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舍
魏军大营内,长孙嵩惊讶万分,“邺城丢了?”
叔孙建道:“刘道规率万余精骑自清河郡偷渡黄河,袭杀达奚斤将军,后逼降公孙表,公孙表假借陛下诏令协防邺城,闾大肥一时不察,为晋贼所趁!”
长孙嵩一屁股坐在软榻上,神情有些呆滞,邺城被他经营了五年,方才恢复些许生机。
没想到刘道规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绕到背后去了。
邺城没了,整个河北都十分危险。
枋头这边的大战也持续不下去了。
“请将军率我等北上,誓死夺回邺城!”将领们纷纷站出来请命。
“连刘裕的营垒都拿不下来,如何攻打邺城?刘道规比刘裕更狡诈!”几年前在滑台,长孙肥就领教过刘道规的利害,拓跋珪五路大军进攻中原,全被他一人化解,长孙肥险些留在了中原。
此言一出,在场将领皆无言以对。
围攻刘裕以来,各军伤亡的精锐超过了一万,这还不算那些被强行驱赶上去送死的匈奴人、晋人、丁零人。
安同道:“邺城比枋头难攻十倍,与其反攻邺城,不如封锁消息,集合各军精锐,强攻刘裕,只要擒杀此人,这一战就不算败!”
刘裕是晋室的丞相,还是宋公,也是晋人心目中不败的战神,杀了他,至少能激励魏军士气。
但付出的代价有多重,就很难说了。
刘道规没偷袭邺城,或许可行,但现在刘道规的万余精骑就在他们背后,如果攻打刘裕伤亡太大,刘道规轻骑掩杀,便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年淝水之战,北府军八千精锐就冲垮了氐秦的数十万大军。
兵败如山倒,身死国灭。
这时斥候在帐外高声禀报道:“报……司徒公,北府军刘广之、王元德、辛恭靖三部三万人马,正在向黎阳汇集!”
这明显是要决战的讯号。
形势已经对魏军非常不利。
如今是秋季,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若是进入冬天,十几万人的粮草冬衣都是问题。
魏国这些年虽然风生水起,但国力不可与晋室相提并论。
代郡去年还遭了旱灾,拓跋嗣不得不带着大军到处“巡狩”……
长孙嵩出身魏国宗室,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徒,魏军的士气所剩不多,如果邺城失守的消息传开,士气会更加低落。
“传令,各军徐徐退兵,走太行陉,返回上党!”
“司徒公!”
“将军!”
部将们哀嚎声一片,做出这种决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可能成为这场大战失败的替罪羊。
但长孙嵩心意已决,对众人洒脱道:“败了就败了,此战失利皆在于我,与诸位无关。只要精锐还在,迟早能夺回来,邺城周围关隘全在我们手上,晋人根基却在江淮,距此数千里,必难以久持,陛下励精图治,乃一代雄主,他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早在出战之前,崔浩就提出过相似的建议。
认为北府军兵锋正锐,当暂避其锋,放弃邺城,吸引晋军力量北上,然后凭借地缘优势,一口一口消耗晋室国力。
毕竟魏国的核心在代郡和漠南。
只是魏国君臣都没能听进去。
与刘裕鏖战了三四个月,才知道这头江东猛虎的厉害,只凭三千甲士和五六千水军、青壮,就扛住了北魏倾国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