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训练场工地,只见一片繁忙,机械轰鸣,工人穿梭。项目负责人闻讯匆匆赶来,脸上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陈江阻止了他要去会议室匯报的提议,直接深入施工现场。
他看得非常仔细,不时停下脚步,询问混凝土的標號、钢筋的规格、隱蔽工程的验收记录。
金顺发跟在后面,一边解答专业问题,一边暗自观察,发现陈江的目光锐利,对一些细节尤其关注。
在查看一批刚进场的电缆时,陈江突然蹲下身,仔细查看电缆绝缘皮上的標识和规格型號。他眉头微微皱起,转头问金顺发:“这个品牌的电缆,和我们招標文件上要求的是同一个吗?型號上似乎对不上啊。”
金顺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凑过去仔细核对,又翻出手里的採购清单对比,脸色渐渐变得有些难看:“副旅长,您眼力真毒!这这品牌虽然是一线的,但型號確实不是我们招標时指定的那款,而是功能近似、但价格略低的一款。这这不符合规定!”
项目负责人额头顿时冒汗,连忙解释:“首长,这是因为指定的那款暂时缺货,工期又紧,施工方就.”
“缺货不是理由!”陈江打断他,语气严肃起来,“任何变更必须经过严格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確保质量不低於原標准且符合规范。你们打报告了吗?谁批准的?验收是怎么通过的?”
一连串的问题让项目负责人哑口无言,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陈江没有当场发作,但对金顺发说:“把这个情况记下来。通知监理单位,这批电缆暂停使用,立刻送第三方检测机构復验,確保其各项指標完全符合军用標准。同时,彻查此次材料变更的全过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绝不姑息手软。”
“是!立刻办!”金顺发赶紧记录,心中对这位新副旅长的雷厉风行和严谨细致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第一把火,看来就要从这看似不起眼的电缆烧起来了。
工地上的电缆只是陈江发现的冰山一角,他虽然没有管过工程施工,但很多出问题的事情多少还是听过,因此他又来到了训练场到坦克车库的路上,这条是新浇筑的水泥路,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要求,这条路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应不小於4mpa,確保路面能承受坦克碾压產生的应力,並能承受坦克的重量和衝击力。
“取个样,实地检测一下!”
陈江隨意的选了一个点,金顺发只得照办,这种隨机抽样法虽然会暂时损伤一下路面路基,但却是抽检道路施工质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几名工作人员取来钻孔的机器,往下取出一个路基的圆柱体来,这个圆柱体大概就是30厘米的高,正好可以详细准確的观察路基材料的构成情况。
陈江用捲尺仔细的量著,並將数据地点等信息一起记录到隨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再多抽样几次。那里和那里。”陈江再次下令,抽样一定要多几个点,不然说明不了问题。
在陈江的监督之下,工作人员不敢怠慢,只能依葫芦画瓢又做了几次,陈江让他们把取到的样全部用袋子包装好,並贴上標籤,这些都是將来的证据。
对於修建好的坦克停放仓库,陈江也都详细的检查了工程质量,有些不懂的地方,还向金顺发虚心请教了一番。
正在这时,得到消息的赵振国终於赶来了,
“哎呀,陈副旅长,你来这里检查工作,怎么不通知我一声,我压根就不知道啊。”赵振国现在根本就不敢把陈江再当成他当初在军校里的同学,人家是顶头上司,到你的营区里来,不出来迎接是很没规矩的事情。
“哈哈,振国,由於你团的营区基建是咱们旅最先建好的,所以我只能先来检查一下,你们都是重装备,基建工程质量必须要过关,所以就没有打招呼,你可不要怪我搞突然袭击』啊。”
“哪有的事?我巴不得领导来关心一下咱们基建工程的质量,我的主力坦克营可都是重型主战坦克,履带对水泥路面的压强很大,想要做到路面不破损,必须要有很高的质量標准。”赵振国压低了声音小小吐槽了一番,“我们原来的营区道路,都被我的坦克压坏了,被我们师长批评的够呛。”
陈江听后微微一笑,心想当年的施工质量能和现在比么?而且那时候最新式的主战坦克刚研发出来,可周围的道路都是按照中型坦克的標准来设计的,不压坏才有鬼了。
当然,他现在不可能当著手下的面说这些。
“你们坦克团,在最近的训练任务中,有什么困难或者问题吗?今天我在这里,有的话儘管提,我能解决的儘量解决,解决不了的,回去跟旅长匯报,统筹协调,想办法改善!”
听到陈江这么说了,赵振国哪能不开口,他趁机强调道,部队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与旅里的其他部队协同作战缺少机会,不能单凭他们坦克团单干,要多一些实训的机会。
陈江对此深以为然,其实在他的印象里,合成化的部队,不应该继续保有这么多成建制的装甲部队,而是应该把装甲部队打散,混装到各个营,甚至各个连里,因为隨著体系化作战水平的提升,大规模的装甲突击行动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了。
到时候人家有无人机,或者武装直升机,你派大规模坦克衝击,不是找死是什么?
但现在的部队只是试点,很多观念一下子可能转变不过来,需要一个適应的过程,因此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更何况他现在也不负责抓训练,还是先安心的管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所以他对赵振国的提议只是记了下来,並没有明確表態。
赵振国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提议带著陈江去参观他们的餐厅和生活区域。
陈江欣然前往,在那里,他看到了添置的健身房,以及现代化军事餐厅,这种条件已经比他当年在钢七连的时候好多了。
一时兴起,也应赵振国的邀请,陈江在这里跟训练回来的官兵们一起享用了一通装甲团的午餐,不得不说,部队的伙食標准確实大幅度的提升,荤素搭配的十分合理。
他们旅里现在有自己的养殖基地,足以保障全旅各支部队的吃喝用度。
“我回去后,会对后勤上提要求,爭取能给大家提供餐后的水果,必须保证大家的营养均衡!”陈江兴致勃勃的提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