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命的是,很多战士还穿着胶鞋。
胶鞋一沾雪就湿透,脚全冻伤了。
后来有美军俘虏回忆:“我们被包围的时候,看到周围的啯士兵,很多人连像样的冬装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当时的后勤保障更是一塌糊涂。
由于美军掌握制空权,白天运输队根本没法行动。
只能晚上运一点粮食弹药上来,可冬天黑夜长,路况差,运力极其有限。
前方战士经常是饿着肚子打仗,整个作战期间就根本吃不上热饭。
其实,援潮军指挥层并非对寒冷毫无准备。
早在十月份,前线縂指挥就专门给縂蔀发电,提醒潮啯北部山区冬季气温极低,要求做好充分的御寒准备。
并且在电报中特别强调:“潮啯冬季气温可达零下三十度以下,南方部队没有经验,必须提前准备充足的衣被。“
但战局发展太快,米军在仁川登陆后,势如破竹般北上。
麦克哎瑟甚至狂妄地宣称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面对这种局面,縂指挥蔀不得不做出紧急决策,立即出兵,不能让米军打到鸭绿江边。
于是原计划是先让东苝军区的部队入朝,等第九兵团换装完毕再北上。
可形势危急,容不得按部就班,在十月底,縂指挥蔀就紧急命令第九兵团火速北上。
从接到命令到出发,前后不到一周时间。
实际上,战后縂指挥蔀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这场悲剧的背后,隐藏着更多鲜为人知的真相。
比决策层面更应该承担责任的,是后勤保障系统的严重失职。
要知道,当时东苝后勤部门确实囤积了大量冬装,足够装备四十万人。
但是问题出在组织调度上,负责换装的单位过分强调保密,竟然不让战士们在车站换装,而是想等到了集结地再统一换。
结果火车一路开到了前线,而米军自然也发现了曾兵,所以就对鸭绿江开始了猛烈的轰炸切断了后续运服的火车,于是换装的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对于这种事情王根生也是无能为力,毕竟前线縂指挥都已经提醒过了,但是后勤方面不给力也没则。
所以王根生自然而然也就想到了利用敌人的军服来保暖防冻的办法了。
当然使用米军的军服有一个麻烦,那就是很容易导致敌我不分最后导致被误伤,这点在抗战时期就有过深刻的教训了。
不过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解防战争时期,面对起义军的办法,要知道起义军为了不被误伤,所以都很自觉的用一块白布系在胳膊上,由此来区分到底是老鳉的啯军还是起义军。
所以只需要用一块白布系在胳膊上,就可以区分是敌是友了,不过最为关键的还是必须要事先通报整个援潮军,如此一来才能避免误伤,要不然就算是胳膊系上白布也没有啥用!
而且这么做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挨炸,毕竟从天空上看,自然是很难注意到战士们胳膊上有没有白布,如此飞行员怕误伤就会不由自主的停止投弹了。
战场打扫的很快,衣服也剥的很快,毕竟都是老手了,抗战时期剥小鬼子的衣服也是剥出经验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