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便角色契合,也不是一帆风顺。徐导对细节要求极高,一个小眼神、小动作,都得反覆打磨。我记得有场哭戏,怎么都找不到感觉,拍了十几条都没过。当时我又急又委屈,差点崩溃。后来徐导把我拉到一边,跟我聊了很多角色內心深处的想法,还给我看了不少类似情境的影片片段。慢慢地,我才找到感觉,顺利完成那场戏。”
胡哥听著,眼神逐渐亮了起来,似在黑暗中寻得一丝曙光:“原来如此,那你咋快速代入角色的?我现在完全找不到那种感觉。”
刘茜茜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你可以多了解角色的背景、性格、经歷,想像自己就是她。拍摄前,我会找个安静处,闭上眼,把自己当成角色,感受她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你不妨也试试,说不定能更快进入状態。而且,徐风导演虽要求高,但很会引导演员。他不会直接告诉你咋演,而是启发你思考角色內心世界,让你自己找到表演方向。”
胡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不能再按电视剧的老路子演了。得重新理解角色,找到电影的表演方式。”
徐风一直留意著胡哥与刘茜茜的交谈,见胡哥若有所思后,眼中燃起斗志,他缓步踱到胡哥身旁,声音沉稳且带著期许:“胡哥,茜茜说得对。电影表演里,代入角色只是开端,关键要挖掘角色灵魂深处的张力。”
他微微俯身,目光与胡哥平齐,接著道:“就像李逍遥,表面玩世不恭,內心却有对江湖正义的执著、对朋友的义气,还有面对情感时懵懂炽热的真心。你得把这些藏在心底的情绪,通过细微表情、动作,甚至呼吸节奏释放出来。”
胡哥紧紧盯著徐风,喃喃重复:“藏在心底的情绪,通过细微之处释放。”
片刻后,他站起身,眼神坚定:“导演,我想再试试。”
徐风欣慰点头:“好,重新开始。场记,打板!”
场记高举打板,大声喊道:“《仙剑奇侠传,第一场,第一镜,第十五次,action!”
胡哥闭上眼,短暂调整后缓缓睁开,已然化身李逍遥。
胡哥把初入江湖的李逍遥演活了。动作轻快灵动,活脱脱是街头撒欢的野猴子,透著股浑然天成的机灵劲儿。
脸上表情丰富又自然,小嘴一撅是撒娇耍赖,眼睛瞪圆是惊讶咋呼,乾净纯粹。
身体没有半分多余动作,一抬手一投足,都透著少年独有的乾净利落。
“卡!过!”徐风激动大喊,脸上满是惊喜,“胡哥,这次太棒了!完全抓住角色精髓,把李逍遥最初的情感状態演绎得恰到好处。”
现场工作人员纷纷鼓掌,胡哥长舒一口气,露出久违笑容,看向刘茜茜和徐风,感激道:“谢谢导演提示,也谢谢茜茜分享经验,让我找到方向。”
刘茜茜笑著回应:“是你悟性好,这么快就调整过来了。”
梁加辉也走上前,拍了拍胡哥肩膀:“小伙子,有潜力!继续保持,这部电影肯定能大放异彩。”
胡哥在这场表演过后,虽尚未彻底挣脱电视剧表演模式的桎梏,实现全方位的华丽转身,但已然在摸索中渐渐触碰到了电影表演那隱秘而精妙的精髓。
他开始明白,电影镜头如同放大镜,会將演员每一丝细微的情绪波动、每一个不经意的肢体动作无限放大,因此表演需摒弃浮夸与做作,追求精准与细腻。
而刘茜茜呢,依旧保持著往日那副不疾不徐、恬淡自然的模样。
她本就气质清冷出尘,与角色最初那份淡然平和的性格不谋而合。
在表演时,她无需刻意雕琢、强装喜怒,只需將平日里那份波澜不惊、从容淡定的状態原原本本地呈现在镜头前,便已与角色浑然一体。
徐风望著片场里这两位从电视剧领域转战而来的演员,內心不禁泛起一丝隱忧。倘若这部电影是以细腻入微、情感绵长的文戏为主,那可真够他头疼的了。
看著胡哥还在努力適应电影表演的节奏,刘茜茜虽契合角色但缺乏文戏深度挖掘,徐风忍不住扶额苦笑,心中暗自思忖:“面对这两个电视剧演员,我到底能不能凭藉一己之力,將他们打磨成符合电影表演要求的优秀演员,顺利完成这部电影的拍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