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 第542章 我在上课,你要散伙

第542章 我在上课,你要散伙

“今天台下坐着的有我们北平奥运会的两位导演,路宽和张一谋先生,去年今日的空前盛况尚在眼前,无数国人为此热泪盈眶、欢呼自豪,无数外国游客和政要们交口称赞,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但奥运会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盛事,如果说遵照国家的顶层设计,用一种常规性的文化项目来维持和增进我们的文化影响力。”

“我想,北平电影节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选择。”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声音略微轻松了一些:“讲实话,在组织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之前,我是非常忐忑的,因为对于电影行业了解确实太少,因此我走访了北电的惠军校长、问界的路宽同志,以及两岸三地众多的艺术家同志们共襄盛举。”

“在这个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北平电影节的定位,也绝非‘中国的戛纳’或‘亚洲的柏林’,而是要打造一个立足本土、辐射亚洲、面向世界的电影盛事。”

老蔡总结道:“各位,文化产业振兴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北平电影节的成功,不仅关乎电影行业,更关乎国家文化战略的落地。希望我们齐心协力,让这个项目成为中国文化事业的新标杆!”

文华、中萱以及刘领导讲话都在10分钟左右,老蔡8分钟,后续是各条线的负责人和筹备组上台发言,都控制在了6分钟以内。

今天这场筹备会议,从一开始就定调,让艺术归艺术、商业归商业,请行业真正深耕的参与者和引领者建言献策。

主持人声音清亮:“下面请北平电影节筹备组副组长,路宽导演发言。”

不像各类晚上要加上个“掌声有请”,市府的公务员小姐姐用词精准、严肃,这是和文化娱乐场合不大一样的氛围。

坐在第一排的路老板施施然上台,在正式场合又戴上了他的金丝眼镜装老,不过自从结婚有了孩子后,在外人面前的观感是成熟了很多的,大家一般会忽略他还差两年才三十的年纪。

要么说组织上考察男性干部,结婚、家庭稳定是一大加分项。

“好,各位领导提纲挈领地道明了北平电影节的意义所在,我不再赘述。”路宽没带稿子,仿佛只是闲聊一般。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平的丰泰照相馆诞生。直至今年,北平已汇聚了全国80%的制片机构和大量创作、制片、管理及营销经纪人才,故事片产量约占全国一半,年观影人次超过4000万,票房收入接近20亿元,这是我拿到的行业数据。”

“就我自身而言,毕业于北电,问界也发轫于北平,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关心、爱护、公平公正的对待令人感动。”

“因此当两位领导先后找到我寻求建议和意见时,我义不容辞,是真正地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路老板“入乡随俗”一番,快速过渡到正题:“刚刚两位领导都提到文化产业振兴问题,作为与之相关的行业内人士,讲实话我是颇为激动的。”

“今年二季度末,我们的gdp已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以电影业为代表的文化贸易逆差显著,好莱坞的经验写得明明白白,产业发展才能带动文化传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我前些天和岳父通话,他现在在美国做文化参赞,也负责孔子学院这块的工作,今天关起门来讲,我们的学院作为文化推广的载体,目前的主要工作还仅限于汉语教学,对深层次的文化传播有限。”

“包括去年令人叹为观止的北平奥运会,后续也并未转化成为可持续的文化产品输出,更多地停留在了宣传层面。”

台上这位艺术家和内地首富的话令人警醒和深思,关于北平电影节如何吸取这两个项目的教训和经验。

路老板显然也是把今天的筹备大会当做一次洗脑和统一思想的舞台,盖因这是他第一次和官方共同经营文化项目,不希望后续有什么掣肘的地方。

特别是他想推动北平电影节脱离好高骛远的a类,去踏踏实实地做商业市场的目标。

这和几年前和塘山本地、中影合作《塘山大地震差别很大,每年一届的电影节真是是细致入微的项目,费两年时间筹备已经算极快速了。

路老板循循善诱道:“既然国家都提到了产业,我想就事论事、旗帜鲜明地谈一谈我的观点——”

“北平电影节绝对不能人云亦云地做成虚有其表的a类电影节,挂上一块国际化的招牌,然后门可罗雀,我们应该在其他门类中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文化项目。”

偌大的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似有若无的议论声,不乏出席的一些重要领导面色不虞,似乎对于路宽这样影响力的行业人物,做出这样的定调不大满意。

即便今天也只是座谈和讨论。

台下刘、蔡二人早有预料,这两位代表当地意志的其实已经被说服,但北平电影节的筹备是顶层设计,也并不就是他们的一言堂,特别是在《文化产业振兴法刚刚出台的背景下。

各人有各人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对于其他人而言,这是正绩,即便你路宽再权威,有些事情也是不容你这样的民间力量置喙的。

说白了,这是政绩导向与务实需求的脱节。

大人们需要的是活动规模、国际曝光度、短期经济数据,这些显然还是逼格很高的a类电影节更可信。

再者,魔都都是a类,你叫我北平做b类,不合适吧?

