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勇士搏象
广州周边,出现大批南诏国的罗苴子劲卒和战象部队。
南诏王室为了助唐剿灭草军,竟把老本钱都拿了出来。
此前,镇守桂林的草军驻防部队,已传来线报,大量南诏蛮兵进入唐境,烧杀抢掠。
南诏和唐朝已经议和多年,黄巢煽动南诏兵,也并非游说王室,只是派使者用金帛劝诱边境上一些不太服王室管束的部落酋长出手。
得到岭南西道被南诏蛮杀掠甚惨消息,草军上下当然以为,正是黄巢招引的那帮酋长发力了。
加上瘟疫肆虐,人心动摇,不免疏于进一步侦查。
没想到南诏主力混在乱局当中,一路烧杀着东进,再登上官军舰队,浩浩荡荡支援广州而来。
借异国之兵时,任其烧杀抢掠本国百姓,作为报酬,这在大唐并非新鲜事。
高祖李渊起兵,就曾借突厥兵助战,安史之乱时,唐朝又向回鹘借兵,作为回报,收复东京洛阳后,任回鹘将洛阳洗劫一空,满载金帛子女而去。
罗苴子是南诏从乡兵中精选出来的猛士,选拔标准极高。
其步卒选为罗苴子,需通过五重测试——“玷苍山顶立旗,先上到旗下,为一次上;蓦一丈三尺坑过,为一次上;急流水上浮二千尺,为一次上;弄剑,为一次上;负一石五斗米四十里,为一次上”。
骑兵选拔则要通过走马与弓箭考试。由于南诏是小国,战马不多,骑兵数量有限,其骑兵还要求能算能书,有一定文化水平。
南诏旗手将旗帜缚于长柄步槊之上,枪刃寒光闪烁,越衬得鼓满风激扬的猛兽旗幡虎虎生威。
他们冲击之中,不忘整队,形成一个个大阵向前移动,步履整齐划一,令大地为之震颤。
奔驰在最前方的战象,更是巨蹄所踏,所向摧溃。
大象用鼻子一卷,尖牙一冲,就能将简陋的寨墙撞个稀烂。象身上坚固的象轿中,还有控象之士,手持极长的矛槊,可以从上往下刺敌。
草军何曾见过如此阵势,柴存、王重隐两部之兵,很快被打得丢盔弃甲,一溃千里。
眼见草军营寨被攻破,兵卒四散逃窜,领头的南诏大将才麾旗发令,放开骑兵追击,刀枪飞腾,残酷收割草军士卒的性命。
“柴老将军。都说南诏兵不堪一击,不但曾败于雷帅、焰帅,连宋威这种货色也能拿南诏刷战功。”耿彪一面奔逃,一面对旁边的老将柴存道:“今个怎生变得恁般厉害?”
柴存活了六十岁,见多识广,听了耿彪问话,不由发出一声苦笑。
“南诏是小国,举国人口才一百余万,昔年穷兵黩武,与大唐相抗,男子十五以下悉发,妇耕以饷军。这样虽能建立一支大军,精锐却相当有限。”
耿彪如梦方醒:“是啦!咱才想起,南诏不是没大胜过朝廷。昔年号称名帅的康承训,曾在南诏手上吃过一次大败,损兵近万。”
南诏与大唐之间,终有巨大的国力差距。参与同南诏战争的,更有雷帅、焰帅这样的人杰,南诏寇边屡败,并不奇怪。
柴存点头道:“昔年诸将屡破南诏,真正能斩首万级以上的,只有雷帅高骈一人。南诏虽然求和,也没到战兵死尽的地步,终是国库空虚,民不堪命,耗不起了。”
“听柴老将军这么一说,这南诏真不是什么庸物。他们将精锐集中起来,果然点子扎手!”
草军的兵力,远不足以和庞大的大唐国家机器匹敌,完全是靠机动灵活的战术,一次攻击唐朝一部之兵。
南诏发其精锐近万人,以助朝廷,已足对草军形成可观的威胁。
更何况,草军刚被瘟疫袭击,战力颇有损耗。
耿彪和柴存的对话,颇有道理,却解决不了草军兵败如山倒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