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然后看著装备轰鸣的长街,神色憧憬:“十年后,我们能登上车,与全国共襄盛举吗?”
“登上车?”
雷军愣住了。
无论如何,他也没想到这句话会从眼前21岁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
这一年的车,以群眾中优秀的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和体育健儿等群体形象为核心,展现国內各领域的发展。
民营企业家,却还尚未有属於自己的车。
可是十年后呢?
雷军的心中碎碎地开始打鼓。
这个念头一起来,就再也止不住了。
但最让他震惊的,不是自己心中的渴望,而是陈诺望著长街上,双眼之中的嚮往。
这个年轻人,似乎真的认为自已能走到这一步,並且会为之不顾一切地努力。
一直呆到人群散尽,陈诺才和雷军一起走出广场。
经过一上午阅兵的洗礼,雷军更加期待下午陈诺要带自己去看的“大计划”
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不甘於平庸和现状的年轻人,他的所作所为中,总是充斥著最疯狂的想法。
离开长街,两人在路口麵馆隨便吃了碗面,又再次坐上雷军的座驾。
闪亮的奔驰车驶到新街口大街的树荫底下,穿过巷子口,拐入风胡同里。
和京城所有歷史悠久的老胡同一样,敞风胡同有些狭窄,汽车开过去有些费劲。
雷军无奈道,“还在里面吗?”
“嗯,里面到头,左拐。”
陈诺给他指著路。
“这地方可有点深吶。”
“学校地方小,没什么空间,好不容易在这边安排了个场地,有就不错了。
北陈诺倒是看得很开。
邮电大学帮忙在市中心附近安排的这块场地,交通是困难了点,但比起五环外的郊区工厂,对於学生们来说就方便多了。
当奔驰车艰难挤过晾衣杆纵横的胡同口时,雷军忽然轻笑:“让我想起当年在武大机房通宵的日子。
他指尖拂过车窗上斑驳的树影,“那时候586电脑要穿鞋套才能进,现在创业公司都可以在厂房搞开发了。”
“您当年写的免疫90杀毒软体,现在还能在计算机教材里看到。”陈诺望著后视镜里倒退的砖墙,“就像这胡同,老架构里总能长出新枝婭。”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咯吱声里,两人默契地沉默著。
他们都明白,此刻正站在移动网际网路爆发的奇点上一一2009年的智慧型手机市场就像早期的中关村,混乱中孕育著无限可能。
奔驰在小胡同里缓慢前行著,终於在走到尽头的时候,看到了一扇铁门。
铁门洞开看,穿狼群文化衫的学生正用板车运送开发板。
雷军噢到松香与焊锡的气息,这味道让他想起1993年第一次拆解386电脑时的兴奋。
陈诺笑著邀请雷军下车:“欢迎光临狼群计划创新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