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李亨问道。
“太子爷,城北传来急报,崔乾佑正在拔营。”
“拔营?他想去哪里?”
“狄侍郎没有说。”
“你们猜一猜,崔乾佑想干什么?”李亨转向眾人,问道。
“殿下,臣以为,崔乾佑可能要放弃城北,前往城东,与田承嗣合兵一处。
现如今,城北总兵力已经接近崔乾佑所部,作为攻方,没有了兵力上的优势,再打下去毫无意义,他肯定要换地方。
城东人少,应该会选择去城东立足。”王思礼不假思索地说道。
李亨点了点头:“有道理,本宫也是这样想的。”
“殿下,老臣认为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崔乾佑到城东,让田承嗣去城南。”一直保持沉默的房琯开口说道。
“房相所言也有道理。不管怎么说,崔乾佑肯定会到城东。王副帅,回头传令高適,让他做好战斗准备。
本宫估计,崔乾佑今天应该不会进攻,要打也是明天的事了。”李亨还是点头肯定了房琯的意见。
歷史上,房琯和裴冕一样,也不知兵。因为房琯的胡乱指挥,导致第一次收復长安的战役以惨败而告终。
王思礼拱手领命。
“殿下,城东一共才七千人,人数上是不是少了一点?”韦见素突然开口问道。
李亨看了他一眼,立即会意,说道:“少是少了一点。要不这样,將那三千多降卒分配给城东吧。
高適本来就是哥舒翰的幕僚,由他来统领潼关降卒,完全说得过去。王副帅,你的意见呢?”
“殿下,臣没有意见。”王思礼拱手说道,“臣建议,將他们分配到金吾卫比较妥当。
神策军人数太少,一下子吸纳不了那么多没有將领的军士。金吾卫有四千多人,將领齐备,能更好地容纳这些降卒,这样也能发挥出更大的战力。”
李亨点头表示同意,让王思礼酌情办理。
待眾人退却之后,李亨单独將房琯留了下来,递给他一张纸:“房相,这是《唐风的发刊词,本宫已经写好了,你先看看,写得怎么样?若是不行,请房相帮忙润色润色。”
房琯从太监手中接过纸张,仔细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著: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史迁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