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看这个办法不错!”首长点头叫好,算是充分肯定了。
“至于其他的,只能分批解决,文化生活用具,可以购买一批直接送去,立行立改。网络方面,只能用无线接收装置,这个在南大里好像有这个科研项目,虽然效果不如有线的,但却可以解决边防官兵的燃眉之急。”
“这样算下来,总费用多少,你有数么?”首长发话了,他需要的是今天就能拍板解决掉问题。
陈江早就有准备,当即掏出一迭纸,上面是计算好的投入明细与材料清单,他提前复印了好多份,会场上直接发了一下。
财务处副处长接过陈江那份详实清晰的预算清单,他看得格外仔细。
越看,他脸上的神色越是缓和,甚至带上了一丝如释重负。
他抬起头,语气不再是之前的推诿为难,而是变得务实了许多:“首长,如果按照陈江同志这个方案,资金确实.确实在可承受范围内。一百多万的初步预算,考虑周全,我们财务处原则上同意,并全力保障资金尽快到位。”
基建处的负责人也凑过来,目光在清单上的“打深水井”、“小型过滤系统”、“太阳能集热装置”等条目上逡巡,沉吟道,“嗯避开远距离铺设主管道的难题,改为就地解决水源和能源,施工难度和周期确实会大幅下降。山区打井和修建小型储水、过滤设施,我们的工程队伍有经验,可以马上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实地勘测,尽快拿出施工图纸。”他看向陈江,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陈副处长这个思路,很接地气,解决了大问题。”
其他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也纷纷传阅着那份预算,交头接耳,议论的重点从“不可能”转向了“如何可能”。
有的表示会立刻联系陈江提到的南大科研团队,评估边防哨所适用的小型无线网络接收设备的可行性;有的则当场表态,文化生活用具和太阳能设备可以立即从现有储备中调拨一批,以最快速度送上去,“让战士们先有点盼头”。
总后首长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的神色柔和了些许,“好!既然方向明确了,办法也有了,那就不要光停留在嘴上。这个事情,军需处牵头抓总,其它各处室协力配合,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干漂亮!”
总后首长大手一挥,这件事情就算这么敲定了。
会后,贺援朝把这项工作的具体督办任务交给了陈江,陈江自然也欣然领命,
钱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施工单位的联系,虽然基建处的人点头了,但自己还是要去跟进的,为此他不辞辛苦,多番催促基建处的同志,并在他们的推荐下,联系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
对方得知是给边防战士改善生活条件,也是诚意满满,把价格压得很低,几乎就是不赚钱。
而且在谈妥的第二天,该公司就带着众人前往边防连实地测绘,这效率不可谓不高。
几天后,一份可行性报告就放在了陈江的办公桌上,上面写明了在九连的营房附近可以挖一口水井,就是深度有些深,但距离上还是比较合适的。
然后从上游的一处蓄水比较丰沛的地方建设一个小型机泵,抽来的水,供应全连官兵的日常洗浴问题不大。
当然了,如果是枯水季,那可能就要大家节省着用,但也大致上可以解决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是联系了一家国内的厂商,捐助了几台36管的大型太阳能热水器,兼顾了电加热功能,所以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
陈江对他们的进度,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过就在他挂职的当口,家里的事情却找了过来,起因是儿子陈钢快要读幼儿园的托班了,以前考虑到孩子还小,就没有管这个读书的问题。
加上楚宁的母亲一直在帮着带孩子,但最近的这段时间里,楚宁母亲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楚宁就萌生了把儿子送托班了,正好男孩子早点开始锻炼起来。
但他们结婚后在首都并没有适合的学区房,住的也是部队分的宿舍,所以这个孩子读书落户的问题就没办法解决。
因此想要让陈江能通过大机关里的关系,托托人看,把孩子读书的事情解决一下。
陈江接到电话后,突然想起来,现在正好是房价的低谷,再过上几年,首都的房价就会蹭蹭蹭地往上窜升。
因此他对于孩子读书落户,顺便在首都买个房子的事情,是非常积极的。
陈江下班后就和楚宁商议了起来,没想到楚宁却一口反对。
“你疯了吧,首都的房子可是很贵的,尤其是你要考虑小钢的学校问题,就必须买好一点的地段,单价基本都在一万一平左右,就靠着咱们两个的死工资,怎么买得起?”
陈江和楚宁都是中级军官,尤其是楚宁,由于是军医,虽然军衔不如陈江,但收入比他还高一些,但即便如此,两人攒下来的钱满打满算也就只有10万。
而首都好点位置的房子,哪怕你买个小户型,最起码也要60几万,这个数字在当时完全就是个天文数字啊。
也难怪楚宁极为反对。
陈江不可能告诉楚宁,将来房子会大涨特涨,现在60几万买进来,将来值的价格600万都不止!
因此他不仅想买,而且还想竭尽全力在首都买一个比较大比较好的房子,也算是一笔有效的投资。
“你不知道贷款么?”陈江狡黠的一笑。
“什么贷款?我只知道现在去买房子,最低首付也要三成,咱们那点钱,买个首付是买不起的,就算咱妈愿意赞助点,也是杯水车薪。”楚宁知道母亲把自己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其实身边并没有多少钱。
“不用咱妈赞助,我有办法解决这个钱的问题,就是接下来咱们的生活可能要拮据点。”
这房贷一旦开启,那就是终身的房奴啊,不过从后期的长远回报来看,这个投资是划算的。
楚宁没有继续反对,在家里的大事上,楚宁真是一个很贤惠的媳妇,最终选择了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的丈夫,她只是反复叮嘱陈江,违法乱纪的事情坚决不能干,实在不行就买个偏一点,老一点的房子,能让儿子读书就可以了。
这让陈江一阵感动,楚宁跟着自己后,其实对物质上的要求一直很低,从来也不买什么贵的东西给自己。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