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耕田全部都能產粮,而且皆是肥田,產量远在关中的耕田之上!”
“若是继续开荒,这里的收成,足以养活过大半个大秦!”
喝了一口茶水,嬴北埕也是笑了笑,道:“这是自然,若这里都是肥田,那么这些平塬都可以开荒,必然会活人无数!”
“经过一年时间的见证,奉天等地,对於大秦意义重大。”
“我建议,开发奉天等地!”
“嗯!”
这一刻,王綰也是点了点头:“等回到咸阳,臣会与治粟內史官署,联合上书!”
“只要我们解决了粮食问题,让黔首们有一口吃的,帝国將会变得稳定起来。”
“嗯!”
这是一件大喜事。
就算是嬴北埕早就了解此地,此时此刻,依旧是有些激动。
民以食为天。
对於古代王朝,粮食的重要性几乎就是命脉,要不然,大秦帝国也不会一直推行重本抑末的国策。
对於耕田放在了最重要的是位置上。
毕竟,商君制定的体系叫做,耕战体系,耕在前,战在后。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纸文书快马加鞭送往了咸阳,而王綰也是坐不住了,带著眾人离开了奉天,朝著咸阳而去。
与此同时,郑国也是勘查地理结束,正在朝著咸阳而去。
一个月后,王綰与嬴北埕抵达了咸阳,而这个时候,李斯与范增等人也已经进入了赵地。
迁徒人口一事,全部开始。
在府上洗漱了一下,嬴北埕与巴清交流一番,赵高便带到了府上。
“君上,陛下有请!”
“好!”
连一顿饭都顾不上吃,嬴北埕再一次来到了章台宫:“儿臣拜见父皇,皇帝陛下万年无极!”
“免礼!”
始皇帝眼中带著喜意,不光是奉天有好消息传来,郑国也是带来了好消息,这让他心中激动万分。
“臣等见过君上!”
“诸位不必多礼!”
彼此见礼之后,郑国走上前去,道:“陛下,丞相,君上且看!”
“老臣將中原官道盘整,为了命名统一,分別称之为郡县官道,內史外通官道,驰道,以及直道。”
“天下大道有四百余条!”
“郡县官道有三百九十条,也就是山东六国的官道,这些道路,能够通行,但是年久失修,又没有定製,大小不一。”
“臣认为,当路政统一,以达到路通车通,断路连接,制定统一的规定,確保通行整个大秦!”
“臣的建议是,这些官道由国府统一规划,由各级郡县自行负责疏通,同时立法,確保官道畅通。”
“与此同时,內史外通十二条,分別是涇水道,以咸阳为起点,北越涇水,经义渠,抵达北地郡!”
“渭水道,从咸阳而出,沿著渭水峡谷北岸西进,直抵临洮等地!”
“子午道,从咸阳入子午谷,沿南山峡谷而下,抵达汉中,南下巴蜀。”
“陈仓道,从陈仓为起点,南下大散岭,沿著道水河谷越南山进入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