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64章:皇差重,赈灾轻!蔫坏太监王岳

第0264章:皇差重,赈灾轻!蔫坏太监王岳

七月二十三日。

南直隶巡按御史曹正与苏州府、松江府、应天府三府知府接连呈递急奏,称三府之地遭遇巨大水灾,田亩民宅淹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地方正在紧急救灾。

小万历知晓后,在张居正的建议下,立即下旨给南京守备兼领中军都督府事,魏国公徐邦瑞和南京镇守太监王岳,命令他们立即组织人力、物力救灾,启用南直隶常平仓筹备粮,救济灾民,防止流民成盗以及瘟疫的发生。

苏州、松江、应天三府,皆属南直隶直管。

南直隶虽也设有六部,但总领一切的其实是南京守备官外加守备太监,南直隶所有官员都在他们的监管之中。

沈念听闻此事后,甚是揪心。

目前,苏州、松江、应天地界的早稻处于待收割状态,中稻刚刚拔节,此时发洪水,无疑将导致三地受灾的百姓颗粒无收。

对百姓而言,水灾比旱灾更加可怕。

洪涝所过之处,淹田淹房,几乎会摧毁一切。

许多底层百姓可能努力数载才能盖起三间土房,才能买得起一头耕牛,才能置办一批像样的农具。

但大水一冲,他们将一无所有,更悲惨者,甚至是家破人亡。

许多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若无朝廷救济,年轻力壮者大概率会成为流民盗贼,而年老体弱者即使能乞讨一口吃的,也大概率熬不过这个冬天。

另外,若发生瘟疫,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

这几日,沈念一直都待在户部衙门。

南直隶官员的受灾奏疏抵京后,通政使司都会抄录一份到户部,然后令户部根据地方官的汇禀情况,对灾情减免赋税进行定级,即全蠲、半蠲、蠲三分之一。

另外,若地方储备粮不足,还需户部拨赈灾银,以及根据地方提供的灾情册和仓储盘点册,确定赈灾银的数额与功用。

接下来的几日,南直隶诸官的灾情奏疏不断呈递到京师。

三府地界依旧在下雨。

受灾情况比初次汇禀时要严重得多,并且由于雨势过大,堤坝决口,造成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除了灾情实况汇报外,还汇报了地方官施行的一些措施。

比如:以工代赈,征调灾民抗洪救灾;召集地方商贾,募捐粮食救济灾民等。

其中,南京礼部尚书张四维的表现甚是抢眼。

其自掏腰包,在城外搭建粥棚,救济灾民,而后又命南京礼部的胥吏兵卒搭建数个流民棚,供流民居住。

虽有作秀的成分,但毕竟是在为灾民做实事。

……

这一日,入夜。

南京城,中军都督府(即南京守备府)。

南京守备兼领中军都督府事魏国公徐邦瑞、南京守备太监王岳与苏杭织造太监孙隆三人,坐在前厅,全都黑着脸。

这三人,看似以魏国公徐邦瑞为尊,其实就属他的地位低。

守备太监王岳是天子近侍,代表的是皇帝权威,徐邦瑞虽有爵位,但在他面前只能俯首称臣。

至于苏杭织造太监孙隆,乃文书房太监出身。

当下手握苏杭织造这个肥缺,地位不弱于司礼监秉笔太监。

王岳资历比孙隆要浅且小万历对孙隆更器重,故而三人目前的地位排名是孙隆第一,王岳次之,徐邦瑞居于末席。

三人的脸色之所以皆不好看。

乃是因当下,苏州、松江、应天三府的常平仓内根本没有什么存粮。

依照三个月前他们呈递给朝廷的常平仓储备粮账册显示,仓内存粮还有五万石,但目前,连五千石都没有,根本不足以救灾。

仓内无粮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擅自挪用储备粮,补去年收税不足之粮。

去年南直隶收税不足,魏国公徐邦瑞和南京守备太监王岳为了考绩与脸面,从其他地方买粮补足,然后今年又将常平仓储备的春粮卖出一些回本,还小赚了一笔,若无灾情,今年明年收税时动些手脚,两年就能将储备粮的窟窿补足,可惜出了水灾。

其二,江南织造太监孙隆为准时完成皇差,挪用储备粮,用来购买生丝和纺织机。

因皇差高于一切,外加也能沾上一点功绩,魏国公徐邦瑞和守备太监王岳便默许孙隆挪用储备粮。

简而言之。

当下三府常平仓的储备粮分别因补税和皇家差遣而被挪用,如今无粮救济灾民,又无法向朝廷要粮要钱。

造成此等情况,三人皆有罪过。

苏杭织造太监孙隆瞪眼道:“你们真是不像话,收税不足,最多不过就是官降一级,私自挪用常平仓储备粮,若使得民怨四起,如何向朝廷交待?”

魏国公徐邦瑞一脸委屈地说道:“孙公公,你莫五十步笑百步了,咱们难道不是一样?”

“放肆!我……我……是为皇家差事而挪用,与你们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性质截然不同!”孙隆语气严厉地说道。

魏国公徐邦瑞和守备太监王岳顿时都不敢吱声,但恨不得将孙隆挫骨扬灰。

他们身在南京,本是准备享清闲的。

只要没有兵变造反之类的大意外,他们活得将非常滋润。

即使这次挪用储备粮遇上了水灾,但若无孙隆挪用的那一部分,他们也能蒙混过去。

反而是孙隆到来之后,为完成各类宫廷御用和官用纺织品的任务,将南直隶诸官和百姓都折腾的不轻。

但皇差高于一切,他们敢怒而不敢言。

孙隆缓了缓,继续道:“因水灾,大量织工逃跑,还有大量机器受损,半个月内,你们务必再为我找来五千名女织工,另外,陛下还要为精武学院的教习与九百学员打造一套冬季袍服,冬月之前必须完工,内帑仅仅拨款五千两银,当下还缺五万两,你们想想怎么补吧?”

听到此话,魏国公徐邦瑞嘴巴一撇,面色阴沉了下来。

“孙公公,就当下而言,莫说五千女织工,五百都找不到,莫说五万两,五千两都没有,目前,南直隶必须以赈灾为主,至少先让面子上过得去。精武学院的袍服还是朝后放一放吧,你向陛下汇禀,陛下一定能体谅咱们的难处!”

唰!

孙隆瞬间站起身来。

“让陛下体谅咱们的难处,谁能体谅陛下,你可知,精武学院对陛下意味着什么,那是陛下亲自提出的新政举措,年底,陛下检阅学员亮相的成果将决定陛下何时能够亲政,此事耽误了,你有十个脑袋也不够被砍的!”

在孙隆眼里,水灾肆虐之下,他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才是真本事,小万历才能更加器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