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娘子,别这样! > 第546章 诱惑(一万一)

第546章 诱惑(一万一)

辰时三刻,霜色尚凝在官道旁的车前草上。车轮碾过敷着白霜的土路,辙痕里便浮起些许暖黄的泥星子,粘在乌木轮辐间。两匹枣骝马喷出的白气撞进冷雾里,惊起道旁残柳上的寒鸦,铁青色翅膀劈开靛蓝的天幕,抖落几滴隔夜的露。

光从枯枝网里漏下来,将车辕老仆的羊皮袄染成蜜色,这地方已经很北了,八月初的清晨,便已经沁出阵阵寒意。

车在路边停下来。

耳朵里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干柴燃烧的噼啪声,应是正在生火烧饭。

这五日,基本算是昼夜不停地赶路,便是一直坐在马车里,崔莺莺的娇颜上也浮现出深深的倦意,更遑论赶车的老仆,和四周跟随着护院。

女子掀起车帘一角,风立刻卷着清冽的草息灌入。她眯着眼望出去,见远山脊线正熔化成金红,山坳里残余的夜雾渐渐化开。几束金光劈开枝桠,将少女探帘的指尖照得透亮,指甲盖儿泛出初生贝母的淡彩。晨风拂乱她鬓边碎发,发丝沾着细露贴住耳廓,银耳坠上的珍珠晃悠悠地转。

不远处,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端着瓷碗,正冲着车厢走来,那青年身形修长,瞧长相也称得上五官端正。

却是崔莺莺的弟弟,崔世安。

“三姐,吃点东西吧。”崔世安将碗递了过去,碗里面是米粥,加了些糖。以崔家的财力,自然不至于这般寒酸,只是出门在外,倒是也没那么多的讲究。崔莺莺点点头接过碗,重新坐回了车厢,身后传来嘿哟一声,却是崔世安也钻了进来。

悄悄瞅了一眼三姐,崔世安心中不免叹息,就自家三姐的模样称一句国色天香那是绝不过分的,偌大宁国,或许也唯有长公主洛玉衡能与之相比。

洛玉衡,崔莺莺,大概这就是宁国最好看的人儿了。

可惜,洛玉衡驸马早早就被宁和帝砍了脑袋,成了寡妇;至于自家三姐,议亲一个死一个,克夫之名传遍南北,也成了不是寡妇的寡妇……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红颜薄命?

崔世安这样想着,然后就在心里呸呸呸了几声,什么红颜薄命,自家三姐可是活的好好的。

“怎么了,在瞎想什么?”崔世安的异常显然引起了崔莺莺的注意,饮了一小口米粥,崔莺莺开口问道,声音脆如夜莺。那般声音,或许才是崔莺莺身上最大的魅力,只是听着便是一种享受。

“没什么。”崔世安笑笑:“只是好奇,姐姐原本已经决定终身不嫁,又是何缘由,居然让三姐拒绝杨家的求亲,反倒是主动到平阳来联姻?那杨潇我也知道,是杨家四房嫡孙,杨思琦的兄长,也称得上一表人才,才学方面虽比不得杨思琦,却也满腹经纶,怎么看也是夫婿的上佳人选,却是没想到三姐半点都不动心。”

“莫非就是因为那宋言写下的几首诗词?”

最近一些时日,宁国局势混乱,便是崔家也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其中。

崔世安便一直在外面忙碌崔家生意,直至听闻杨家有意让杨潇迎娶崔莺莺,这才着急忙慌的从外面返回家族。

刚回到家族,就被父亲命令陪着三姐前往辽东,很多事情脑子里还是懵懵的。

杨家求亲的队伍,大概只能扑个空了。

崔世安说着,崔莺莺只是一口一口的抿着小米粥,面上表情很是安静,仿佛完全不将自己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直至一碗粥喝完,崔莺莺将碗放下这才说道:“诗词,不过小道尔。”

“我虽喜诗词,却也只是将其当做陶冶情操的一种东西,在这方面同琴,棋,书,画之类并无太多区别。”

“我喜欢能写出好诗好词的读书人,但因着一首好诗,好词,便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我还没那么愚蠢。”长长的睫毛眨了眨,崔莺莺唇角勾起一丝弧线,望着崔世安问道:“小弟可知,现在宁国究竟是何模样?”

崔世安认真的思索了少许时间:“风雨欲来风满楼。”

“不错,风雨欲来,乱世将至。”崔莺莺微微颔首,似是对崔世安的回答颇为满意:“乱世将至,却终究不是乱世。”

“现在的宁国内部,到处都是农民起义,但是这些农民军掀不起多大风浪,宁国还处于皇室的控制之中,宁国整体并不会因为这些农民起义就被彻底瓦解,破坏。”

崔莺莺似是来了兴趣,面上笑意更浓:“你知道现在属于什么时期吗?”

