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49章 推波助澜

第49章 推波助澜

第49章 推波助澜

贾璉义愤填膺的把书院里发生的事情全部说完后,张廷恩目瞪口呆了好一阵,突然爆发出猛烈的笑声:“哈哈哈……!”一边笑还一边拍著桌子,完全不要形象。

贾璉见他如此,不免有点奇怪,强忍好奇耐心的等著他笑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口:“先生,这事情好笑么?我怎么没感觉到?”

张廷恩缓缓的收了笑容,抬手指著自己道:“我问你,青云书院对於我而言,是个什么地方?”贾璉哪里懂这个,很乾脆的摇头:“不知道!”

“养望!知道了么?”张廷恩异常乾脆的给出了答案。

“养望?谢安?”贾璉狐疑的看著张廷恩,得到了肯定的点头回答:“没错!”

“今上当朝,养望有用么?声望再高,不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陛下也不会用吧?即便碍於朝野呼声,那也不会重用。谢安能养望,那是因为皇权被门阀掣肘。现如今的皇权稳如泰山,养望不免有干涉陛下用人之权利,这可是大忌。”

贾璉这一番话不是隨便说说的,其实是在引导张廷恩的思路。谢安能用养望的手段,李清用就是另外一个性质了,想架空皇权怎么著?

“当年李如水一步尚书,两步入阁。力主清欠本身我猜是想赌一把大的。当年把他拉下马的是权贵,文臣里头出来帮他说话的就我一个。本以为他与我政见相同,后来在书院里有一次一起酒后他说了真话,后悔当初在朝时,没有搞好与同僚们的关係。李清出任山长期间,做了很多给朝臣子弟开后门的事情。”

张廷恩的意思很明確,李清变了。

贾璉听他这么一说,本来就不爽的心情变得更加糟糕,愤愤道:“老贼竟行吐血装晕遁术,令我不能竞全功。”这话得这么理解,一个几十年老板凳,在单位里自然是凡事隱忍为先,看看变化再说。穿越到这个世界还那样,不是白穿越了么?

张廷恩又哈哈大笑起来:“你啊,促狭鬼!经此一事,李如水声名大跌,悔不当初。”

“当时也没几个人在场,当事人总不会往外说吧?”贾璉这是在装幼稚,张廷恩果然中招,激起好为人师的情绪道:“不懂了吧?这种事情不但瞒不住,还会传的很快。你且等著看,最多三日,李如水必定辞去山长之位,回乡躲避风头。”

这一下贾璉惊呆了,有这么严重的么?我这是小看了这个年代人们对官员品行的要求。

“李如水昔日政敌在朝者不少,在位者也会担心他回朝爭夺位置,这朝廷里的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是人等著做官。伱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以李清的情况重新启用,至少是个侍郎。朝廷六部,一共才几个侍郎?”

贾璉秒懂张廷恩的意思,他能不懂么?只不过这么说呢?时代不同了,本质没变化。

只不过预测的事情发展方向与贾璉的初衷有点出入,贾璉的想法就是噁心一下李清,让皇帝那边留下个不好的印象。张廷恩的意思,有的是人等著借题发挥呢。就这点小事,能给你水三十集电视剧,內容还非常的精彩。

“如此,被书院清退倒也不亏。”贾璉的理解角度很特別,张廷恩听了都摇头:“书院清誉恐遭牵连,我不能坐视不管。”

听到这说辞的贾璉,深深的看一眼张廷恩,心道:读书人都是一伙的。

“你看我作甚?青云书院这块招牌,太祖所创!”张廷恩瞪眼呵斥,贾璉笑笑不语,不屑之意从脸上溢出来了。张廷恩看的明白,也不再说他,毕竟如今青云书院与过往之书院,不可同日而语。当初的目的是为了给勛贵以及官员的在京子弟有个读书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文官集团的子弟扎堆的后院。

贾璉想到的是某湖边大学,既得利益者一贯是这么操作的,我富贵了,子孙后代也要富贵,怎么確保呢?上升通道里头做手脚!

这么说吧,都是智商一百二,人在帝都和人在小县城,能一样么?

更何况有的人还不满足,把持最好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服务。

一个朝代存在的时间越长,社会底层向上的通道就越堵塞。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这是由人性决定的!

“行了,別胡思乱想。你去国子监读书吧,那里的名师也不少。只是风气稍差一点。我在京期间,你可以隨时来请教。”张廷恩说了前面一段后,想想又补了一段。

他的眼光看人一向不差的,贾璉在同辈人中,绝对是最出挑的那一个。这样的学生,即便是个勛贵子弟,那也是要牢牢绑定的,让给別人太吃亏了。

有个事情张廷恩是不可能说的,那就是皇帝对內阁的不满,所以啊,这事情牵扯到首辅的孙子方少白的时候,就已经註定不会风平浪静的过去,就算有人想风平浪静,承辉帝都不会答应的。推波助澜是一定的,热度炒高了,御史们的眼珠子就红了。

做御史的,要是能把首辅干下去,那真是一炮而红了。

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贾璉也不著急读书的事情,拍拍屁股回家了。

…………………………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张廷恩猜测的那样,天还没黑呢,承辉帝人在宫里,太监裘世安在边上站著,小心翼翼的匯报著青云书院里发生的事情。

承辉帝面无表情的听他说完,没有任何表態,而是靠著椅子仰面看天,好一阵才开口道:“江南道御史祝平上个月送的密折,给朕找出来。”

裘世安应了一声是,很快从书架里翻出一份摺子,放在书案上。

承辉帝展开奏摺,看了有一分钟的样子,似乎在自言自语:“方首辅今年七十五了吧?”

“陛下记的没错,首辅大人是承辉元年出任首辅。”裘世安的话听著一点毛病都没有,实际上暗藏玄机。当今首辅是承辉帝首肯之后才就位的,你不感激就算了,还不支持陛下的清欠政策,你这首辅要来作甚?以前是没到时候,也没一个发力的点,这不是有了么?

“御史中丞刘寿压下了祝平这份奏摺?”承辉帝好像是在確认一下,实则是在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