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逆改天道,他界觅乡结
“两位总算是舍得出手了?”
感受二人身上的时间与空间法则气息,魏钟不用猜测,都知晓二者身份。
‘若不是轮回之位空缺,只怕今天将是三位道祖一同前来。’
魏钟面色稍凝。
眼前二人抚须而言,表情不一。
时间道祖无回面色肃穆,似乎因魏钟所行而心生敌意。
至于空间道祖空痕,面带笑意,一手抚须,一手背于身后。
气息虽然强大,但是没有无回那般咄咄逼人。
“两位这是什么意思?”
无回闻言反问:
“什么意思?本尊还想问小友,何故侵扰焚渊道友,闹得法则长河颇不安宁?”
魏钟闻言一笑:
“自然是因私仇,焚渊其尊为道祖,竟然不要脸到对我一个大罗主动出手,贫道这是报仇来了。
“怎得,二位前辈不允?”
此言占据道义高位,仙界纷扰皆是各大势力麾下修士解决,道祖出手极为少见。
然而焚渊却是破了规矩,袭击魏钟,落下口舌。
空痕闻言说道:
“小友所言自然有理,不过已经斩了对方两道投影分身,何故又追来长河之中?”
两人一黑脸一白脸,宛若唱戏一般。
“哼,二位满嘴道义,莫非是忘了焚渊手中的一柄法则小剑和仙锁?两位麾下讨伐我天道盟之事,还没有与二位算账呢。”
“天道盟祸乱仙界,吾等自当力伐。
“倒是小友,实力高强,前途光明,勿要被天道盟之人蛊惑。努力修行,与我等一同晋升道祖之位,开创道统岂不更好?”
空痕言语相劝,魏钟听得却是闷哼一声。
焚渊长河的时空封锁还没有散去,这是在防着魏钟呢,两者态度哪里似空痕所言那般温和?
“道祖,道统?二位认为在下该寻何等大道来的好?
“空缺的轮回大道?”
“这……”
无回与空痕面面相觑,仙界各势力有强弱,道祖之位自然有尊卑。
而空间、时间、轮回三道便是尊中之尊。
如今轮回空缺,道祖顶层便是无回、空痕二人。
两者对轮回之位都有觊觎,怎能容忍他人染指,而后与之坐在同一高度的位置?
“轮回之位,恐怕小友吞不下。焚渊这厮畏战脱逃,不符我等道祖风范。
“不如小友击溃之,占这焚渊长河,自此为新的焚渊道祖?”
魏钟嗤了一声:
“这等弱小长河,两位也说的出口。”
魏钟双眼打量着二人,时空之力于二者身周流转,看上去魏钟颇为羡慕。
无回二人明白魏钟觊觎他们力量,就要发言震慑,不料魏钟拍了拍手掌:
“焚渊长河虽然弱了些,但也不是不行。”
此等态度转变令二人面色齐齐一愣,旋即释怀大笑,以为魏钟就此妥协。
“好好好,既然小友已经答应,我二人立马安排。
“不过道祖之位更替并非小事,恐怕还得在众多同道面前见证。
“还请小友随我二人来……”
三人齐身飞遁,就此遁离焚渊长河。
界川之中,文绍满脸不可置信的说道:
“你要占焚渊道祖之位?为何?
“焚渊实力奇弱无比,当初混元道友便是第一个拿对方下手,就算要晋升道祖,也得选个强点的道路吧。
“而且你这分身占了道祖之位,岂不是上限被框死,我等计划又该……”
魏钟盘坐于其身前,闻言放下手中茶杯纠正:
“是同源体,并非分身。
“焚渊固然弱了些,但是这条道路却是我最容易接触的道祖之路。
“而且若不同意这时空二祖,我那同源体恐怕回不来了。
“至于我等计划……文绍道友认为,仙界之局何解?”
文绍立即回复:
“自然是打破仙宫统治,给散修留下更进一步的机会。”
魏钟摇头:
“那仙界长河之上,道祖之位,何其之多,打破统治,怎会简单?”
