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 > 第237章 与扶苏论法(一)【推荐票加更】

第237章 与扶苏论法(一)【推荐票加更】

比如叛国、谋反、奸细、刺探机密情报、倒卖重要物资、操控物价、发国难财等等这些大罪。

就可以用连坐制度嘛。

不仅要用,还要大用,夷三族都是轻的。”

“像是那些小偷小摸的案件,就没必要动用如此的大杀器了嘛。”

扶苏若有所思,就连蒙恬都看向了陈宏,目光中带着些许欣赏。

虽然陈宏的思路很简单,但在这个时代,依然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扶苏越想越觉得事有可为,要完全废除连坐制度,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说别的,他老父亲那里,伟大的始皇帝陛下,就不可能答应。

连坐酷刑,可以增强百姓对权柄的恐惧,维护权威的不可动摇,增强对百姓的控制力。

但缩小连坐范围,虽然实施起来依旧困难重重,但毕竟还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先生所言,看似简单,实则大道至简,有大智慧,吾受教了。”

“先生,敢问这秦律制定之弊端,其二是什么?”

扶苏对陈宏的称呼,已经悄然从“公子”转变为“先生”了。

显然是认可陈宏是个有才学的人了。

“其二乃是:条文繁杂,标准模糊。”陈宏言简意赅。

“哦,愿闻其详。”

扶苏来了兴致,蒙恬也仔细聆听。

就连吃瓜群众们,不知何时,也都跪坐在地,围成一圈,安静聆听陈宏讲述。

甚至是被揍成猪头的易小川也都爬起来,静静地听着陈宏讲话。

因为他发现,陈宏并不是他刻板印象里的文盲,而是真有点东西在身上。

虽然易小川并不承认陈宏就比自己优秀了。

换成是他这个穿越者来讲,他也觉得自己能讲得头头是道。

陈宏继续阐述:“所谓‘条文繁杂’,秦律涉及农田、赋税、户籍、市场管理等方方面面。

仅《秦律十八种》就包含近200条细则,普通百姓难以理解。

更有甚者,连执行律法的一些官吏都搞不明白要用哪种条文审判案件。”

“那先生以为该如何改进呢?”扶苏露出好奇求学的目光。

“第一步,就是整合多种多样、浩如烟海的秦律,进行精简,调和法律条文互相之间的矛盾,补上漏洞。

重新整合成一部统一的系统性的大律典——《大秦律》。

只需一部,便包罗万象。

让每一个需要判案、治理一方的官员

好好学习《大秦律》,有问题了,就可以翻开来寻找答案。

并将这一部律法公布出去,普及给百姓知道。”

众人皆听得骇然,就连扶苏也暗暗心惊。

这一听,就是个超级大工程。

律法涉及到方方面面,要统合成一本系统性的总律典,谈何容易?

就连易小川也惊了,他只是个穿越者,要他搞搞小发明还行。

整合大律典?

得了吧。

后世的律法他一本都没搞明白呢。

自古以来,修订律法,都是一个考验大智慧的超级大活。

非无上智者,外加智囊团队,不可为之。

他易小川就没见过哪个穿越者,敢以一己之力,整合律法的。

“应当定期公布律令条文,让‘乡三老’都来学习《大秦律》。

三老都是各乡最德高望重的人,让他们来传达帝国的意志。

把律法普及给百姓知晓,教化各乡百姓。”

“条文繁杂的弊端初步解决了,至于标准模糊嘛……

如《法律答问》中规定“罪疑从重”,此等模糊条款常被官吏利用以扩大刑罚。

律法解释权完全掌握在官吏手里,说判什么,就判什么。

就算是懂法的百姓,都无法反驳。

这很不好,要补上漏洞,条文清晰,压缩官吏对律法的解释权力,避免他们滥用律法,坑害百姓。”

“其三:赋役苛重,耗竭民力。”

“如法律规定成年男子每年需服徭役1个月,但实际上经常超期。

戍边、修长城、建陵墓,总有无数的大工程等着黔首们。

导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

“全国约2000万人口中,每年征发的徭役约 300万人以上,占全国人口的 15%左右。

修建骊山陵墓役使 70多万人。

修长城40万(另一种说法认为修筑长城征发了近百万劳动力,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还有观点认为巅峰时期征发了78万人)

修驰道/直道体系工程征发80万人。

南征百越征发了约50万士卒。

在北方边境驻扎了大量军队以防御匈奴。

仅蒙恬北击匈奴,率领的军队就有30万人。

如此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征发民夫士卒,耗竭民力。

不仅让许多民夫因为高强度劳动、环境恶劣,非自然死亡。

还让许多人长时间脱离正常的生产生活,导致有地无人耕种,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破坏农耕经济基础。

还导致了婚育时间延缓,人口比例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