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之而来的,是暗处不断打量皇上今日脸色的眼神。
见皇帝面上並无不快,眾人稍稍放下心来。看来只要今日无人提起蕙染公主,倒也能安然无恙度过一日。
隨即,担忧的眼神又往时璟身上飘。
他们只求这位瘟神,可不要再一个劲儿地触皇帝眉头了!
可除了这群害怕天子怒火烧到自身的懦弱官员,还有一部分人生性正义,对蕙染公主的恶劣行径口诛笔伐,此时更是不满皇帝的故意拖延。
因此,在夏公公喊著“有本上奏,无本退朝”之时,便有人站了出来,要求皇帝今日彻底就蕙染公主一事给出说法。
隨即,又有人站在其身后附议。
眾人挑眼一看,心下乍舌,这几人都是朝中最难啃的几块老骨头,向来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对威胁到国家大事的诸多事宜,向来是寧可错杀,从不放过。
有他们几人打头阵,剩下支持蕙染公主获罪的人也都纷纷站了出来,期盼皇帝给出一个合理公正的结果。
一声接著一声,膝盖跪地的沉闷声响,听了就叫人觉得牙酸。
还站著的群臣之中,不时有人暗暗瞥一眼最前方战得笔直的时璟,心中叫苦不叠,看来今日,皇上註定又要勃然大怒了。
可谁都没有想到,今日的景祐皇帝看上去倒是出乎意料的平和。
皇帝面上似笑非笑,眼神从一眾跪地的官员扫过,语气平静地问道:“既然几位爱卿已然表態,朕自然也不能无所作为。
“只是蕙染公主定罪一事,除了大理寺按照我朝律法条例呈上来的相关治罪之外,眾爱卿可还有要提议的?”
眾人一惊,皇室成员犯罪,他们最多只能催促皇帝儘快定罪,哪有非分內之事,还要横插一脚的道理?
那岂不是会招来宠爱蕙染公主的皇帝的记恨?
可隨即,群臣之中有人品味出皇帝眼底的冷冽之色。
为蕙染公主量刑定罪不过是一个藉口,为的就是要向所有让皇帝不满的官员头顶都扣上一顶大帽子。
想明白了的人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身子向队伍之后瑟缩几分。
满朝文武官员,面面相覷,竟是无一人开口。
就连跪在殿中,为首的那几位对蕙染公主口诛笔伐的官员,也都犹疑不定。他们自然早就思量好了蕙染公主如此行径,该当何罪,只是此时绝不该开口。
面对这样的寂静,皇帝不明意味地哂笑一声,引得群臣不由自主地颤抖几分。
“臣以为……”跪在最前方的薛太傅身形挺直,目光如炬,“蕙染公主滥用权力,接连犯下欺君、纵火、杀人等等罪行,已是罪无可恕。”
眾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坐在上位的皇帝面色终於也不似最初那般平和,冷沉了几分。
薛太傅缓缓开口:“臣提议,应褫夺蕙染公主名下封地与封號,贬其为庶人,永世不得入京。”
在他看来,这便是对那位骄纵不已的公主,最合適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