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在听到这里后,脸上便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口中感叹道:“大将军忠君体国、思虑周密,当真可贵!只可惜这一份心怀用意,并非人人都能具有啊!”
他从高力士手里接回王毛仲的辞表,随手丢在了御案一侧,然后又开口说道:“毛仲请辞当下职事,欲求兵部尚书职。其谓诸边干戈大动,中书令身兼诸事,未必能够妥善处置军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无典礼之才,唯些许戎马之能,愿更为朕分忧效忠。”
高力士闻听此言,顿时又瞪大两眼,他这里还在思忖王毛仲究竟打得什么鬼主意,却没想到竟是如此的异想天开!
“此事万万不可,此奴欲为以退为进之计耳!”
他不假思索的作拜御案一旁,口中疾声说道:“北门诸军士众日多,选替补充之法渐繁。毛仲心腹遍布北门,无论其去职与否,皆有同气连枝之情。今若司职武选,是欲囊括于内外,其心难测啊!”
圣人听着高力士的疾声劝阻,眸中也是寒芒闪烁,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又沉声说道:“诚如大将军言,事宜徐图。”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心内顿时一跳,圣人这么说的意思莫非是已经决定好了要铲除王毛仲,只是要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他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冷静分析道:“时过境迁、事随势变,人或谓毛仲典事精明,但细察之下,北门也有诸多弊病难除!白发老翁持殳仗内,后来少壮闲处户中,此岂宿卫之良态?”
讲到这里,他便稍作停顿,而后便暗窥圣人的表情。圣人眉头微微皱起,屈指敲敲御案,然后便轻声道:“继续说。”
见圣人对此并不反感,高力士心中窃喜,当即便将张岱所提出以“延恩分荫”的方式让北门宿卫逐步年轻化的方案。
圣人在听完这一番构想之后,先是沉吟一番,过了一会儿之后眉头便舒展开来,拍掌笑语道:“此计深合故义,抚慰老臣、奖励少壮,且不废事,当真巧妙!大将军构思精奇,当真能匡益于事。”
高力士见此计深得圣人的赞许,心中也是多有窃喜,他想了想后才又说道:“臣所以生此联想,是有闻日前中书门下有关张岱此子任职之争执。萧令公谓其资历仍浅、所用不屈,并不赞同迁用。宇文、裴氏皆力主岂非常才,宜加特用。果然履新未久,便雏鸣朝堂。因有反思,何处还有少俊失意……”
“不错不错,若非竟日心系国事、岂有举一反三之敏捷!此夜有大将军相伴论事,朕心甚慰!”
圣人又笑眯眯说道:“张岱此徒,人皆称异,但萧嵩所评,倒也谈不上有失恰当。诸如此番构计,大将军闻其事迹而有所得,此徒身既受困、但却不能有感而发,可见仍是阅历未足,暂还难当大事。”
高力士听到圣人这一番话,心内顿时一慌。
他本想着据张岱所进之计为己用,顺便在圣人面前稍稍提一提他的名号,使其能简在帝心,却没想到竟然让圣人生出这样的误会。而这小子也不是什么绝迹陛前的普通人,哪天要是说破这误会,圣人尴尬之下,怕是有人要忐忑不安了。
略加转念后,他便又连忙说道:“这倒也不怪此子计谋用短,毛仲子得罪之后,便将此事又归咎张岱。双方本有旧隙,毛仲又亲赴宪台喧闹恐吓。他区区卑职为此上公所吓,心岂能安啊!”
圣人闻言后便又皱起了眉头,他在思忖一番后便又开口说道:“看来此徒深得大将军怀抱,对其青眼有加,所遭疾困也颇能恤之。若恐其为人刁难排抑,不妨使三五男女宫奴就邸赐之,让他起居行止皆得便宜。”
“此君恩浩荡、礼及少俊,臣安敢据为己有啊!”
又帮这小子讨到一些好处,高力士心中的尴尬稍减,起码日后这事说破时,那小子也难据此埋怨自己。
“不妨,此子阅历虽浅,但也每有奇思能益人事。今其还难老成谋于国事,暂且置于大将军处为朕调教一番,待其可用,进来不迟。”
圣人又笑语说道,他对张岱虽也不乏欣赏,但心目中也不过还只是将此子当作一个有眼色的机灵少年,虽然崇恩尚义但行事也不失轻率毛躁,还是需要再磨练一番,才能逐渐任以要务。
“那臣来日需造访燕公,将此圣意传达,再向其讨要些许管教少徒的资费!”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便又笑语说道,而圣人则微微摇头道:“燕公家财丰,不要些许,要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