹豫,到底给个第几名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