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 第250章 留给“六爷”的字母不多了

第250章 留给“六爷”的字母不多了

当对方装备了三代机,可以超视距作战的时候,我们还在驾驶老式的二战战机,机炮对空空导弹,这种差距是非常恐怖的,“空中拼刺刀”反而成了一种奢侈,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给你这个机会啊。

“但我们也要看到,毛熊国的战略轰炸机走的是高空高速路线,这种速度与最大起飞重量,是我们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企及的。”

“而最恐怖的还是漂亮国的隐形战略轰炸机,不仅载弹量惊人,同时兼具极强的隐身性,突防能力极强。在这一方面,绝对是冠绝全球。”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都会在心里呐喊:那还不奋起直追?更待何时!”

陈江平静的看了一眼在座的人,长叹一口气,

“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力所不及!至少目前来看,我们还没有那个工业基础!”

“别的先不说,就是这个大型战略轰炸机的发动机,就是个巨大的瓶颈,目前这项技术咱们还没有拿下来,最关键一点,就算咱们真的弄成功了,它真是咱们军队最迫切的么?”

众人相视一眼,难道不是?

“相比于国产大型轰炸机,我觉得还是要先立足防御更加现实,歼击机的技术革新更加迫在眉睫,而且从目前国际战争趋势来看,需要使用到大型战略轰炸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陈江的话让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空军军官们眉头紧锁,研发专家们则若有所思。

“陈处,您的意思是,我们就不发展自己的战略轰炸力量了?”刚才那位情绪激动的空军军官忍不住开口,语气虽然缓和了些,但依然能听出其中的不甘,“没有战略轰炸机,我们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就始终缺一条腿,战略威慑就不完整啊!”

“我理解你的心情,也完全同意战略轰炸机的重要性。”陈江沉稳地回答,目光扫过全场,“我说的是‘现阶段最迫切的’是什么,而不是‘永远不需要’。我们必须分清主次,集中力量办大事。”

他切换了ppt,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更加复杂的图表和数据。

“大家请看,这是近三十年来全球各类军用飞机在实战中的出动率、战损率以及任务完成效能的对比分析。数据很清楚,随着现代防空体系的日益完善——尤其是远程预警雷达、高性能防空导弹和四代战斗机的普及,传统非隐形大型轰炸机在高强度冲突中的生存概率正在急剧下降。”

“漂亮国的轰炸机为什么强调隐身?因为未来的空中战场,发现即摧毁。没有隐身能力,轰六这样的平台,即使我们给它换上最新的发动机、装上最先进的导弹,它也很难突破现代化的防空网。”

一位头发白的老专家推了推眼镜,缓缓点头:“陈处长说的是事实。从技术积累的角度看,直接挑战超高难度的隐形战略轰炸机,风险极大。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大型飞翼式布局的气动控制、全向隐身涂料等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储备都还不足。如果现在倾尽所有资源强行上马,很可能耗时漫长,最终成果也无法形成绝对优势,反而拖累了整个航空工业体系的均衡发展。”

他的年纪摆在那里,当年航空工业一味地模仿别人的高空高速,最后也走了许多弯路,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但是,总不能因为难就不做了吧?”另一位年轻的空军校官争辩道,“敌人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再来!”

“当然要做!”陈江肯定地说,声音提高了八度,“但不是现在。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条更务实、更符合我们当前国情和军情的路。”

他再次操作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图轮廓,标题是“未来空中打击体系构想”。

“我的建议是:‘远近结合,高低搭配,跨越发展’。”

“第一,远近结合。对于轰六,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退役就退役。它的很多机型才服役不久,寿命长,平台成熟,载弹量对于中低强度冲突仍足够。我们应该依托导弹技术优势,继续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进。比如,重点发展其作为防区外打击平台的能力,为它挂载最新的空空、空地导弹、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甚至可以作为无人机蜂群母舱。让它在相对安全的空域,就能远距离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这样,既保留了现有平台,又极大提升了威慑力和实战能力。”

不少研发人员若有所思,这个思路显然更贴近现实。

“第二,高低搭配。我们在全力攻关新型歼击机技术难关的同时,是否可以一边解决它的隐身、超音速巡航和先进的航电武器系统?为未来真正的重型隐形轰炸机积累经验、培养人才、验证技术。这比好高骛远直接瞄准终极目标,更可能成功。”

会场里响起一阵低语,很多人听明白了。

这是一个折中且极具操作性的方案。

“第三,跨越发展。”陈江加重了语气,“我们是否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未来的空中主力打击平台,就一定是一架有人驾驶的轰炸机吗?我们能不能大力发展无人隐形打击平台?或者探索更新概念的空中武器系统?在某些领域,我们和世界顶尖水平差距相对较小,甚至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他顿了顿,总结道:“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能够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战略空军。但通往目标的道路,需要智慧和策略。我们不能被一时的焦虑冲昏头脑,也不能被过高的指标吓倒。轰六的去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它的背后,是我们如何规划未来二十年空中力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陈江的话,既让大家提振信心,同时也是紧跟当前实际情况,作出的一种研发思路调整。

在座的诸位,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自然分得清孰优孰劣,一时间,会场上讨论的风向随之一变。

之前的那名头发白的高工站起来激动地表示:“想象一下,经过深度改进的轰六机群,不需要冒险突入敌方严密的防空圈,而是在距离目标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安全空域,通过发射大量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对敌航空母舰编队实施饱和打击。那将会是何等的壮观?”

一位负责导弹研发的专家立刻补充道:“确实,思路改变后,它不再作为一个‘炸弹卡车’,而是一个强大的现代化‘武器投射平台’。这在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战略环境下,其威慑力和实战价值是巨大的,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战略挑战。我们正在研制最新型的鹰击反舰导弹,射程已经非常可观,精度也很高。如果轰六的载弹量和航程能进一步提升,轰六确实可以堪当重任。”

另一位气动方面的专家接过话茬:“轰六的机体结构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通过换装新型国产涡扇发动机,可以适当提升它的挂载与续航能力。”

“没错,”陈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总结道,“有了这些深度改造,即便不隐身,无法实现超音速巡航又怎么样?轰六依旧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等我们攻克了其它技术难关,到时候什么样的轰炸机造不出来?别人有的,我们最终都会有,而且会更好更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