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速度
到了明年第一季度末,能够完成扩军20余万就不错了。
归根到底还是缺钱,联邦政府缺钱,州政府也缺钱,几乎到处缺钱。
在1930年底这阵子
经济大萧条达到了最深重的程度,產业寒风笼罩北美大陆,就连最乐观的资本家都捂紧了口袋,不愿意做出新的投资。
胡佛政府通过加税和出台国家安全法规,成功的將发展的路子堵死了。
由英国牵头的国际斡旋显得也不上心,基本停留在一些无甚作用的冷餐会层面上,各国外交人员將其视作一种聚会形式,谈的都是离题万里的事儿。
从英,法,意,西,比这些欧洲国家的角度出发,巴不得楚国和美国能干上一仗,这將会形成巨大的需求,有助於世界性经济大萧条走出泥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停歇的十多年后,欧洲人对本土没有捲入战火的楚,美两大强国,抱有一种奇怪的排斥心理。
欧洲人普遍认为楚、美两国发了战爭財,藉机扩大了势力范围和经济影响力,从欧洲人的痛苦中赚了大钱,这让他们很不爽。
若是楚、美两国能够狠狠的火併一场,估计欧洲国家会乐见其成。
不管是哪一方输掉了战爭,在欧洲都是件好事。
正是在这种奇怪的心理作用下,以英国为首的国际斡旋,就明显出现敷衍了事的態度,进展自然不大。
到了十二月份
大楚帝国各大船厂建造的3.2万吨“震怒”级航空母舰纷纷棲装完毕,已经有4艘交付了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剩下的两艘还在紧张的棲装海试中。
早已经生產出来並且经歷长时间岸上训练的海军航空兵联队,纷纷入驻新的舰艇,並展开了海上战斗科目的训练。
彼时,美国只有两艘列克星顿级航空母舰,分別是“兰利”號和“游骑兵”號,前者是由运煤船改建,排水量1.78万吨。
具体技术水准,稍微逊色於大楚皇家海军装备的第2型“正义”级航空母舰。
而美国新发展吨位更大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尚在图纸阶段,计划於1931年投入建造,相关的经费都没有拨付。
在世界上
英国皇家海军作为先驱者,已经改装和正在建造“暴怒”號航空母舰、“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舰和“竞技神”號航空母舰三艘,並进一步发展舰载机。
扶桑海军也计划建造第一艘真正的航母“凤翔”號航空母舰,进入这海上军备发展的新赛道。
大楚帝国倾注全力发展的“震怒”级航空母舰,在1930年末陆续下水服役了五艘,加上原本的“正义”號,“自由”號和“公正”號,一下子就匯集了8艘航空母舰的庞大规模。
进入建造尾期的还有两艘航空母舰,全部建成服役也就在这一两个月时间內。
这时候
即便反应迟钝的欧洲人也感到了不同,战爭的脚步正在悄然的逼近北美,眼见著全面入侵的战爭已无法避免。
到了最后的当口,美国人才慌了。
美国海军的实力並不弱,根据《马尼拉裁军条约的规定,美国海军装备的都是新服役不久的主力战列舰,装备的354毫米大口径舰炮,实力相当强劲。
即便与大楚帝国的主力战列舰正面抗衡,亦不逊色半分。
大楚帝国的主力战列舰装备的是343毫米三联装大口径舰炮,背驼式布局,共计4座炮塔,拥有12门343mm口径巨炮。
大楚现役主力战列舰17艘,相比美国的12艘,也仅仅多了5艘,双方的差距並不大。
差距最大的在航空母舰上,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將大量的海军吨位给了这种新型舰艇,虽然在1930年末狂造了7艘航空母舰,依然没有突破条约规定的海军都未上限。
其代价就是削减了大量的主力战列舰,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將其或是转售,或是退役,或是乾脆当做靶船击沉。
1931年的元旦节姍姍来迟,此时在跨太平洋航线上,大吨位船队穿梭如织,战爭的脚步愈发临近。
在大楚帝国本土的报刊舆论和通讯社报导中,毫不掩饰对美战爭的意图,各种文章连篇累牘的分析报导,引发了全社会民眾的热议。
相关的话题,始终占据著社会舆论的中心位置。
帝国民眾对美国佬的印象极差,那些粗鲁的美国白人有著长期压迫虐待华裔的黑歷史,相关的报导在楚国民眾心中,都会引燃无穷怒火。
虽然欺负的是北方神州移居海外的民眾,可大楚帝国的民眾感同身受,对美国人的观感自然好不起来。
相关远征北美的话题,在帝国內得到普遍支持。
持续半年的大规模扩军备战,吞噬了海量的物料,將大楚帝国的经济生生的从衰退的边缘拽了回来。
1930年度,经济成长率竟然达到3.92%,出现了底部明显反弹。
新年伊始
首都马尼拉的各种高级军政会议接连不断,对美战爭的准备非但没有减缓,反而进入了最后的衝刺阶段。
1月12日,皇家陆军参谋总长楚郑匯亲王带著一大批高级將领,登上了前往北美的豪华邮轮,他们是最后一批赴美高级將领。
1月15日,以“震怒”號航空母舰领衔的第一特混编队,包含八艘主力战列舰,共计4艘航空母舰阵容,以及一大批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组成一眼看不到头的庞大舰艇编队,浩浩荡荡的向著太平洋对岸的哥斯大黎加州而去。
这一路上
航空母舰搭载的战斗机將会进行实战演练,持续提高对敌舰编队的攻击力,大战的帷幕即將拉开。
1月26日,第二特混编队从马尼拉港浩浩荡荡的启程,包含正义號,自由號和公正號三艘航空母舰,以及4艘主力战列舰的阵容,还有数以百计的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大型货船,运煤船,军火船等等组成的特混编队,向著北美方向驶去。
2月2日,第三特混编队从雪梨出发,目標直指下加利福尼亚的主要海军港口,遮天蔽日的船队布满了海面,声势极为惊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