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皓只觉一股寒意自脊背悄然升起,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本就有些忐忑的心愈发慌乱起来。
此刻,刘禅口中滔滔不绝地说着那什么人人如龙的宏大计划,以黄皓不过是一个宦官的浅薄见识,自然如同天书一般,让他听得云里雾里,完全摸不着头脑。
不过,刘禅话里话外提及的变革之类的字眼,黄皓倒是能隐隐约约听出些门道来。
他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揣度,大抵的意思,莫不是要搞什么变法吧?
说起变法,黄皓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许多古时的典故。
像那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但商鞅本人最终却落得个车裂的悲惨下场。
还有吴起变法,吴起在楚国进行变法,极大增强了楚国的国力,可最后也难逃被贵族杀害的命运。
这些变法的故事,黄皓还是有所耳闻的。
黄皓心里清楚得很,自古以来,就没有一场变革是不流血的。
即便变革到最后,不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那也势必人头滚滚落地。
想到此处,黄皓不禁暗自思忖,这位太子殿下,大概是在继位之后,心怀壮志,想要搞一场变法,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只是,刘禅又忌惮于像萧和这类功臣的阻挡。
毕竟,这些功臣在朝廷中经营多年,势力蟠根错节,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
准确来说,是荆扬功臣集团。
再准确点,就是荆襄集团。
这个集团,几乎囊括了萧和、诸葛亮、庞统、黄忠、甘宁、魏延、陈到等众多开国功臣,人数之多,几乎占了七成。
甚至于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天子河北元从,也可以算入荆襄集团之中。
他们在朝廷中位高权重,几乎占据了三公九卿的一多半职位,在朝廷的决策拥有着压倒性的话语权,可谓是举足轻重。
这个以萧和为首的勋贵集团,若是集体反对你这个新天子搞变法,那你这变法还能搞得成吗?
想到这里,黄皓仿佛突然间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刘禅此次独自统军伐汉中的深意。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忙道:
“奴婢明白了,太子殿下之所以要独自统军伐汉中,就是要利用这一战,真正在军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这对于日后推行变革是至关重要。”
“殿下之所以点的皆是北人谋臣武将,就是为了向他们展示自己怀柔笼络之心,让这些北方将领感受到殿下的重视和信任,好诱使他们尽皆投入殿下的门下,成为殿下变革的坚定支持者。”
“这些北方曹魏降臣,虽然在权位上不及荆扬集团,但他们人数众多,其中不乏贤臣良将。”
“而且,他们背后还有整个北方诸州作为强大的后盾,倘若殿下能将这些人笼络住,将来就能扶持他们逐步蚕食荆襄勋贵的权位。”
“如此一来,殿下才能真正做到政由己出,随心所欲的推行自己的变革。”
“不知奴婢猜的对也不对。”
黄皓洋洋洒洒地说罢,向着刘禅恭恭敬敬地一拱手,眼神等待着刘禅的回应。
刘禅眼眸一亮,那目光中满是嘉许,看向黄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