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至於南海,夜郎,邛都,桂林,象,琼崖,夷州七郡,优先推行移风易俗,以及推行秦法,大秦的各项制度。”
“五年內,必须要完成对於七郡的改革,以实现与中原的全面接轨,同时二五计划期间,七郡必须要设立学室,学宫,以及大学。”
“所有的令史,全部从奉天六郡调集。”
“诺!”
见到眾人点头应诺,嬴北城看向了嬴高等人:“同样的瀛州四郡,推行秦法,大秦的各项制度。”
“当下以开荒为主,做好接纳移民实边的准备!”
“同时二五计划期间,七郡必须要设立学室,学宫,以及大学。”
“所有的令史,全部从奉天六郡调集。”
“等到二五计划之后,瀛州各郡县需要重新划定,司空省会下发,对於各地的郡道,驰道,县道,乡道的规划图。”
“各郡,都要优先打通驰道,以及郡道,確保与中原的连接,只有背靠中原,我们才能发展起来。”
“只有各道修好,以及疏通河道,才能让中原的大商南下.......”
“同时各郡县都要定时定期,派遣官吏深入乡野,宣传大秦爱国主义,大一统思想,所有黔首皆为秦人的思想。”
“我会在瀛州行在设立,政宣省,负责构建邸报制度,以及对於各地的宣传工作。”
“要让他们以秦人为荣,以帝国为荣.......”
“诺!”
........
这一场朝议,连开了七天。
嬴北埕將二五计划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於各郡县的提出了要求,从现在起,奉天六郡,南海七郡,瀛州四郡,彻底成为一个整体。
眾郡守都住在官驛之中。
李由再一次来到了行在,朝著嬴北埕,道:“监国,如今行在设在瀛州,政从多出,並非好事。”
“臣认为当撤销兰京幕府以及中书省。”
喝了一口烤肉串,嬴北埕示意李由落座:“隨意一点,我们也算是故交了,不是正式场合,没有必要死板。”
“诺!”
李由接过肉串,眼中依旧是带著询问。
“这件事我也想过,但是目前不適合。”
嬴北埕喝了一口茶水,看著李由意味深长,道:“南海七郡,瀛州四郡,如今人口不过一百五十万不到。”
“驰道尚未打通,与中原没有接壤。”
“这就好比我们初入天水郡一样,一切都是一片空白。”
“虽然行在设在瀛州,但是奉天六郡才是我们的根基,我之所以坐镇瀛州,也只是为了让这里彻底的併入帝国。”
“在奉天六郡,没有人坐镇不行。”
“相比於萧何,你才是最合適的人选,由你坐镇奉天六郡,国府那边也不会起其他的心思。”
“你在奉天那边,已经经过了歷练,能力有了提升,但是萧何没有,我之所以將萧何叫过来,就是为了锻链萧何。”
“你也清楚,王相与李相都上了年纪。”
“他们也会老去,大秦帝国需要年轻的,经验丰富的丞相......”
嬴北埕能够清楚李由的意思。
但是,他对於李由確实是抱有期待,在歷史上,李由以战死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对於大秦帝国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