崔世安一下子有些不太理解。

“现在,乱世未至,却已经是能够决定无数人命运,确定无数人生死的时期,是能确定未来格局的时期,是世家门阀,各地豪门望族还有极有才能的文人谋士,投机下注的时期。”

“每一个王朝末期,往往都是农民起义来掀开末世的序章,但农民军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虽然口号喊的响亮,声势浩大,但他们缺少一个真正的能引领着他们前进的纲领,他们缺乏组织,缺乏纪律,最终都很难笑到最后。”

“往往在乱世初期,最多不过中期,农民军便已纷纷退场,以农民之身,登临九五者,亘古未有。”

“便是农民军能将王朝覆灭,最终也只是徒为他人做嫁衣。”

崔世安隐隐有些明白了。

“而就在农民军掀起乱世序章的时候,世家门阀,豪强望族,还有民间真正有才能的谋士都在观望,他们在观察着每一个人,从中分析出究竟谁才是值得效忠的主公,判断究竟谁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然后,去博取那一份从龙之功。”

“当他们真正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乱世才真正开启。”

“农民军能覆灭王朝,却做不到改朝换代,能真正主宰这一切的,终究还是世家豪强。这便是世家豪强最厉害的地方,不管社稷动荡,风雨飘摇,他们总能在最危险的情况中保全家族的延续,甚至让家族变的更为强盛。”

这一番话,若是让宋言听到,怕是都要为崔莺莺的聪慧而震惊。虽然很悲哀,但这就是事实……农民的力量强大又弱小,但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无法享受到最终的胜利果实。

终究还是世家门阀的抉择,在影响着中原的走向。

就像那汉光武帝刘秀,其成功的本质便是南阳豪强,河北豪族和关中世家联盟的产物。

李通家族“南阳巨富”资助首义,舂陵刘氏提供了宗室旗号,新野邓氏战略规划“图天下策”,南阳阴氏粮饷供给和联姻政治。河北豪族,耿况耿弇父子堪称军事支柱,渔阳彭宠的财政支援让刘秀摆脱更始帝控制。真定王刘扬的加盟更是值得玩味,十万大军陪嫁看似浪漫,实则是并州军事集团的政治投机。

至于李渊李世民,更不用多说,背后站着的便是关陇世家。

便是那自古以来得国之正者,唯汉与明的汉高祖刘邦,其成功也是底层豪杰,六国旧贵族和投机文士的三元结构。其中,六国旧贵族,诸如项伯,张良,魏豹,张耳对刘邦的成功,作用不可谓不大。

至于朱元璋,那是另类中的另类,上下两千年就这么一个,论外处理。

“三姐的意思是,我们要将赌注全都压在宋言身上?”崔世安明白了三姐的意思,缓缓问道。

“正是如此。”崔莺莺缓缓点头:“现如今宁国,虽到处都是农民起义,但他们注定会被淘汰,真正有资格争一争的不算多……”

“宁和帝作为旧王朝的代表,本身算一个。”

“宋言算一个。”

“镇守宁赵两国边境的晋王算一个。”

“已经被逐出皇室族谱的福王,也算一个。”

“杨家,勉强也算一个。”

“但,杨家和宁和帝必定会被淘汰。”崔莺莺继续说着。

“这又是为何?”崔世安眉头微皱:“宁和帝会被淘汰我能明白,作为宁国皇帝,他天然会成为所有野心家的目标,局势最为糟糕,会被淘汰实属正常;可杨家,虽说这一段时间,承受了不少损失,但杨家的根本还在,依旧是整个宁国影响力最大的世家。”

“他们的底蕴,并不会因为宁和帝除掉杨家的几个旁系成员,以及一些附庸便被彻底消除,在我看来,乱世中杨家还是很有优势的。”

这么多年来,杨家不知积攒了多少钱粮,而这些钱粮又能给杨家换来数不清的兵卒。

“你说的没错,但你的眼光还不够,你漏掉了一些东西。”崔莺莺笑笑,柔声说道:“你可注意到,前些时日宁和帝下发的圣旨?”

“三姐说的,可是宁和帝宣称长公主洛玉衡其实并非先皇生女,而是先皇后母族遗孤,并且将洛玉衡赐婚于宋言的圣旨?”崔世安挑了挑眉。

说实话,这道圣旨传出来的时候当真是惊讶了不少人。

谁能想到,叫了三十多年的长公主,忽然就不是长公主了?

原本还有人觉得,宋言已经娶了洛天璇,再迎娶洛玉衡,姑侄侍一夫,多少有些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