舳艫侯朱寿第一个忍不住,一边擦著额头的冷汗一边颤巍巍的出声问道。
他可是將全部身家都存在了大寧钱庄,那可是足足两百多万的现银。
虽然他是侯爵,而且朱元璋也有诸多恩赐,可大明开国才多少年?不过二十五年而已,就凭这些怎么可能弄到两百多万银子。
朱权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目光更是略带著戏謔从百官身上掠过。
“没错,大寧钱庄是本王的產业,大寧钱庄所有的大客户本王也都能如数家珍,如果日后诸公要是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多多照顾本王的大寧钱庄。”
嘶
百官又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一个个看著脸带笑意的朱权再一次心肝都在颤。
就刚才那句“所有大客户都能如数家珍”分明就是在故意点他们,意思也很简单,你们的底细本王可都知道,所以本王劝你们乖乖配合,要不然就別怪本王不讲情面了。
一个个被朱权拿捏住命脉的朝臣们,瞬间开始在心中权衡了起来。
存在大寧钱庄的钱可不仅仅是他们的家產,从某些方面来说也算是他们贪污受贿或者欺压良善的罪证啊!
“殿下,微臣有事起奏。”
就在大傢伙都还在心里纠结的该怎么选择的时候,突然又是一道声音从文官集团中响了起来。
眾人回头看去,竟然是礼部左侍郎苏伯衡。
別看只是一个礼部左侍郎,可满朝文武却是没一个人敢小瞧了他的。
无他,人家底蕴雄厚,尤其是在儒家士子之中的声望比起任泰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伯衡,表字平仲,祖籍四川眉山。
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嫡传九世孙,同样也是苏东波的子孙后辈。
虽然苏家不比孔家,但也的的確確是在儒家有极强的声望。
朱权看著已经年过六十却仍旧是精神饱满的苏伯衡也是来了兴趣;“苏大人有什么事情儘管说,本王初涉朝堂自然是要多多听取诸公意见的。”
其实朱权对苏伯衡感兴趣並不是因为他是苏辙、苏軾的子孙后辈,而是因为这老东西是解縉的老师。
解縉在明初可是相当有名的存在,不仅是朱棣永乐朝的內阁首辅,更是主持编撰了《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属於那种能力很强的人。
朱权就藩的时候还曾经让人接触过解縉,只可惜去年这傢伙被朱元璋罢官归乡去了。
若是能通过苏伯衡將解縉重新詔入朝堂,將来一定能够成为朱权的左膀右臂。
当然苏伯衡自然不知道朱权心中在想什么,他一边擦著额头上的冷汗一边对著朱权躬身,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朗声道:“殿下明鑑,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先帝已故自当有新君临朝否则国將不国。”
“老臣觉得殿下文治武功皆不输先帝,故而斗胆恳请殿下继任大宝君临天下。”
话罢,他更是直接跪了下去,显得无比恭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