当即就有领导笑道:“路导,我就问一个问题,你讲北平不要学三大,那如果换位思考是你,自己最好的影片,你会带去欧洲还是你所说的这个bcd类的电影节?”

这个问题其实很刁钻,本质上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如果自己的电影都不愿意带来北平,那还谈什么不做a类是对北平电影节好?

如果讲愿意,这样的谎言又很容易就戳破了,反倒显得嘴上讲着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张惠军、张一谋行业内人士看着台上的路宽,都知道这样的问题不大好回答,这和面对记者不同,毕竟是民间和官方的合作项目。

整个北平电影节的筹备小组,除了泛亚电影学院这样纯民营的机构,其他全部是官方面孔,他们又甘心把话语权让出来吗?

话语权也是权力啊!

体质内的人精们,本就比之前遇到过的所有记者们更加会埋陷阱。

只有万哒、光线伯纳、橙天、乐视文化等几家竞争对手,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是略有些快意的。

行业需要领头羊不假,但这样恐怖的加强版沸羊羊,也着实把羊村的其他人搞得有些喘不过气。

他甚至已经把一头柳老狼掐得鬼哭狼嚎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特别是今天在场的王四聪,邪恶轴心已经接到连想大麦网股份的通知,他想起今天来之前老爹怒气勃发地赶去开会沟通的面色,这会儿也有些同仇敌忾。

当然是心里暗暗地同仇敌忾。

只有淡定如初的兵兵依旧面带微笑,看着这个她近乎迷信般崇拜的男人继续在另一个舞台发光发热。

路宽对于这样的问题不算诧异,当即笑道:“如果合适的话,当然是在北平,为什么不呢?”

“我给领导普及一个数据,现在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场是戛纳,去年大约有3500部电影在电影节期间成交,排在后面的是柏林的700部,第三位大家可以猜一猜是谁。”

“是威尼斯吗?不是,是北美的c类电影节多伦多,仅去年就有3000余名买家参与交易,我们北电的导演系主任田老师今年就准备带着《狼灾记参展。”

路老板对着某位领导大开吹风机:“多伦多的核心功能旗帜鲜明,就是影片展映与市场交易,而非奖项竞争。”

“他们设立了‘创投单元’和‘速配会’,为独立制片人提供融资平台,去年新增的‘站台单元’就是致敬贾科长的同名作品,同样专注于艺术电影孵化。”

“我也就是出道以来都不是很缺电影拍摄资金,不然多伦多一定是第一选择,三大的艺术性是高,但你首先得活下去啊?”

他话音顿了顿,看着陷入沉思的众人和脸色愈发难看的领导,选择一丝颜面也不留地直抒胸臆。

“我知道现在做a类的意见占据上风,但既然今天领导已经定调,我也不妨给大家泼一泼冷水。”

“如果做a类,北平首先要面对首映权争夺战,去年的威尼斯甚至被多伦多抢走20多部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北平这样的新a类,能吃到多少残羹冷炙?”

“其次是评审标准的困境,我们的情况大家心知肚明,很多国外电影的题材在东大根本无法过审、更别提展映,这在艺术片里尤其是重灾区!但商业电影不同啊,面向全球的商业片要想卖片,就必然不能玩弄太过明显的正智、血腥、暴力的元素。”

“最后是文化折扣效应,我们做艺术类电影节,主流是法语、英语、意大利语,从来不是汉语,这样的电影节做出来,必然是曲高和寡、应者寥寥,完全不符合当下国家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判定!”

路老板面色严峻道:“之前我已经表态过,如果组织一定要做a类,问界体系一定竭尽全力为大会贡献力量。”

“但今天我也要提前泼一盆冷水给在座的各位,如果北平电影节最后办成了a类,一定会是不入流的a类。”

他总结道:“放下对这种虚名的执着,是为了让我们更专注地追求实质性的影响力和产业推动力。我相信,当我们能把北平电影节打造成全球电影人不可或缺的交易平台、创意源泉和文化盛会之时,它所获得的尊重和认可,将远超过一个空洞的称号。这需要我们有魄力,有远见,更要有踏踏实实、深耕市场的决心。”

“产业的根基是市场,是可持续的产出和回报。好莱坞的经验早已证明,强大的电影产业才是文化最有效、最深入的传播载体,它能自然而然地让全球观众接受其背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电影节,必须成为撬动这个产业、激活这个市场的支点,而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象牙塔。”

“我就讲这么多,得罪之处,多多包涵。”台上的路宽笑着客气了两句,只是显得诚意不那么足。

“好,谢谢大家。”

