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285章 吃我一套阳谋,来自网络时代的算计(二合一章)

第1285章 吃我一套阳谋,来自网络时代的算计(二合一章)

拎着印花布包、揣着搪瓷缸子的家长们凑在“热烈欢迎日本小林制药洽谈中医药合作”的横幅下,手指着“日本”“合作”几个字,声音里满是惊喜和不敢置信。

“日本的药企来咱们学校谈合作?”一位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整齐的父亲拽着身边的儿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激动,“我就说这学校选对了!你看,学中医不光能在国内治病,还能跟外国人打交道,以后说不定能把咱们的中药卖到国外去!”

他儿子是刚考上的新生,手里攥着录取通知书,原本还因没选上热门的工科有些低落,这会儿眼睛亮了亮,忍不住凑到横幅前,仔细看着上面的字。

旁边几位母亲也凑在一起议论,其中一位手里还抱着刚买的《中医基础理论》课本:“之前听人说中医冷门,找工作难,我还担心呢。现在看来,这中医是要往大了发展啊!连日本人都来求合作,以后咱们孩子毕业,还愁没出路?”

另一位母亲连连点头,指着不远处扛着相机的记者:“你看还有记者来拍呢,这事儿肯定能上报纸,到时候全国都知道咱们中医药大学有本事!”

人群里,几个戴着校徽的学生会老生也被围了起来。

“日本药企真的要跟咱们合作吗?是要把咱们学校研发的药卖到日本去吗?”一个扎着麻花辫的新生姑娘睁着大眼睛问。老生笑着点头:“不光是卖药,听说还要合作搞研发呢!之前咱们学校的方言学长,就是去年的高考状元,还跟他们谈过技术细节呢!”

这话一出,周围的新生更兴奋了,有个男生嘴里念叨着:“我以后也要像学长一样,搞中医研发,让外国人也认可咱们的中医!”

人群中,也有几位头发花白的乡村老中医,是陪着孙子来报到的。

他们看着横幅,眼里满是感慨。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中医说:

“想当年,中医被批得抬不起头,医院都快办不下去了。现在好了,有年轻人愿意学,还有外国人来合作,咱们的中医总算有救了!”

旁边的老中医连连点头:

“这横幅挂得好啊,不光是欢迎日本人,更是给咱们中医人长志气!以后咱们的中药,再也不是只能在国内小打小闹了!”

看着楼下被横幅和人群围住的热闹场景,在隔壁的研究院门口,赵锡武拿着手里的搪瓷缸子轻轻晃了晃。

他对着一旁的同样在等着小林一雅到来的方言说道:

“你这小子,鬼主意就是多!”

赵锡武伸手拍了拍方言的肩膀:

“我早上看到横幅挂出去,还琢磨着是不是太张扬了,现在看来,这步棋走得妙啊!”

“这条横幅哪里是欢迎日本人,分明是给咱们整个中医界提气!让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学中医、要不要信中医的人看看,咱们的东西不光能治病,还能让外国人找上门来合作!”

“更妙的是你那‘公开化’的心思。小林一雅选今天来,打的什么算盘,咱们都清楚,就是想趁开学忙乱,钻咱们的空子,在条款上打折扣。可你把横幅一挂,记者一请,把这谈判摆到了明面上,他还敢耍花样吗?”

他指着不远处正在调试相机的记者:“只要他敢提半个‘条件打折’,明天报纸上一登,‘日本药企谈合作缺乏诚意’的名声就传出去了。他背后的革新派要的是‘打破垄断’的好名声,最怕这种舆论反噬,你这招,是掐准了他们的七寸!”

方言笑着摆摆手说道:

“也不全是我想的,也有玉川教授的功劳。”

这会儿研究生班的岳美中教授也在现场,他对着方言说道:

“本来想着今年招新生,咱们还得苦口婆心说‘中医有前途’,现在不用了,一条横幅,一场公开的洽谈,比咱们说一百句都管用。这些学生和家长心里有了盼头,咱们中医的底子才能慢慢补回来。”

“这招用的漂亮,你小子这脑子我算是服了。”

方言笑了笑,这不就是网络时代搞流量的基操嘛!

