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始合神仙本愿
日头正烈的时候,数十人分布在前后院落之间练剑。
虽然年龄不一,体格差异颇大,但每一个都练得挥汗如雨,却又不曾停下。
夺命十三剑,以意导力,以招养神。
只要练习的人肯用心,招式连贯起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让人变得更加专注。
这些人中,以那十七个曾经受过魔道秘法折磨的人表现最好。
因为足够专注,他们的毛孔似乎开合有序,心意清凉。
哪怕是周木匠这种干一辈子活,年老之后,身上落下各种毛病的人,以及一个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出的汗,也远比別人少。
不错,他们全都选择想学全十三剑,拜入楚天舒门下,將来也愿遵守门规,担起职责。
谭鱼当初选择坑害这些人,对这些人家的身份过往,自有了解。
一来要他们有毅力,二来也排除他们有靠山,事后给谭鱼带来风险。
所以,这都是一群有坚毅刻苦之心,以前却没有机遇的人。
有了机会,他们是万万不能允许自己错过的。
就连陪他们过来的至亲家属,凡有心求恳的,楚天舒也都收了。
如今,眾人已经练了好几天的剑,个个都很能吃苦。
夺命十三剑的前十三剑,並不像第十四剑、十五剑那样,入门都有不小的门槛。
这十三剑,是可以先把外形姿势学会的,也就是俗称的架子。
至於什么时候真能练出对应的威力来,就得看自己。
“这套剑法,著实奇妙,仿佛是以剑招磨礪心神,以心神来滋生內力。”
陆元德坐在厅中,嘖嘖称奇,“可如果不能领略精髓的话,那这套剑法,在养生健体上的效果,其实不算好。”
“楚道友,你收的这些人里,恐怕大多数都是那种,持续练上三五年,也未必能滋生第一缕內力的。”
“只有那十七人,算是可造之才。”
楚天舒坐在主位上,把玩著一颗水晶圆珠,闻言朝外面看了一眼。
“並不是只有练出內力,才能算是一项谋生的本事,这些人只要剑招学熟了,以后也可以负责帮忙教导新人。”
陆元德微怔:“道友是想招收很多弟子吗?”
假如弟子数量,在一个合適的范围內,一个熟手能带五六十人练功,都不出奇。
这种情况下,没必要为了给新人打基础,多收数十名难以入门的头批弟子。
故而,楚天舒有此一说,將来必然是想大肆招收门人。
可是,功夫练到三流二流之后,就要渐渐注重月光污染了。
三流二流的武人,虽然远远还摸不到天地精元的边。
但是他们在吃饭、呼吸的时候,所能够吸取到的养分,也远比普通人更加高效。
月光照遍天下所有植物,植物又被禽畜鱼虾所食。
武人不管是吃五穀,还是吃肉类,一旦他们对养分吸收能力上去了,都会不经意中吸收到月光污染的部分。
此时,修行者就必须逐步接触炼月之法。
即使是在魔道,要传授弟子炼月之法,也是颇耗心力的,繁琐麻烦之处,远超一般武功,一个熟手,同期能教导五到十名新手,就算不少了。
至於身外法枢和求道神农,所耗资源更多,真心想教导弟子,更加需要限定数量。
那些世家大族养军兵,高门大教培养普通教眾,只要几年青春效力,不顾后续死活,不负责任,倒是可以大肆收人。
“我確实准备大肆收人。”
楚天舒笑了笑,“但我可没有准备,把他们养成那种世家军兵一样的耗材。”
“一过了青春壮年,就被裁撤,既不知后续练法养法,而又已经被养的脾气恶劣,无所適从。”
“这简直是在源源不断的给民间输送困兽,对任何立场的人来说都不是好事,也只有一群鼠目寸光的货色,能够做得出来。”
即使此界修行之道,已经在飞快復兴扩展,出现不少高手。
顶尖势力或许都有信心,只要他们派出高手,即使民间发生什么动盪,也能很快击溃、镇压下去。
但是,三百六十行,种种生產运输,这些还都是依赖著民间力量来达成的。
即使他们能击溃一百次,一千次动盪,那么一千次动盪都失败之后的民间,还能有多少生產输血的能力呢?
修行者的团体规模,也会因此而受限、萎缩,耽误发展,耽误集中智慧,追求更高的前景。
世间一切,小到微尘,大到山岳,都是相互干涉的。
只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细密雨点,不断打在大山上的时候,这座山到底什么时候会崩。
所谓的正道,从来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因为正道,才符合更长远、更广大的利好。
楚天舒没有明確说出“此界”这种词语,但也把大体意思隨口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