文绍眉头皱起:
“道祖多,杀便是,杀到有空缺之位,仙界修士自会取而代之。”
“然后呢?
“后来者取而代之,建立道统,成为新的仙宫统治者,继续欺压其他散修。”
文绍闻言一时语塞,似乎对方也拿这种情况没有办法。
魏钟缓缓站起身来:
“刀兵易起,但终非上策。
“只要道祖之位还在,仙界格局便不会改变。”
文绍抬头望向魏钟面露异色。
“难道魏道友还有法子将这道祖果位给抹除不成?”
魏钟摇头:
“抹除做不到,但是改变一二却并非不可能。
“吾等修士修行,无论凡、灵、仙,皆是灾劫相伴,但是到了道祖这一层却是与天同寿,无病无灾。
“道友不觉得有些不妥?一人占领道祖位,同修大罗皆是道路断绝,对方每占领一个世纪,便有一个世纪的天才因此陨落在大罗灾劫之下。
“这未免也太不讲道理了些。
“因此,与其诛杀道祖本人,不如让之主动从道祖之位上退下来。”
……
法则长河之内,魏钟与焚渊的擂台赛,在一群道祖见证之下正式展开。
场外众修激动不已,与凡间看那斗殴的凡夫俗子并无差异。
擂台之中,焚渊面色铁青,看向身前魏钟脸色满是阴沉。
尤其是当之双目扫向擂台之外,见着那高高在上的时间、空间道祖之时,这阴沉神色立即化作怨毒。
“焚渊道友,请!”
听闻魏钟邀请,焚渊就此回头:
“小辈,以为你今日伐我、以此争得道祖之位,以后就能坐得安稳?
“那两个老东西不过以一点蝇头小利安抚你罢了,待得日后,少不了逼迫驱使于你。”
魏钟神色未变,嘴角含笑:
“此事贫道自然知晓,就无需焚渊道友提醒。”
对方浑然不明白魏钟心中想法,急道:
“那你……”
魏钟摇头打断:
“时日不早了,外面的道友可都是等着呢。
“请!”
魏钟掌心闪耀赤红灵光,其中法则气息,与焚渊一般无二。
“好好好,死不悔改。贫道退这一步,待得日后看你如何。”
说罢,对方后退一步,完全没有动手的意思。
火焰烧灼衣袍,一轮大日在其胸口浮现,焚渊将手插入其中,掏出一团黑红火焰。
其色驳杂,外红内黑,一眼望去,内部似有无尽深渊。
“焚渊道果?”
魏钟一愣,外界旁观的众道祖也是愣神。
“这焚渊道果,既然道友想要,拿去便是。老夫做了这么多年的道祖,没尝到多少好处,反而受了不少窝囊气……”
焚渊述说过完,神色逐渐从不舍化为解脱:
“不如离去、不如离去……”
将焚渊道果一抛,就此离开擂台,化作遁光飞离法则长河,直坠仙界。
对方失去这道果,不再是道祖,而是货真价实的大罗金仙,自然无法在这长河之中长留。
魏钟将焚渊道果纳入手中,盯着其有些出神。
耳边传来无回的声音:
“恭喜道友获得焚渊道果!”
空痕附言,其余人等也反应过来,纷纷恭贺:
“恭喜……”
魏钟脸上却是没见多少喜色,拱手回礼,旋即在众人目光之下返回焚渊法则长河。
将道果吞服炼化,三日过后,长河颤动,昭示着新的焚渊道祖已然继位。
有道祖邀请魏钟品茶饮酒,皆是被之以熟悉果位而拒绝。
长河之内,一件赤红茅屋坐落上游。
茅顶土墙,色泽黑红,看似凡物,实则皆是由一缕缕焚渊法则堆积而成。
魏钟盘坐其中,闭目凝神,意识已经沉入体内。
多彩长河流淌,这正是魏钟人仙之根基,自身所铸的万法长河。
而在这长河一旁,便是焚渊道果,其与外界的焚渊法则长河联系紧密。
魏钟陷入犹豫,看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对于自身计划有了深深的怀疑。
“以自身道途撬动仙界法则,真当可行吗?”
