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两件事情別碰
“身前事,身后名!”张廷恩这里的逻辑形成闭环了!
结论:方白衣求的是一个好的身后名,一旦皇帝在大殿上把家里那点齷齪事全都抖乾净了,眾目睽睽之下,身后名想都被想。事情先避免矛盾激化,私下里在向皇帝妥协。
这应该就是方白衣的算盘!
贾璉没听明白这啥意思,什么身前事,身后名。
这就是认知误差了!
工业社会尚品时代与农耕社会的认知误差。
那种只要眼前利益,不计身前身后名的人,古今中外不乏其人,纵观整个歷史场合,这类人其实是极少数,尤其是在高道德社会的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这类人更是极少数。
“不出意外,今日方白衣必入宫求见!”张廷恩非常肯定的说话。
这就涉及到贾璉的知识盲区了,所以很谦虚的端坐拱手:“还请先生教我。”
教育一个如此妖孽的学生,张廷恩的成就感溢满在脸上,面带微笑,手捻鬍鬚,一副高人姿態的组织语言。贾璉这边急的,还不能催,只能在心里怒吼:你倒是说啊!
“陛下仁君也,方白衣进宫请罪,陛下当面饶恕他。方白衣三辞之后归乡,余下的几位阁臣应该也会主动请辞,陛下不允,放为一方巡抚或总督,以示陛下优待阁老们。唯一要被拿下问罪者,刘寿也!陛下应该判一个流官之罪,如此不必人人自危,平稳过渡。”
这话通俗的理解,皇帝实现了平稳的调整內阁的过程,达成了收权的阶段性成果。
从制度结构看,大周的皇帝权利几乎是无限的,但权利的执行需要人来执行。內阁不能达成皇帝意志的落实,那就调整內阁。现在也不是崇禎年,文臣一家独大,內阁怎么调整都无法达到贯彻皇帝意志的目的。
张廷恩的教导还在继续:“前明崇禎年,皇帝的詔令出不了京城,归根结底是没钱。陛下启动清欠,就是不想重蹈崇禎覆辙。可惜,清欠不过是第一步就被迫叫停,逼著陛下只能先拿內阁开刀,以彰显皇权之尊崇。”
贾璉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这不是西山皇家庄园还有个太上皇么?儘管禪位后的太上皇不管事情,架不住影响力还在啊。清欠的事情才被太上皇叫停的,承辉帝转手借题发挥对內阁下手。
这事情联繫起来怎么说呢?很有一点要迅哥儿说的那种意思,嚷嚷著我要掀翻屋顶了,被勛贵们和太上皇拦著了,那我开个窗,接下来看看太上皇和勛贵们的反应。贾璉可以非常肯定,內阁的事情,应该是没人拦著了。
甚至有一种可能性,清欠和调整內阁两件事情是太上皇和皇帝父子联手的阳谋。先清欠,遭到权贵集团的阻拦后再调整內阁,这样反对派就少一半了。
想到这里的贾璉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嘖了一声:“厉害!”
张廷恩估计也琢磨出味道来了,好心情也被冲淡了三分,轻轻的嘆息道:“確实厉害!”
这事情看似跟贾璉没关係,实际上关係很大的,勛贵们一笔帐记下了,將来是要清算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想必调整內阁才是皇帝的主要目的,兜一个大圈子大概是有枣没枣打三桿子的意思。万一清欠的事情能做成呢,不也是一个白来的好处么?
內阁按照皇帝的意志调整之后,接下来应该就是正常的搞钱了。
按照这皇帝的手段,贾璉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忍不住问一句:“陛下调整內阁,山长会不会被启用啊?”张廷恩听了之后,先是一愣,隨即手抖了一下,给揪下来两根鬍子。
“李如水理財是把好手!”张廷恩没直接说是不是,但意思不差。
“使过不使功!”贾璉补充一下论据之后,张廷恩沉吟了良久:“那为师呢?”
这个弟子的地位在张廷恩的心里,真是越来越高了。这话怎么讲呢?天赋这个东西可是最无奈的,有的人就是在某些领域,有著独特的天赋。贾璉表现出来的天赋,就是对官场的敏锐,或者说是对於权谋的敏锐。
“学生不过隨口一说,先生太高看学生了。”贾璉这个真不懂,既然不懂,就得承认。
话是这么说,思路上张廷恩已经有了,內阁调整的话,目前以他的资格肯定是无法入阁的。外放做一任督抚的可能性更大,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御史中丞了。皇帝不可能短时间全换掉阁臣,张廷恩做一任清流之首,也能做到走出坚实的一步,將来可以入阁。
李清的资格也不够入阁的,按照使过不使功】的思路,户部尚书入阁,李清接手理財?
短暂的平静后,张廷恩苦笑摇头道:“此番復出后身不由己,由此可见,我不如李如水。”
贾璉却笑著捧了一句:“先生不必如此,陛下要的是果断敢为,李山长一辈子也別想入阁,您却是早早就定下了一个阁臣的位子。”
张廷恩一想还真是,自己刚才有点患得患失了,居然还要学生来提醒,此番陛下借题发挥的题】,充分暴露了李清首鼠两端的性格。这样的人,即便入阁也在自己之后。
“高官厚禄非我愿,天下大治我所求也。本朝太祖立国,至今区区八十载。朝中皆言,国泰民安,盛世景象。我观当今天下,西域有叛乱,东北西南有外敌扰边,陛下为西域平叛筹钱,內库都掏空了。由此可见,这天下实则生病了,病的不轻。”
长期在体制底层的贾璉对於张廷恩的完全能理解,毕竟他来的那个世界里,国家高层对於基层是有掌控力度的,不像大周朝,政令能在县城执行就很不错了,往下都是乡贤的。
对於皇权不下乡】这个现状,贾璉还是能理解的,这是执行成本造成的必然结果。
理解归理解,贾璉却无法认同,上溯到秦汉,朝廷的权利机构还能到“亭长”这个级別呢,刘邦不就是个亭长出身么?大周朝缺钱又不缺钱,缺钱的是朝廷,不缺钱的是士绅集团。任何伤害士绅集团利益的人,都会被无限的抹黑。
张居正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什么戚继光送的胡姬,什么三十六人抬的轿子,造谣的人可能都没去过京城,也没见过张居正的住所就在那胡说八道,三十六人抬的轿子,一条街都给你堵上了。
所以,张廷恩的志向在贾璉看来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