场内的氛围略有些凝重,今天现场的嘉宾们一时间有些懵逼。

很多官方人士不习惯他这样的开门见山,这是刻意地没有玩中庸那一套,直接点明了a类的遗毒和弊端。

有些话从行政口子嘴里说出来具有直接的打击效力,譬如让你下画就下画,让你修改就修改。

但有些话,从路老板这样一位公认的行业专家、艺术巨擘嘴里说出来,某种程度要比官方更令人警醒。

就算今天台下其他的竞争者电影公司也无法否认,他们的很多营销思路、想法,所谓的行业洞见,都是效仿这位大拿。

在这样一场令人瞩目,又有专门记录的筹备大会上,路宽旗帜鲜明地表态:

不要做a类,做a类必败。

即便有些官方人士再不满,也是不敢直接一言否决的。

万一真做了a类,真的一两届以后查无此节了呢,就想上一世的北平电影节,有一丝丝存在感吗?

而对于路老板自身而言,他有着将电影节和泛亚电影学院绑定的“私货”在,今天不打得一拳开,往后做事的掣肘就要无止境地出现。

况且看在刘、蔡两人的面子上又不能撂挑子,干脆对着和自己产业关联度不高的一些清流的脸左右开弓,把他们这种落后思维扇飞再说。

退一万步讲,对于穿越者而言,在这个行业抱紧往后的老蔡大腿也就足够了,井大伯往后的路线如果没有变化也能关照许多。

他给自己埋的线已经足够粗、扎根也足够深。

“啪,啪,啪!”偌大的会议室中还是有人率先鼓掌,众人一看是刘领导,无论其他被怼得颜面无光的几位态度如何,一瞬间大家都纷纷效仿、配合。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像是被强行推着走的齿轮,节奏不一,却不得不转。

台下坐着的官员们神色各异,有低头翻看文件假装专注的;有面带微笑、眼神却飘忽不定的;

还有的干脆面无表情,目光直直地盯着前方,仿佛在思考如何消化这场突如其来的“直球对决”的。

官方会议的一团和气,终究还是被民营企业的大炮给轰出个尴尬的局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话说到这种份上,已经没有人敢冒着失败的风险强行去推动a类的上马——

若果真失利,届时根据会议记录,一看便知是谁的失职。

西装革履的王四聪一边机械地鼓掌,一边左右环顾,身边的这些国内电影民营企业家们大多面无表情。

两年前就已经结盟、主做港片渠道的于冬、王长天两人交头接耳地聊着些什么,澄天的吴克波和小马奔腾的大狗哥相谈甚欢,吾悦文化的范兵兵面若桃,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施施然离台的路宽。

王四聪撇撇嘴,玛德,这宋美龄!

再想起一直对自己爱答不理的大甜甜,以及应该正和邪恶轴心等人商量大麦网股份转售事宜的老爹,二代对这位年龄相差不大的首富,怨念更深了。

怎么踏马的什么好事都叫你给占了?

和上一世一样,电影节筹备委员会的目标是在最迟2011年上马,这样的讨论和座谈也不会是一次两次就能出效果。

晚上6点,当天的的座谈会结束,众人纷纷离场,王四聪看了眼和各位领导们握手寒暄的路宽,颇感无趣地离席。

“小王,晚上有空没,一起聚聚去?我们晚上叫了乐视文化的贾总。”胖子于冬从后面叫住了他,身边的王长天也出言邀请:

“我们以为路总已经够年轻了,直到今天看到你,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王四聪心中陡然升起一丝警惕,想也不想地抛出谦辞:“快别!十个我都赶不上路总一根毛,你们两位老总别捧杀我啊!我就是纯混日子的。”

他看着面色不为所动的两人笑道:“晚上我父亲有应酬,我还得去参加一下,下次我请两位行不行?”

“好好,那先再见。”

贾悦亭刚刚也跟几位相熟的领导寒暄,有一位还是他的西山老乡。

这会儿心情闲适地出门遇到于冬和王长天,低声道:“诶?不是说把王建林家那小子叫着,打探打探消息吗?”

于冬笑道:“走了,也是个贼精的主儿,连衣都不乐意吃,像他老子。”

“哦,好吧。”老贾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憨厚面相,“被这些年轻人追得咱们好像都能入土了似的,不会是又一个路宽吧?”

王长天默然摇头,他和伯纳的于冬一样,和一向同中影、至多是带上鹰皇的问界项目合作甚少。

只不过在有限的接触过程和江湖风闻的了解下,对于贾悦亭提出的这个问题有些嗤之以鼻。

其余不论,他才不到30啊!明天就要受邀站在天安门观礼了,这你怎么好比嘛?

那位的地位和“凶名”,是真刀真枪在国内外杀出来的,哪里是这些温室里的朵能相提并论的。

此时还不知道自己被议论的“温室朵”离开市府,来到王建林和大麦网其余几人议事的梅府家宴。

老会长刚刚在美国处理完女儿的事宜,半死不活地回国,今天这顿饭的主题只有一个:

散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