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大秦的变化
短短数日之后,大秦帝国犹如雷霆万钧之势,轻而易举地攻克了安息国。
坐落在地中的海周遭的其余诸国对于此事居然表现得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大秦时代的这里,在这一片辽阔无垠的大地之上,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景象已然如同每日用餐一般稀松平常。
此地聚居着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各种族人群,他们相互间的实力尽管有所差异,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并不能称得上天差地别。
这里并没有大一统的思想。
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长久以来,这片土地始终无法达成名副其实的大一统局面。
纵览过往历史长河,从未有人能够成功实现如此宏伟的壮举。
不过,大秦来到这里,也许一切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发展走向。
与此同时,朱明则充当起了勤劳的搬运工角色。
从大秦运送来了一批又一批先进的机械设备,并同时带来了多达数十万的人口。
这些人迅速投入到前期的建设工作之中,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此外,还有整整十万精锐大军奉命驻扎于此,严阵以待,时刻守护着新开辟的疆土。
万里之外,秦始皇嬴政正凝视着眼前那张巨大的地图。
原本属于大秦的版图之上,如今赫然增添了一块与大秦同样色彩斑斓的土地。
政哥不禁微微叹息道:“只可惜啊,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依然略显不足。倘若能够像那大辫子王朝一般,拥有过亿之众的子民,那么朕便能毫不犹豫地一次性迁移数百万民众至此。如此一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周围这一大片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地域,必将全部纳入到大秦的版图之内!”
朱明缓缓地端起茶杯,轻启嘴唇,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热茶。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品味着茶水的清香和滋味,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这都是早晚的事!咱们所处的这片土地,一直以来传宗接代可都是最为首要的大事呢。
再看看如今的大秦,发展速度可谓惊人!
各种各样的福利政策纷纷出台,使得咱大秦子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就拿粮食来说吧,产量节节攀升,家家户户不仅能够填饱肚子,多多少少有些存粮!
放眼望去,大秦各地的粮仓全都满满当当的,就算哪天不幸遭遇天灾,咱们也完全有能力从容应对。
说起来,这几年确实很难听到有人因为饥饿而丢掉性命的消息喽。”
政哥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豪迈。
一提到此处,政哥心中满是自豪之情。
刚刚大一统的时候,大秦是什么样子的政哥记忆犹新。
粮食就没有够吃的时候。
还得拉下面子去其他朝代借粮食。
历史上的大秦可是被世人称作“暴秦”,而他本人更是声名远扬的“暴君”。
如果不是他横扫其余六国,终结了漫长的战国时代,并成功实现天下一统;如果不是他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恐怕他所得到的评价,远比他自己所能想象的还要糟糕许多。
想到这儿,政哥感慨万千地接着说道:“说到底呀,这一切还得归功于你送来的那些各类高产粮食和蔬菜,还有各种技术,要不然的话,咱大秦百姓想要顿顿都吃得饱饱的,恐怕等到国家灭亡的那一天都难以实现!”
政哥以茶代酒。
平日里,每当皇帝们聚在一起用餐时,政哥总是会饶有兴致地倾听着其他帝王讲述各自国家的情况,也时常听他们提起他们那里的大秦王朝。
通过与那些史书中记载的大秦相对比,政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如今的大秦,宛如人间仙境一般美好。
在这里,只要人们不懒惰,解决温饱根本不成问题。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差异,有的人吃得丰盛一些,而有些人则相对简单,但无论如何,吃饱肚子绝对不是难事。
如果想要吃肉来改善伙食,只需付出辛勤的劳动便能轻易实现这个愿望。
如果有人因贫困潦倒、饥肠辘辘而去县衙偷吃大米,县太爷不仅不会抓捕惩罚,反而还会热情款待,唯恐此人被饿死。
在这里的大秦,一旦出现饿死人的情况,那将成为官员履历上无法抹去的巨大污点。
朱明面带微笑地开口道:“在咱们的传统习惯中,传宗接代始终都是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呢!只要能够保证人人都能吃上饭,那就营造出了一个适宜繁衍后代的良好环境。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估摸着用不着二三十个年头,大秦的人口数量就能够翻上一番啦!”
政哥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多了,有点多了,根本用不了二三十年那么久。按照李斯之前的统计,十年时间,就能翻一倍!且不说其他方面,单是那些源源不断融入到大秦的女子数量,那简直就是数不胜数。无论是繁华的主城还是偏远郡县,走在路上,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身怀六甲的孕妇们。”
听到这里,朱明不禁心头猛地一跳,脑海中瞬间回想起政哥曾经的苦恼。
随着大秦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众多异族女子如潮水般涌入大秦境内。
这些外族女子仿佛看准了目标一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大秦的适龄男子们。
以至于现如今,如果大秦还有男子打光棍儿的话,那毫无疑问,肯定是他自身存在某些问题导致的。
当然,大秦取得的成就可不仅仅局限于人口增长和各族融合方面。
在粮食领域,由于技术不断革新以及农田开垦面积逐步扩大,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不仅能够满足大秦自身需求,还可以卖到到其他地方赚取丰厚利润。
在科技方面,更是有着令人惊叹不已的巨大进步。
大秦过去一直用于记载文字的沉重竹简,早已被轻薄柔软、易于书写和保存的纸张所取代。
在那些从外地引进的优秀人才助力之下,大秦各郡基本上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造纸工厂。
在这片广袤的大秦土地之上,这些造纸厂犹如一座座神奇的工坊,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类型的纸张。
它们不仅大量生产着供文人墨客们尽情挥洒笔墨、创作出优美诗文和书法作品的高质量书写用纸,还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卫生纸也应运而生!
这一创新之举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生活起居。
说来有趣得很,政哥的儿子公子高竟对这看似不起眼的卫生纸产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并积极投身于推动它向前发展的工作之中。正因如此,他在大秦可谓声名远扬,成为了众人皆知、口口相传的“卫生纸皇子”!
历史上闻名遐迩的秦直道自然不会再去建设。