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一旦开战,匈奴必然会参与其中。”
“上將军那边.......”
“上將军在九原坐镇多年,为的便是防备匈奴,他们不出动,上將军为了帝国,不敢隨意深入漠北。”
此时,嬴北埕大笑一声,意味深长,道:“若是匈奴大军出现,我大秦陆军,自然不惧!”
“更何况,匈奴的敌人,还有一个东胡。”
闻言,幕府之中的诸將骤然开口,道:“请监国下令。”
“好!”
嬴北埕环顾一周,断然下令,道:“以翁仲子,以及杨端和为主將,各率五万骑兵,进攻西羌。”
“我与通武侯等候诸位凯旋的消息。”
“诺!”
一声令下,杨端和与翁仲子走出了幕府。
这一刻,王賁意味深长,道:“监国,帝国这些年,战爭太过於频繁,是不是该停下来.......”
喝了一口茶水,嬴北埕意味深长,道:“帝国刚刚建立,战爭对於黔首並不陌生,他们能够坚持下去。”
“但是,当黔首富足以后,过了一代人,他们没有经歷战爭,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他们对於战爭的容忍,將会变得极低。”
“特別是,我们现在进攻的地方,不是瀛州那等肥沃之地,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看的出来,这里对於帝国战略的重要性。”
“到时候,他们的反对,將会裹挟帝国的决断。”
“更何况,现在的帝国也需要土番,驰道修通,河渠,漕运都已经修缮,帝国接下来,將会对於南方进行开发。”
“南方你也了解,虽然號称是鱼米之乡,但,很多地方都是荒芜之地,想要对於南方大开发,就需要大量的土番。”
“只要我们能够为帝国提供大量的土番,国府那边自然会计算成本,从而支持我们对外战爭。”
.......
闻言,王賁不由得沉默了。
他心里清楚,嬴北埕说的没有错。
特別是,这些年,大秦朝野上下,对於战爭极为的支持与赞同。
因为当下的大秦黔首,没有了徭役,所有的工程,都是土番进行,这让大秦黔首,对於战爭变得极为的支持。
因为他们都清楚一点,那便是若是没有这些土番,帝国的徭役將会再一次开始,他们的好日子也就没有了。
这也是,这些年来,大秦帝国大规模的移民实边,但是,大秦黔首的反应却很平淡的原因。
因为,大秦帝国在保证他们的利益。
哪怕是移民实边,也会有优厚的政令,让他们可以过得更好。
可以说,嬴北埕以土番,裹挟了大秦黔首,以及国府。
“监国好策略,如今的大秦帝国变得越发的繁华,全靠监国之功!”心念电闪,王賁不由得感慨,道。
“帝国之所以有今日,全靠父皇,以及三军將士效命,秦人的支持。”望著地图,嬴北埕拿起丈杆,道:“通武侯且看,这里是抱罕,这里是西羌,这里是西海。”
“而这里是大月氏.......”
“一旦我军拿下了诸羌与大月氏,翻越崑崙山脉便可以瀛州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