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4章 报名还要缴费

第4章 报名还要缴费

初一自然是到处拜年,贾赦带著贾璉走动各家的亲朋好友,狠狠的收了一笔压岁钱。意外的是贾赦惦记这一百多两银子,反而还给了贾璉十两银子的压岁钱,据说是大年夜贏钱了。

初二王夫人回门,贾璉的亲事正式提上议程,对此贾璉根本不关心,因为关心也没用。过年就这么在喜庆热闹中度过,贾璉整体表现只能算得体,得到最多的评价就是,长大了,知道礼数了,越发俊俏了,等等。

说亲的流程很复杂,王家那边初步同意,接下来走其他流程,两个还没见过面少男少女,就这么被决定了命运。反抗?不存在的,这个时代是以家族利益为重,你享受了家族带来的好处,在个人问题上就得为家族利益服务。

相比之下,贾珠娶李紈这个事情,反倒是真正的门不当户不对。

个中缘由,不得而知。

贾璉很平静的接受了一切,別人在热闹的过年,他却忙著看书。

凭著超强的记忆,只要把书抄一遍,贾璉就能牢记书中的內容。有点閒暇,顺便熟悉一下科举的內容。大周朝的科举还好考四书五经八股文,基本延续了明朝的科举,掺入了《新编算经,贾璉手里没有《新编算经,让人去族学找了一本回来。

十五之前,贾璉把四书给抄完了,五经的话,贾璉可以选择一本作为本经。

买回来的《新编算经看了一下就发现问题了,这书里的阿拉伯数字和算式,说明本朝太祖也是个穿越者。太祖在位十年,並没有去动朝廷的结构,甚至连理学的地位都没去动,也许是他没来得及就去世了,又或许他就没改变的意思。

想想也是啊,辛辛苦苦的大江山做了皇帝,也该享受享受了。

看著《新编算经的內容,贾璉看重的还是书写格式,这年代的书写都是竖著来的,到了《新编算经这里,则是横著来的,从左到右的书写,这个比较舒服。说到数学呢,贾璉庆幸於两个孩子的学习都是他来抓的,为此他甚至还跟著孩子一起学习。

大概是上辈子在俩孩子身上费的精力太多,导致贾璉自身的事业落后了。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媳妇是个做生意的,开过实体店,后来又开网店,钱挣了一些,很是看不上这个科级干部。夫妻之间磕磕绊绊的,这一辈子就过来了,只是没想到刚熬到俩孩子大学毕业,贾璉就穿越了,原因是喝多了开电瓶车,开到河里去了。

十五刚过,贾璉便向贾赦请示要出门,报名参加青云学院春季招生的考试。

这家书院每年春秋两季招生,即便是侥倖考进去了,因为极为严格,採取了末位淘汰制,连续两个学期成绩倒数十名者,会有相应的惩罚,不是罚钱,而是让伱丟面子。

即便如此严苛,考生还是趋之若鶩,因为这家书院的科举成绩太好了。以贡试为例,书院成立至今,每次都有三五人考中进士。这成绩就非常嚇人了,要知道科举考试到了贡试的阶段,那是全国的学霸一起卷。

现代社会都说內卷,古代的科举考试才是真卷中之卷。卷到贡试阶段,就是卷王互卷。

对付这种应试考试,贾璉还是比较有经验的,靠著超强的记忆里,题海战术摆出来。不敢说一定能中进士,中个举人应该是有希望的。只要中举之后,在贾府中的地位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有了功名的贾璉,那就等於有了护身符,至少在贾府內没人敢轻视他。

青云书院在城西,所谓东富西贵,东边因为运河的尽头通州码头,有钱人很多,城西则多住显贵。荣国府也在城西,所以距离並不远,即便不算远,步行也就是十分钟,贾珠这个十四岁中秀才的“读书种子”也没有考进青云书院,最终去了国子监。

所以呢,没有人看好贾璉能考进去,贾赦出於等著看儿子笑话的心態,还给安排了车马送贾璉去报名。出门前贾璉自然是一身正装,头上没有戴任何玩意,就是扎起头髮,腰间倒是玉带扣上,一身锦袍,腰带上掛著香囊和玉坠。

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停下了,青云书院就在前方。下车后贾璉认真的整理衣服,这才不紧不慢的往大门走去。从外面看起来,青云书院简简单单,没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非要说特別呢,就是想对比较偏一点,过了青云书院后,前方再无豪门大户的宅子。

青云书院落成於太祖九年,至今六十余载。现任书院山长李清曾任礼部尚书內阁三辅,今上登基之初,遭御史弹劾后自请隱退,旋被聘为学院山长。

这家书院属於民办,第一任山长为江西大儒吴木斋,太祖起兵之初,成辅佐太祖。大周朝立国后,吴木斋急流勇退,上表请辞,太祖允其辞官,却不允归乡,吴木斋便创办了该书院,初衷是北地学子的成绩不如南方,他办书院为北地学子教化尽一点力。

门房处贾璉被拦下,上前道明来意后,门房內的一个中年男子,拿出一个表格来,递给贾璉道:“填表,缴报名费,诚惠一两银子。”

呃,考试还要交钱的么?贾璉从袖口里掏出一两银子递过去,门房收了后还写了个收据。

贾璉看看面前就有简陋的桌子,就是四根木桩埋著,上面是木板。在看木板上都包浆了,这是多少人曾经趴在上面填表呢?

很认真的把表哥填好,就是姓名,籍贯,家庭住址,这一类的东西。

填好表格后,门房一直拉著的脸上多了几分笑容,不过这笑容里嘲讽的成分居多。

“二月二开考,考试內容为四书、《新编算经,你回去备考吧。”门房的敷衍溢於言表,毕竟这是青云书院,京师勛贵家中的子弟,没几个愿意来这边读书的,精神压力太大了。

说著话还递给贾璉一个木牌子,上面写著甲房二號,这应该是考场。

贾璉没著急走,而是笑问一句:“敢问,每次招生,能有多少人来报名?”

“最多的一次考生八百,最少的一次,考生六百。考两场,一场经意八股,一场算经。”门房倒也很有耐心的解释,毕竟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这种人来考试。

这时候,又有个少年来报名,贾璉让开,发现这傢伙报上名字后,门房居然笑容满面的应对,拿了表格给他填了,还没有收费,这下贾璉很不爽了,你这是区別对待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