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日历悄然翻至 1967年。元旦的喜庆尚未完全褪去,香港长江工业集团总部的会议室已汇聚了全集团的核心力量——不仅有集团高层坐镇,各子公司的掌舵人也悉数到场,每个人面前都摊着厚厚的年度报告,空气中弥漫着对新一年的期待与审慎。
会议伊始,陈光良示意各子公司负责人依次汇报。
新丰纺织集团的林建云率先起身,声音沉稳有力:“截至 1966年底,新丰纺织全球员工近万人,其中香港本土超 6000人,海外分部(以尼日利亚、新加坡为主)达 3600余人。去年全年营收突破 4亿港币,地域分布上,香港占 75%,非洲(尼日利亚贡献九成以上)占 20%,东南亚占 5%产品结构更显优化,成衣占比 55%,纺织印染 32%,自有品牌‘鳄鱼恤’占 13%——成衣与品牌业务的显著增长,让集团附加值提升了近 18%。尤其‘鳄鱼恤’,已在台岛、新加坡、日本、吉隆坡等海外市场开设 23家门店,海外营收几乎与香港本土持平,日本市场更是以每月 15%的增速攀升。”
这番数据让会议室里泛起低声赞叹。
新丰纺织作为长江工业的“压舱石”,从 1930年代上海滩起步,三十余载风雨中始终稳居行业霸主之位。它不仅是香港纺织业的奠基人——1930年代中期便赴港设厂,抗战时期为前线供应大量军需布料;战后更率先在荃湾建起规模化工厂园区,为香港培养了上万名纺织技术人材,被誉为“香港纺织业的黄埔军校”。
这份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陈光良的长远布局:从力推技术迭代,引进欧洲最先进的纺纱设备,到主动开拓海外市场,从印尼、巴基斯坦的市场,到欧美、非洲的销售网络,甚至在南非、尼日利亚建立成衣加工厂,每一步都透着远超时代的远见。
紧接着,荣昌重工集团的孙德和汇报:“截至去年底,荣昌重工员工 9500余人,其中冶炼厂 2300人、机械设备厂 1200人、造船厂(主营荣昌游艇)6000人。全年营收 6.5亿港币,钢铁产量达 25万吨,除满足集团内部需求外,对外销售 8万吨,客户涵盖东南亚铝合金、铜材等有色金属产量突破 3万吨机械设备板块,注塑机、冲床、电机等产品占据香港市场很大份额,并对外出口最亮眼的是荣昌游艇,去年出口 2600艘,覆盖欧美、中东中高端市场,创下 3亿多港币,成为香港游艇出口的龙头企业。”
这份成绩单,悄然打破了“香港无重工业”的偏见。世人多以为香港只擅长轻工业,却不知重工业的发展需长期技术积累与持续投入——前世香港工业没落,根源在于多数企业主沉迷房地产短期暴利,放弃对实业的深耕。而陈光良却坚持二十年如一日投入荣昌重工,从引进德国冶炼技术,到自主研发游艇设计,一步步将其打造成香港重工业的标杆。
随后,华泰塑胶(华泰玩具)、美的电器、合和拉链等子公司相继汇报。
华泰玩具的塑胶玩具去年出口欧美 1200万件美的电器的晶体管收音机销量突破 50万台合和拉链占据香港服装辅料市场 60%份额,并对外出口。
汇总数据显示,长江工业集团 1966年全年营收 16.8亿港币,占香港全年工业总产值的 10.3%,利润更是突破 1.3亿港币。
过去二十年,长江工业始终以稳健的实业根基,稳压以地产为主的长实集团,成为陈氏商业帝国真正的基石之一。
毫不客气的说,在本港为陈光良家族带来最大影响的,不是环球集团,不是长实集团,也不是平安集团,而是长江工业集团。
用工人数一度高达四五万人的场景工业集团,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岗位问题。
待所有汇报结束,陈光良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全场:“从今日起,集团启动两项核心调整:第一,淘汰夕阳产业——塑胶花、假发业务即刻停止自主生产,转为代理模式,生产线售出,厂房自用,回笼资金全力投入电子电器、机械设备研发.第二,全集团员工薪资普涨 15%,基层工人月薪不低于 180港币,技术岗位不低于 250港币,管理层按绩效追加奖金。”
话音刚落,会议室瞬间安静,随即响起低低的议论声。有高层忍不住问:“陈生,香港不少小工厂月薪还停留在 30-100港币,我们普涨 15%,会不会引发行业震荡?而且眼下内地风波未平,港府就放任局势发展吗?”
陈光良摆了摆手,语气坚定:“港府的态度不重要,重要的是香港工业的根本问题——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早已积累下深重的社会怨气,内地风波不过是导火索。要想香港工业走得远,这场阵痛必须经历。我们主动涨薪,既是稳住员工人心,也是为行业树立标杆——企业赚到钱,就应该考虑给员工更好的福利待遇。员工福利待遇好了之后,也会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工作质量。”
这番话让众人茅塞顿开,纷纷颔首:“是,陈生!”
会议结束后,陈文恺走进董事长办公室,轻声喊了句“爸”。
陈光良示意他坐下,目光中带着期许与关切:“今年注定是多事之秋,香港局势怕是会有波动。如今你已是长江工业三把手,我和你郭叔叔逐步退居二线,集团的日常运营多靠你牵头,压力不小吧?”
29岁便能执掌如此庞大的工业集团,在香港商界堪称传奇。
但陈文恺并未露怯,笑着回应:“集团目前无负债,现金流充裕,传统产业稳中有升,新兴产业增速喜人,整体根基扎实,谈不上压力。只是长远来看,我们在电子电器的核心技术、机械设备的精密制造上,研发时间尚短,还需持续投入”
陈光良眼中闪过赞许:“有这份清醒就好。大胆去做,技术研发我已批了 2000万港币专项基金,与香港大学、理工学院合作建实验室;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找我。”
陈文恺点头应下。
他知道,父亲虽计划在局势紧张时出国避风头,却早已为家族第二代铺好了路——不仅加强了四位兄弟的安保力量,更在集团内部搭建了稳固的管理架构,确保陈氏实业根基在风波中稳如泰山。
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尽,伦敦郊外的百年庄园已浸在春日的柔光里。
这座占地超 22英亩的城堡,草坪修剪得如绒毯般整齐,水仙在花丛间绽出嫩黄的花盏,尖顶塔楼映着暖阳,泛着温润的鎏金光泽——这是陈光良与奥黛丽赫本在欧洲的家,也是三个孩子肆意生长的乐园。
专车缓缓驶入庄园大门时,陈光良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致,嘴角不自觉地弯起。车门刚开,一抹粉色身影便扑了过来,8岁的陈黛怡穿着公主裙,小胳膊紧紧环住他的脖子,软糯的声音裹着雀跃:“爹地!你终于来啦!我跟妈咪说要给你留草莓蛋糕,一直没让厨房动呢!”
陈光良笑着抱起女儿,在她鼻尖轻轻刮了下:“这么乖?看来爹地没白疼你。”
奥黛丽赫本站在台阶上,米白色羊毛连衣裙缀着细碎的雏菊绣纹,腰间同色系腰带衬得身姿愈发纤细。她走上前自然地挽住陈光良的胳膊,眼中盛着温柔:“一路辛苦了”
岳母艾拉也从客厅迎出,素雅的丝绸长裙衬得她气质温婉,握着陈光良的手笑道:“你一来,孩子们的心才算落地。”
走进城堡大厅,挑高穹顶下的水晶吊灯折射出暖光,壁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墙上的古典油画泛着岁月的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