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65章 你办事,朕放心

第865章 你办事,朕放心

这是总体战略,决定是否继续打。

朱由检颔首说道:

“既然卿说能打,那就继续再打。”

“朝廷为辽东之战做了那么多准备,不能因为几千人的小败,就把投入的成本全部沉下去。”

“建虏都出动了,那就派兵去打,直到打不下去为止!”

确定了辽东之战的总方针,打到打不下去为止。

在此之前,无论是胜是败,都不影响这个战略——

大明就是要和建虏拼消耗,拼对战争的承担能力。

朱由检相信已经部分动员起来的大明,拥有堆死建虏的实力。

成功说服皇帝继续打,甚至发现皇帝比自己还坚决,袁可立心中振奋,继续道:

“辽东要打,但也不能完全按先前的计划打。”

“根据沈阳的暗探传来的消息,黄台吉动用了八旗中的六个旗。”

“留下的只有正蓝旗、镶蓝旗,还和他不完全一条心,救援科尔沁都没去。”

“既然如此,臣以为可让关宁军牵制这六旗,让黑龙江等地的兵马征服科尔沁。”

“甚至在两蓝旗出动时,伺机吃下这两旗,削去建虏枝叶。”

这是把关宁军的职责,由主力决战吃肉,转为牵制建虏主力,让其他各军吃肉。

放在以前关宁军不可能答应,他们在出征前普遍满怀信心。

但是在赵率教一战而殁后,再给他们安排这个任务已经容易多了。

其他关宁军已经认识到,建虏没那么好打。

既然如此,先用东江等军消耗建虏,就成了关宁军的选择。

他们可以在建虏削弱后,再和建虏决战。

朱由检听着袁可立的规划,对此连连点头,赞赏道: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

“卿能随机应变,已经有岳武穆运用之妙。”

“这场战事交给你,朕放心。”

继续明确对袁可立的支持,坚定他的信心。

甚至,他已经打算把“你办事,朕放心”六个字传出去,让朝野上下知道自己的心意。

袁可立已经感动得无以复加了,觉得当今皇帝真是知人善任的好皇帝。

不过想到孙承宗那边,他在犹豫之后说道:

“孙督师整军尚可,但是用兵打仗,却着实不够熟悉。”

“臣以为辽东的前敌委员会,应承担更重的责任。”

显然,他也察觉到孙承宗在指挥作战上有缺陷,认为应该给武将更多的权力。

朱由检同样如此认为,他对袁可立主动提出这一点很赞赏,认可道:

“前敌委员会,确实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但是前线战事瞬息万变,到底需要个负责人。”

“这样,以辽东督师孙承宗为总护军,负责军政事宜。”

“前线后勤如何、要不要打,都是总护军的责任。”

“辽东提督尤世禄为总指挥,在总护军决定要打后,怎么打就是他的责任。”

“总指挥调兵遣将不受干扰,总护军也要配合行事。”

明确孙承宗和尤世禄的职责,给指挥军官更大的指挥权力。

军中双主官制度,进一步磨合完善。

袁可立这时也顾不上维护文官权力了,对此非常赞同。又说道:

“此次赵将军战殁,也有指挥上的责任。”

“请陛下明确下旨,不许指挥军官上阵。”

朱由检对此有些犹疑,询问道:

“朕先前说过,各军都要拟定指挥顺序,前一指挥人选阵亡或无法视事时,由后一位接替。”

“赵率教这次出战,有没有拟定指挥顺序?”

“该接替的军官,有没有接替指挥?”

袁可立这下也有些语塞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相关消息。

不过从赵率教战死后军心大乱来看,明显没有人站出来指挥。

若非佟瀚邦主动出寨接应稳定军心,可能死的人会更多。

所以他只能道:

“或许拟定了指挥顺序,但军中没多少人在意。”

“关宁军是旧军队,还残留着很多旧军习气。”

“各将带领的家丁,根本不听他人指挥。”

朱由检当即面露怒色,恨声道:

“就是因为旧军队不堪战,所以朕才整训新军。”

“关宁军能打还好说,朕可以宽容他们点。”

“但是现在他们因为旧军习气战败,还有什么理由抵制整编?”

愤怒地声讨关宁军一通,朱由检安排道:

“让孙承宗组织一下总结会,把这次战败的教训,原原本本地总结出来,并且加以改进。”

“谁敢抵制,那就立刻解职,直接发配海外。”

显然,他对关宁军的现状,已经无法忍受,在战时就迫不及待整训。

他要让关宁军知道,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必须要服从朝廷的指挥,主动拥抱新时代。

——

孙承宗收到袁可立发来的回复后,明显听到了皇帝的潜台词。

这次战败的责任朝廷是不深究了,但是他们关宁军必须拿出态度来。

痛定思痛、深恐身败名裂的孙承宗,第一时间召开了前敌会。

会上不但按朝廷命令明确了总护军和总指挥的职责,还下令各军认真总结,汲取经验教训:

“大宁之战,东平军完败七千建虏。”

“牛庄之战,关宁军九千精锐,面对建虏脆败。”

“现在已经是不得不改的时候了,各军必须整训,汲取牛庄之战的教训。”

把皇帝提到的指挥顺序、双主官等制度,彻底落实下去。

家丁也要按照规定整编,不能再如此无序、如同私人军队。

营以上指挥军官不提倡冲锋陷阵,被再一次说明。甚至以满桂为例,指出他这个大明第一猛将,现在都很少亲自冲阵。

接下来还发现了赵率教保留姓氏旗号、私自打出“赵”字旗等疏漏。番号旗制度再一次被重申,防止被敌人从中发现更多信息。

战场上血的教训,逼迫大明军队进步。关宁军在临战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改变。

朱由检得知之后,对孙承宗的态度颇为满意。对他请求的抚恤赵率教,同样表示认可。

不管如何,赵率教都是为大明战死的,还是主动出击,而非逃跑流窜。

这样的将领如果不抚恤,会让很多人寒心。就算他能力有缺陷,也是非褒扬不可。

参照丘福战死后成祖的处置,朱由检册封赵率教后裔为世袭指挥,但要迁往海外。同时赐下恤典,允许立祠奉祀。

赵率教后人感激不已,并且响应皇帝的号召,主动转为世袭子爵,前往海外开藩。

其他战死将士,也获得相应抚恤。关宁军没有因为这次战败气沮,反而积极整训,准备报仇雪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