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罗汝才肯定是不敢这么干的!
因为真要这么做的话,就有点强迫崇祯原谅的意思了,到时候即便崇祯当面不会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也会憋着一股火,搞不好哪天这股火就会烧死他自己。
再者说了,这些人之所以会缺胳膊少腿全都拜他所赐,万一到时候有人在崇祯面前告状,那他自己不就完犊子了吗?
因此带这些普通的农民进京来是最为合适的,既不会显得刻意,又不会带有强迫崇祯的意思。
这样想着,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京城。
而当他们踏入京城的那一刻,很快就被京城的繁华程度给震撼到了。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以前去过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西安府了,在他们印象中,西安府已经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城市了。
但是京城比西安府明显繁华了无数倍,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再加上此时正值年关,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那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一场热闹的交响曲。
除此之外,这京城的马路也让他们感到震惊。
只见这马路宽阔平坦,比起那些坑洼不平的青石板路好走了无数倍,马车在上面行驶起来十分平稳。
罗汝才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至于他身后坐在马车内的一众农民,也早已被周围的一切震惊的目瞪口呆了。
大有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摸样。
进了京城之后,罗汝才一行人便被安置到了一家客栈进行休息。
毕竟他们的身份有点特殊,算是俘虏又算是朝廷的武将,前来接应的锦衣卫也不知道该怎么安置他们,只能让他们先在客栈休息,随时准备接受皇帝的接见。
很快,罗汝才进京的消息就传到了朱慈烺那里。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朱慈烺也是有了几分兴趣。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中,罗汝才这个家伙本应死在李自成手里,然后李自成彻底掌握了农民军势力,并且最终推翻了明朝。
但是没想到罗汝才这个家伙却背叛了李自成,并且造成了李自成近十万人的伤亡,还逼迫李自成逃向了四川。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一位“人才”。
想到这里,朱慈烺便吩咐道:
“下午带他来东宫,本宫想要见见他。”
前来汇报消息的锦衣卫听到这话,赶忙拱手说道:
“臣遵命。”
随后便告退了。
很快,另外一边的罗汝才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当得知马上要见的不是皇帝,而是太子的时候,罗汝才多少还是有些懵逼的。
不过很快他还是恢复了镇定,因为他深知在这京城之中,一切都要谨慎行事。
于是他简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之后,便跟着锦衣卫出了门,直奔东宫而来。
进入东宫之后,便有一个小太监领着罗汝才来到一处花园之中。
只不过此时正值冬季,这花园内也是一片衰败之景,显得颇为萧条。
小太监将罗汝才带到一处亭内,然后说道:
“请大人先在这里喝杯茶,太子殿下马上就到。”
罗汝才连忙道谢:
“多谢公公。”
那小太监微微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
等那小太监走后,罗汝才却有些心绪不宁,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打着石桌,眼神有些游离。
没办法,因为他从来也没了解过这位太子,不知道这位太子性格如何,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就在这时,罗汝才的目光突然被一旁的一处东西给吸引住了。
而这个东西赫然便是朱慈烺正在研究的温室大棚。
那大棚用竹子搭建而成,外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油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罗汝才并不认识这个东西,只觉得有些新奇,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大棚,试图看出其中的奥秘。
突然就在这时,只见从那温室大棚中钻出了两个少年,两人一脸灰头土脸,头发上还沾着一些草屑,
罗汝才只是看了一眼便没再在意,因为从这两人的装扮来看,怎么也不可能是太子,多半是东宫内的小太监罢了。
想到自己即将要面见太子,罗汝才连忙又正襟危坐起来,他挺直了腰板,双手放在膝盖上,随时等待太子的召见。
也就是在这时,那两个少年也发现了罗汝才,随后直接走了过来。
其中一人开口问道:
“你就是罗汝才?”
罗汝才抬头一看,发现说话的正是之前看到的其中一个少年。
他不知道对方为何这么问,但还是连忙起身拱手道:
“在下正是罗汝才,小公公安好。”
那少年听到这话,突然一下子‘噗嗤’笑出了声,仿佛听到了什么极为好笑的事情。
旁边的另一个少年听到这话瞬间也是变了脸色,然后立马大声呵斥道:
“你这瞎了眼的东西胡说什么,敢把太子爷当做太监!你不要命了?”
没错!
此时此刻出现在罗汝才面前的压根就不是什么小太监,而是朱慈烺和马宝。
之前吩咐完锦衣卫将罗汝才带来之后,朱慈烺就又开始忙活起温室大棚的事儿。
只不过干这种事情他之前穿的那些衣服都不太合适,所以就让马宝搞了一套适合干活的衣服。
只是没想到刚一出来就遇到了罗汝才,更没有想到他这个大明太子居然被罗汝才认成了小太监。
与此同时,罗汝才听到马宝的呵斥之后当下就懵了,他的嘴巴微微张开,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满脸都是不可置信。
因为眼前这个少年的形象真的和他印象中的太子很不符合。
在他的想象中,身为大明太子应该是身着华丽服饰,气质高贵不凡,而不是像眼前这个少年一样,一脸的灰尘,穿着朴素的衣服。
就在这时,朱慈烺摆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