借已有场景的关注度,绑定核心目标,实现价值放大。

1978年虽无“流量”“曝光度”等现代概念,但“关注度”的价值逻辑从未改变:新生开学本就是校园乃至社会的焦点,尤其首都中医药大学因方言成了“热门校”,自带话题性,这是天然的流量场景。

而日本药企来访谈合作是稀缺的国际话题,二者绑定后,既让新生、家长对学中医有前途产生直观认知,解决了中医专业的“信任度”问题,又借助开学的热闹场景放大了“中医受国际认可”的信号,甚至吸引媒体主动跟进报道,这与现代“借热点、造话题、扩影响”的流量玩法,内核完全一致。

接着方言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一直等到上午十点,才开到小林一雅他们的车队从远处开了过来。

小林一雅昨天晚上落地首都机场,是由卫生部接待的,他乘坐的红旗轿车缓缓驶入首都中医药大学校门,他正低头和助理核对洽谈的核心条款,眼角余光却先捕捉到了校门口悬挂的两条横幅。

左侧“热烈欢迎 1978级新同学”的红色横幅尚在预料之中,可右侧那条“热烈欢迎日本小林制药洽谈中医药合作”的标语,却让他的动作猛地一顿,握着笔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社长,这……”助理也看到了横幅,语气里满是错愕,“不是在研究院谈吗?学校门口怎么会挂这种横幅?”

小林没有立刻回答,眉头紧紧蹙起。

他透过车窗仔细观察,横幅下围满了拎着行李的新生和家长,不少人正指着“小林制药”几个字低声议论,还有三位挎着相机的记者正对着横幅调整镜头,显然是早有准备。

这分明是中方把他的到访当成了一件公开的大事来办。

这对吗?

“不对。”

小林的声音沉了下来,指尖在公文包的边缘轻轻敲击,“他们是故意的。”这家伙也是老狐狸了,瞬间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自己选在九月一号开学日来,本是想利用中方忙于迎新的混乱,在谈判中抢占先机,可中方却反将一军,把他的到访与新生开学捆绑在一起,用公开的场景断了他“耍花样”的可能。

若是在封闭的会议室里,他还能就技术对接、供应量等条款与中方讨价还价,甚至提出“打折扣”的要求;可现在,这么多家长、学生和记者看着,一旦他在条款上表现出半分犹豫或苛刻,明天的报纸上很可能就会出现“日本药企谈合作缺乏诚意”的报道。

这不仅会损害小林制药的声誉,更会让背后革新派“扶持民企、打破垄断”的形象受损,这是直接掐准了他的软肋。

八嘎!这是谁想的主意?

小林一雅心里已经骂开了,这时候助理问道:

“社长?他们是想让我们去学校谈吗?”

看着自己助理有些天真的样子,小林一雅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他们在给我设套,这横幅背后有高人!”

助理茫然,没明白小林一雅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高人?

不就是挂了个横幅吗?

还挂错地方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整理了一下西装的领口:

“只能见招拆招了。记住,一会儿谈判桌上,关于条款的底线绝不能松口,但态度要放软,别被记者抓到把柄。”

说话间车已经到了研究院门口,这会儿摄像和献花的孩子已经准备好了。

周围还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

顿时把隔壁学校门口的人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赵锡武还有岳美中教授站在最前面,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小林一雅推开车门,目光在前面两个人身上扫过,然后又看向他们身后,没有看到他最忌惮的王玉川教授,但是那个年轻天才中医师方言在队伍里面。

这会儿献花的孩子已经走了上来。

两个扎着羊角辫、穿着碎花裙的小姑娘捧着用玻璃纸包好的向日葵花束,站在最前面,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刚停下的红旗轿车。

赵锡武率先迈步上前,脸上堆着温和的笑意,岳美中跟在他身侧,方言站在队伍中间,目光平静地看向车门,周围的记者见状立刻围了上来,相机的快门声“咔嚓”不断,还有好些新生和他们的家长也挤在人群后探头探脑,想看看这位“从日本来谈合作的老板”长什么样。

小林一雅先整理了一下西装下摆,才缓缓走下来。

他脸上立刻扬起标准的商业微笑,两个小姑娘走上前,把花束递到小林面前,脆生生地说:“欢迎日本叔叔!”

小林弯腰接过花束,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几分,还伸手摸了摸其中一个孩子的头,用生硬的说:“谢谢小朋友,花很漂亮。”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看似温馨的场面,落在记者和家长眼里,都是“中日友好、合作愉快”的证明,他若是有半分不配合,反倒显得小气。

对着赵锡武微微鞠躬:“赵院长,久等了。感谢贵方的热情接待,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小林社长远道而来,我们理应尽地主之谊。”赵锡武伸手与他相握,语气诚恳,“今天正好是我校迎新,热闹了些,还请不要介意。”说着侧身让开,指了指旁边的学校方向。

岳美中这时也上前寒暄:“小林社长,我是岳美中。今天能当面交流,实在荣幸。”

“岳教授客气了,贵国中医药的深厚底蕴,才是我们此行学习的重点。”小林客套着,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扫过人群,尤其是那几位举着相机的记者,心里暗叹:中方这手“借势”太狠,连孩子和鞭炮都用上了,把他的“公开亮相”安排得明明白白,半点退路都没留。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