意识化作虚幻身躯,抚摸二物,眼中神色明灭不定。
“从同源体得知的消息,的确有路径解决这仙界困局,但是……”
魏钟同源体一去良久,所途径的大千世界超一掌之数。
从这些世界之中获取了知识与力量,于仙界困局已有足够见解。
但是第六个世界,却是令魏钟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那是一个濒临泯灭的大千世界。
其上生灵死亡大半,法则长河已经混乱不堪,唯有“劫”之一道仍有留存,且格外壮大。
魏钟从中摄取力量,极大程度的壮大了自身的劫之道途。
其之强盛,甚至已经超出了自身的时光以及空间大道。
论其层次,恐怕足以征服仙界之中的劫之法则长河。
“想要将这劫之一道融合进入仙界之中,达到影响道祖层次,可不是个简单事。
“需要的法则力量,以及消耗的时间,都是极其庞大的。”
魏钟面露犹豫,正是因此。
“迟则生变,除非我以他法隐瞒,避开那两人的目光。徐徐图之,一边接受同源体传来的力量,一边暗中行事。”
此次参战之前,魏钟就从同源体那里接受了法则力量。
包括不限于击败焚渊的时空法则,劫之法则更是强大,只是被魏钟一直遮蔽隐瞒。
如今魏钟分化命元,同源体至少有八人。
此刻焚渊长河是一,界川中是二,另外其他大千世界还有六人。
也亏得魏钟所修心垣法则特殊,不至于重蹈混元覆辙。
“六人成长、一人中继力量,一人暗中行事。怎么也不至于栽进去。
“若是计划失败,大不了舍弃这具身躯力量不要,八体合一,我依然是我。
“而且目标仅仅是撬动仙界规则,而非彻底改写,需要的力量并非一界之力,还在我能力之内……”
思虑良多,魏钟终于下定决心。
双手一爪,相互靠拢,万法长河就此与焚渊道果相互接触。
两者碰撞,引得焚渊长河剧烈波动,仙界长河随之影响,众道祖纷纷面露异色。
无回感应到这股波动之中的时间气息,闷哼一声:
“想要将自身所修法则融入这焚渊法则长河之内,自不量力。”
空痕双眼微眯:
“倒也未必,此子天赋惊人,此番出手,说不定真能鼓捣些怪东西出来,彻底改变这焚渊长河之孱弱也说不定。”
无回摇头,两人交谈,丝毫不见忧虑。
在他们看来,在魏钟选定焚渊长河的那一刻,上限便是被钉死了,再也触及不了二者权威。
时日变迁,正如二人所预料的那般。
焚渊长河变强了,但强的有限,勉强超越一般的火行之道,足以与“阳”之长河比肩。
但也仅仅就这等程度罢了。
“此子还想囊括众多法则之道,走出一条新路,简直痴心妄想。”
万法长河的融入,自然瞒不过长河之中的道祖们。
不过这力量之薄弱,实在令人懒得理会。
魏钟见此开始频频现身于其他道途,查探空缺大道。
如此行径,又被解读为焚渊上限太低,魏钟意欲改道。
不出众人所料,才几十万年过去,魏钟就忍受不了“焚渊长河”的孱弱。
综合各种道路,最终成就了一条名为“煌湮”的道路。
此路综合焚渊、火行、阳系以及劫难等等多种特性,论强度已经超越了中位“阳之道路”。
引得众道祖纷纷侧目。
这下就连无回与空痕都是面露异色,惊讶于魏钟能耐。
不过“煌湮”的强度,也仅仅是强中位,达不到至高的层次,更别说触及时间、空间、轮回三道了。
两人对此并没有戒备之心,反而是想要看看魏钟究竟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魏钟一边接受同源体传递的法则力量,一边促进自身万法长河与“煌湮”道果的融合深度。
伴随着两者融合程度越高,“煌湮”道果越发耀眼,背后的法则长河也越来越强。
其余人等惊讶,但是见得魏钟百万年都未能再有明显突破,这些道祖纷纷摇头,大部分都将注意力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