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269章 投石问路

第269章 投石问路

其实袁绍不太在意自己身上的罪名。

因为他有何进的军令。

他做的一切,都能算是何进下的命令,他是何进的部下,当然必须服从军令。

而且,这些军令都是正当的。

比如‘兵进南宫,保护史侯,击破何苗,诛杀阉宦’等等。

一切都可以是何进谋逆,袁绍只是听令行事,何进才算叛乱之首——袁绍能把一切都推到何进头上。

毕竟他只是何进的幕僚,顶多算是附逆,完全可以说成‘被迫无奈’。

只要稍有借口,清流们就有无数种办法把袁绍洗成个保护史侯的无奈英雄。

名声问题对袁绍而言其实不是问题,笔杆子在士人手里,而士人都以袁家马首是瞻。

袁绍这么多年来搭救过许多党人,这种政治资本能使天下清流自发相帮。

或许不一定相投,但帮着洗洗名声是没问题的。

士人们哪怕是为了自己不受牵连,也必然要帮袁绍洗白的,要不然那些被袁绍搭救过的、或是以袁绍为友的士人,岂不是全都得被视为逆贼同党?

上一场党锢,可就是因同类事件而起的啊!

袁绍知道,只要自己活着,所有的舆论都能被笔杆子们扭转。

至于百姓怎么想——这不重要。

当然,若要接收袁家的名望遗产,就得先让雒阳的袁家人全没了才行。

尤其是袁隗和袁基,最好还带上袁术。

不救诏狱,且挥军攻雒阳,袁隗和袁基乃至身在雒阳的所有袁家族人大概率都得没命。

袁术虽然跑路了,但袁术本就不爱与士人交往,反倒是喜欢和山贼水匪玩。

袁家其他人都死了,袁绍就是最能代表袁氏名望的人。

袁氏在汝南的钱粮土地兵力仆从都不是什么重要的遗产,最大的政治遗产,其实是袁家四世三公积攒的名望与人脉。

但是……但是。

袁绍是真的没想到,刘辩被搞出了个袁基之子的传闻……

这传闻内容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个爱情故事:

据说……皇后入宫前,与其妹小何氏一同去史子眇那里求仙,遇见了当时刚担任雒阳令的袁基,俊男美女互生情愫暗许终身。

史子眇是丹道,其丹房就在百郡邸,离袁家宅子很近,很多达官贵人都会去求丹,外地人进雒阳后多半也会去,这是很正常的。

之后张让的儿子张奉娶了小何氏,并把何氏送进了宫。

何氏选入掖庭后得了刘宏宠幸,但一直对袁基念念不忘,便经常想方设法去史子眇那里,想要再和袁基见面……

由于刘宏一直无子,大何寻了借口,在掌管宫禁的张让安排下去了史子眇那里求子,又在道门遇到了袁基,故人相逢干柴烈火两情相悦,便有了奸情。

史子眇本就是太平道的人,又常得何家供奉,自然是要成全何氏的。

孩子生下来之后,何氏成了贵人,以害怕宫内倾轧养不活皇子为由,恳求刘宏把孩子送到了史子眇那里。

而袁基也常去史子眇处,而且,刘辩十二岁时,已经官拜太仆的袁基还是第一个率百官提议立刘辩为太子的……

再加上,就在提议立太子的同一时间段,史子眇被杀了。

实际上史子眇是受太平道牵连而被杀的,下令杀他的人是刘宏,下手的人是何进,就是何进清洗雒阳太平道的时候杀的——但这必然会让人联想到灭口。

也像是刘宏知道了奸情之后怒而杀人,因为在这之后皇后就不受宠爱了,刘辩也再也没进宫。

在史子眇死后,何皇后依然庇护了史子眇的门徒和丹房,刘辩依然住在百郡邸,这都是事实。

此外,所有人都知道,刘辩与刘宏长得不像,性格也不像,哪哪都不像……

而刘协无论是相貌还是脾性都非常像刘宏,刘宏也是自小聪慧,八岁就能通读《诗》《礼》。

——整个传闻就是这样的。

袁绍当然明白这玩意是编的,可是这段子里除了袁基和皇后的奸情之外,其它所有的事都是真的,全都是对得上号的……

关键是,刘辩是皇子,不是什么普通人家分家产。

只要还有另外的皇子活着,刘辩的身世上但凡存在一丁点疑问,那就不可能得到百官和士人承认了,而且现在所有的证明人都没了……

刘宏、何皇后、何进、史子眇……全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