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让人瞩目的,是艾南英和张峣一起,被授予公共服务奖,并且被皇帝特赐元士出身——
如此奖励,让与会人员人人羡慕,这代表着他们有了入仕的机会。
众多新闻从业者,感受到了皇帝对他们的重视。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在明年获得这个奖项。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张峣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当着众人的面表示:
“这个奖项虽是授予我,其实却是在表彰众多为雇工争夺权益的人。”
“张某身为受益者,以后会更加尽心为公众服务,在报界尽心尽力。”
“希望诸位牢记皇上赐下的‘舆论监督,群众喉舌’八个字,为大明民众发声。”
这个发言,明显出乎众人意料,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元士明确表示不入仕,以后要仍旧留在报业。
一些觉得它配不上这个奖项的,目光也尊重起来:
不管具体的功绩如何,张峣这个决心,都代表他配得上公共服务奖。
张溥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是欣慰,又有一些遗憾:
欣慰地是张峣下定决心留在报界,他完成了皇帝的要求。
遗憾地则是张峣当众说这些话就断了后路,以后再没有入仕的机会。
这种决绝的态度,让他很是感慨,觉得就是在官场上,张峣也能有一番作为。
正在这么想着,张溥看到曾任左都御史、现在主持监督委员会的房壮丽,走到台上说道: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这是皇上对新闻界的要求,也是监督委员会的期盼。”
“监督委员会做的是什么?就是代表民众,监督官吏、议员。”
“他们一个人发出的声音小,需要你们代言。”
“你们一定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不要忘记舆论监督权来自哪里。”
“同时要自我监督,不要忘记使命。”
告诫了报刊从业者一通,房壮丽又向张峣道:
“你是第一批获得公共服务奖的人员,也受到皇上称赞。”
“房某邀请你参与监督委员会筹办,不知你可愿意?”
张峣闻言惊喜,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机缘。
国会的职位虽然在理论上不是官员,也没有所谓的品级。但是各个委员会的主任,却被视为和九卿同等地位。
他现在加入了监督委员会,以后只要成为议员,就有竞争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机会。
这让他如何不感到喜悦,感觉柳暗明:
在完成皇帝吩咐的同时,还有进步机会。
他很是欣喜地回应道:
“房老先生厚爱,张某敢不从命!”
“今后张某必定在监督委员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房壮丽抚须微笑,勉励张峣几句。
又招来一位内侍,打开他手里的盒子,说道:
“这是皇上命内府监制作的金笔,今日就赐予你。”
“希望你能用笔杆子直刺人心,发挥出不逊于枪杆子的威力。”
“艾先生,你也有一份,获得公共服务奖的,都有御赐金笔。”
让艾南英同样上台,取出两支用黄金打造的蘸水笔,发放到两人手里,介绍道:
“这是皇上命董公和内廷工匠一起研制的蘸水笔,书写很是方便。”
“新闻注重时效性,它对你们来说,要比毛笔更方便。”
奉皇帝的命令为蘸水笔打了个广告,房壮丽又取出一枚中间印着毛笔纹样的徽章,说道:
“这是金笔勋章,皇上特意为新闻界设立的。”
“凡是获得新闻奖的,皆可佩戴此勋章,拥有至少从九品的勋位。”
“刚才获奖的人员,也来台上领勋章。”
将这些镀金勋章,为他们发放下去,亲手别在胸前。
陈子龙等人本来以为领个获奖证书就结束了,没想到还有徽章。
一个个高兴地上台领奖,把勋章佩戴在胸前。
他们走下台后,也一个个昂首挺胸,宛如鹤立鸡群。
众多新闻从业者,再一次被激发了斗志,想要在明年获得奖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