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22章 用事实说话

第822章 用事实说话

“民间讨论三国的不是更多吗?”

“我在进京的路上,都听到有人讨论《三国演义。”

“《明报的发行量,也比《大同报更多。”

这是显而易见的,张溥在路上看到北方各地都有售卖《明报,对《明报的发展情况很是欣慰。

但是陈子龙要的却不止于此,他有些怀念《三国演义刚发行时,各大报纸上的热烈讨论。

没想到不过一个月,这股风潮就过去了,他就算修得再好,报纸上讨论最多的也是《生产论。

拿着近几期的报纸,陈子龙道:

“天如兄好好看看就知道了。”

“你看三星的作者,哪个报纸上最多?”

这是国会道德委员会,前些日子给公众人物评定的星级。

三星就代表着道德楷模,在社会上有着一定影响力。

这些作者以前很喜欢在《明报上发表文章,但是在《生产论发表后,他们却更倾向于在《大同报上讨论。

偶尔投稿给《明报的,也多是崇古的保守派。

陈子龙可是在皇帝安排下学科学的人,怎么会认同这些人?

所以他接连拒稿后,这些人就转向了其他报纸,以至于在《明报上发表文章的,变得越来越少。

现在因为《三国演义的连载,暂时还看不出什么大问题。

但是《三国演义连载结束后,《明报的发行量就可能一落千丈,甚至迎来崩盘。

张溥察觉到这点后,心中也有了危机感。

因为他知道《明报是自己的舆论工具,他在舆论上的才能,是皇帝重用他的原因。

万一《明报崩盘了,就代表着他的舆论才能没那么强,皇帝以后可能就不再看重自己。

所以他对这件事很重视,当即道:

“不能放任此事,我们要多找些撰稿人。”

“你把三星作者按名单去请,给他们更多稿费。”

“咱们《明报发行量这么大,不信用钱找不来人。”

陈子龙闻言却面露难色,解释道:

“我已经提高稿费,向很多人约稿了。”

“可惜这些人自持身份,大多没有回应。”

“咱们的朋友大多是年轻士子,评不上三星作者。”

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现在大多是士人。被评为三星作者的,更是称得上某地士林领袖之一。

这些人可不是单纯用钱就能吸引的,更别说他们多有家业。

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南方,或许能靠钱打动一些人。但是在北方却很难行得通,尤其是钱谦益是小九卿之一。

张溥去年在南方呆惯了,此时方才想到南北方的区别,拍了拍自己脑门,也感觉有些难办。

——

直到他觐见时被皇帝安排了一件事,方才想出来应该如何破局:

“设立新闻奖褒扬报界,为获奖者授予公士、甚至元士身份。”

“难怪这次进京,陛下让我带着张峣。”

朱由检颔首笑道:

“现在报刊行业虽然蓬勃发展,却显得有些良莠不齐。”

“新闻奖设立的目的,就是把榜样竖起来。”

“尤其要让记者,切实担起民间御史的责任。”

这是他翻阅舆情司的简报,查看到的动向。

在加强对公众人物的监督、对记者等群体进行监管后,他发现敢在报纸上抨击官员的,一下子少了起来。

这可不是他要的效果,所以他希望树立榜样,鼓动“民间御史”去冲锋陷阵。

为此,他拿出了多个公士名额,甚至还承诺每年至少授出一个元士身份。

张溥听到这个极为兴奋。皇帝这个态度,显示了对舆论的重视,他的才能大有发挥余地。

而且皇帝特意让他带上张峣,明显是在表示,要把张峣树为榜样,特赐元士出身。

这对他来说也是荣誉,弟子都有了元士身份。

所以他当即道:

“臣一定全力办好新闻奖,请陛下放心。”

“不知这个奖项,都有哪些种类。”

朱由检道:

“最重要的就是公共服务奖,新闻要为公共事业服务。”

“朕打算授予张峣这个奖,并特赐元士身份,表彰他在雇工斗争中的表现。”

“他作为斗争焦点一直没有屈服,为这次保障雇工权益、释放奴婢,做出重要贡献。”

褒扬张峣在雇工斗争中的作为,认为这是一个有抗争精神的人才。

不过,苏州雇工斗争中功劳最大的显然不是他,朱由检看着张溥又道:

“其实这个奖应该授给先生。”

“不过先生有状元之才,还是暂不授予元士了。”

“且让你的弟子沾光,继续在报界发光发热。”

明着告诉张溥,让张峣不要因为成了元士就去做官,而是要留在报界。

毕竟是树立的报业榜样,不能特赐了元士身份就跑去当官。

张溥听到这里一阵可惜,因为他还想着让弟子当官帮衬自己的。

不过想想张峣的才能,觉得把他留在报界也不错,至少能帮自己掌管《明报。

所以他答应了这一点,打算回去就告诉弟子。

然后,朱由检又和他商讨设立新闻通讯奖,表彰军中和衙门的通信员、通讯员,包括新闻发言人等撰写和发布官方通稿的人员。

还有新闻传播奖、新闻专题奖、新闻栏目奖、新闻媒体奖、新闻评论奖、新闻访谈奖等新闻类奖项,表彰相应新闻和人员。

另设编辑奖、排版奖、校对奖、印刷奖、记者奖、作者奖、报刊文学奖、连载文学奖、图画奖、连环画奖、广告奖、创新奖、技术奖等小奖,表彰相应作品和人员。

最后又来了重头戏,朱由检专门设立了几个奖项,表彰“民间御史”:

“对于在一线调查新闻的记者要专门设立奖项,如调查记者奖、调查报告奖等,表彰他们的功绩。”

“要让调查记者成为舆论监督的主力,成为民众的喉舌,鼓励他们用事实说话,把大明的真实状况展露出来。”

“对这些人,要优先评选三星。一线调查记者在三星记者中的比例,不得低于一半。”

“公共服务奖,优先授予调查记者。”

亲手写下“舆论监督,群众喉舌”和“用事实说话”两幅大字,作为对调查记者的期许。

张溥看着这几个字,很快诞生了一个想法,知道了如何让《明报多出三星作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